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点"是巴尔特去世前的最后一本著作《明室》中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在摄影中,延续的文本形成"展面",其任务是凸显作品中最具有震撼力的"刺点"。此理论可以用来审视我们文化中的整个文本体裁系列:大量的散文作品(散文等实指体裁,小说等虚构体裁)构成了文学体裁系列的"展面",而诗歌是文学文本体裁系列中的"刺点体裁"。所有的散文体裁,有体裁的定义边界和写法规范,诗歌实际上不可定义,冲破规范,创造新的语言形式,就成为诗歌永无定义的定义;诗歌的这些"刺点"特征,是以文学中所有的实用文体和虚构文体作为"展面"为背景才得以成立的,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永远是文学实践中的标出项。  相似文献   

2.
从"解构"的角度出发分析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起源、内涵与当下意义,罗兰.巴特否定了作者的权威地位,将作品与文本区别开来,让读者参与到文本的建构过程。通过对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整体观照,不难发现其反体制和反权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对文学文本的开放与自由的追寻。其文本理论给当下的中国文艺理论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巴尔特提出了"作者死亡",读者的阅读是自由创造,以及"可阅读"文本和"可写作"文本的分别等解构主义批评理论.他还用设立多种代码的方法去从事解构主义的批评实践;这种解构方法不同于德里达的解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学文本理论的嬗变影响着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作品走向文本,又从文本回归作品都拓展了人们对文本理论的认识。文论史上几乎所有像样的文本分析理论都有偏执倾向,各执一端不计其余的文本研究固然入思敏捷,但也往往漏洞百出。在综合考量文学文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本四维论,指的是完整的作品或文本构成应是"四合"而成,包含虚、实、纵、横四个维度或四个层面。四维合一的文本观揭示了文学文本的复杂本性,敞开了文学批评的空间,丰富了文学史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李庆本  张华 《文史哲》2001,1(6):51-55
西方理论是否可以阐释中国文本与这种阐释是否有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从分析屈原及其作品与浪漫主义的关系入手,似乎可以认为"屈原是浪漫主义者"的命题是个伪命题,原因是此命题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了"过度阐释",因而是无效的。要实现有效阐释,必须实现从"屈原是浪漫主义者"到"屈原与浪漫主义"的命题置换。我们既不能因为浪漫主义是西方话语而否认其阐释中国文本的可能性,又不可因其可以阐释从而断定"屈原就是浪漫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元代戏曲理论中的"娱乐"说经过三个发展阶段,从以"娱乐"说为主到戏曲"娱乐"功能与政治功能并重,再到"娱乐"功能从属于道德风化功能,反映出元代戏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晚清重要作家苏曼殊的生活轨迹与其作品文本的空间书写呈现为复杂密切的关联。他的各篇小说共同呈现出三个基本的文化/概念空间:"红尘故土"、"异域原乡"与"精神异乡",构造这三种空间的观念模式正是文学幻想的发生器,小说的文学世界也划分出三种地理空间:现实乱世、乌托邦与异托邦。作家凭借主体性想象与捕捉,把现实的跨国、跨地域的地理空间与抽象的多元文化空间共同整合在话语建构的文学文本空间之中。从文学文本出发,我们可以从叙事学中开辟出一种关于地图谱系和表意空间的地志符号学。  相似文献   

8.
萧红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作品极具美学价值并且经得住漫长历史的考验.本文以W·伊瑟尔的"空白理论"重新解读萧红的《小城三月》,旨在阐释作者在情节、形象以及意蕴上的空白书写,揭示读者在阅读中将文本编织的不连贯的图式化片段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图式结构,从而建构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近年来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回归文本"这一重要转向,通过简略梳理"传统研究思路--理论转向--文本转向"这一线索,审视"文本"与"理论"这一组关键概念所指向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发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目的在于说明,"文本"与"理论"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关系;而文本转向之后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在打破思维惯性的基础上提供切入或重新发现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交流模式是指在作者、读者互动前提下进行文本分析,特别强调文本的意义如何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读者。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和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叙事》是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转变的代表性著作。本文以这两部著作为理论基础,着重于费伦对布斯的继承与超越,探讨在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文本交流模式是如何由作者本体论到作者、文本、读者循环互动推进的,通过文本交流模式发展轨迹和完善过程的描述,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叙事理论的优势和特长,而且使我们认识到,叙事理论的修辞性转向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它为小说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类型概念与作品数量全面性、类型数量、审美个性之间关系入手,揭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认识文学艺术领域特性的必要性。基于弗莱分类理论个案的批评分析,文章提出类型概念不可去除,类型研究必须不断地满足两项指令的要求:实践的和理论的、经验的和抽象的。类型的解释将会持续摇摆于现象描述与抽象理论之间。任何类型理论都是基于一个作品的概念,基于一个作品的想象;作品研究无法做到严格地证实或否定一种类型理论。"历史类型"是文学现象考察后的结果;"理论类型"是由一种文学理论演绎出来的结果,其又可以划分为:"简单类型"和"复杂类型"。历史类型是复杂的理论类型的一个亚群。  相似文献   

12.
胡大雷 《学术论坛》2004,(5):113-117
古典文学的经典为"风骚"。汉代在对《离骚》的解读中,提出了作家的人格问题与作品的艺术特点问题,刘勰的解读,通过"必征言焉"的从文本出发,提出了对《离骚》的整体看法;汉代对《诗经》的解读,不离"美刺"政治伦理,朱熹从文本出发解读《国风》,看出了其情歌的意味。传统文论通过对"风骚"的几次解读,实现了理论观念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渊源,以国外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轨迹为借鉴,以发展目的论、发展主体论、发展要义论、发展方法论为理论结构,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湘丽  王玉 《江汉论坛》2012,(7):133-137
最近30年来关于《北方的河》的文本解读不断强调和固化着黄河意象,这一"经典化"的"黄河想象"主要由中华民族复兴、文化寻根热潮、民族国家认同等时代语境所推动,而被评论界几近遗忘的额尔齐斯河不仅是作品中大河谱系的真正起源,而且以最为活跃和频繁的出场成为主人公的自我指代。《北方的河》呈现出张承志游走于北京与边疆双重身份之间的矛盾和过渡心态,其新疆题材的创作正折射出其文化身份认同的渐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陈林侠 《东岳论丛》2020,(9):68-76+191
齐泽克承袭拉康的理论思路,重提"缝合",其理论内涵可概括为:首先,针对标准缝合理论的有机整体性,他强调缝合在本体论意义上存在着"终极分裂";其次,针对标准缝合理论的封闭性,齐泽克拆解正/反打镜头、主客观镜头互换、界面与短路,使之呈现开放的状态;再次,"例外"借助缝合体内部的"过度",进入缝合体,填充内部的空洞、缝隙。然而,在其论述中,存在挥之不去的"幽灵"。这是理论预设与电影文本及其观影经验出现巨大的鸿沟所致。以"非理性"的态度,强行"缝合"时时出现的裂缝,使其论述表面完整。齐泽克在电影领域中阐释缝合理论,列举作为"例外"的文本,但另一方面,又无视电影作为一段封闭的叙事体特征,脱离文本的基本事实,严重影响到这个理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史上有很多通过对历史文本、文学文本及自有文本改写而生成的作品。作家们改写这些作品主要有三个审美向度:向外指涉,深度介入现实;向内开掘,探索人性奥妙;代偿式改写,体现为"向内"和"向外"的双向中和。他们对文本的改写受到政治意识形态、消费文化思潮、作家审美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为复杂而多样的文本形态。本论文以各个时期引发关注的典范文本改写作品为阐释对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优劣得失,探讨文本改写所要尊严的基本前提和艺术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彼得·凯里1988年获布克奖的作品<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米里亚姆·查德威克的出现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域,小说文本因而产生了空白和问隙,从而形成一种召唤结构.这种结构又不断召唤读者重新阅读小说,使读者形成新的期待视域.读者与文本的碰撞和交流使得文本的意义得以阐释,读者在其视域的不断更新中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倾向的形成决非偶然,它是西方文学批评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生成、发展的学理逻辑。本质而言,"强制阐释"是20世纪西方文论"理论的批评化"的表征,而从文学阅读——文学研究——研究文学的志趣转移则为理论介入批评实践提供了航标,"影响的焦虑"及读者意识的崛起强化了批评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参与价值,话语文本观念的强势生成及深远影响则为阐释的意识形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文化语境、批评主体、文本等因素形成的"合力"推动了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大行其事。  相似文献   

19.
从“互文”看诗性文本之间的转换与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理论认为,诗性文本生成的原因是强力诗人在前辈诗人压力下爱恨交织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勃发.他们因自己的迟到而感到"焦虑",对前代作品与同时代作品产生一种"颠覆"欲.文本间的转换与位移,主要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两种.所谓历时的,就是对前辈诗人或前代文本的转换和位移.所谓共时的互文则是同时代的不同文本的转换或同一作者不同的文本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忽略了主体承载文化的复杂性这一基本事实。作为权威文化和狂欢文化的载体,民间充满着自我冲突与罪感。在民间精神结构的复合整体中,狂欢文化只是一个次要的部分,它最后达成的是对既有权威文化的加固。另外,巴赫金把民间文化概括为以笑谑为主的狂欢文化也是片面的,它忽略了民间文化中的恐惧、自欺、粗浅、鄙陋等要素。狂欢文化乃至民间文化无法完成超越、更新既有权威文化的重任,寄望于民间形态的狂欢文化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从权威文化对种种"狂欢"文化的收服来看,狂欢理论的有效性仅限于文本的局部,其阐释边界极为有限。如果不顾这一边界的存在而以其阐释文本全部,则势必要曲解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