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钦国 《中华魂》2014,(12):54-54
正当下中国,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希望孩子长大后"当大官、发大财"。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指出,应倡导"超功利"的家庭教育每个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当总统,怎么可能?一个国家就一个总统。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  相似文献   

2.
论战     
“永远的孩子”不想长大? YES我们为什么要长大?我们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长大的我们不得不承担许多事情,开始有烦恼,开始迷茫,现实远比想象残酷,找工作经常无功而返,或者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之中。父母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儿女,在他们有能力供养的情况下,也不差我们这点钱糊口,我们宁愿永远做一个孩子,花更多的时间慢慢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3.
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7,(9)
我27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  相似文献   

5.
给孩子什么环境?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  相似文献   

6.
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   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出: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飞行员.林克莱特继续问:如果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引擎突然熄火,你会怎么办?孩子略微思索后回答道:我会告诉机上的所有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再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相似文献   

7.
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   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出: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飞行员.林克莱特继续问:如果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引擎突然熄火,你会怎么办?孩子略微思索后回答道:我会告诉机上的所有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再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相似文献   

8.
秘鲁安卡什省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男孩,由于贫穷,从三四岁起就帮着父亲养家糊口,替人放羊。稍大一点,他开始到大街上卖口香糖、卖彩票、卖报纸、替路人擦皮鞋。尽管干着这些最低贱的活,但天真的孩子有很大的志向,每当有人问他长大想做什么时,孩子总喜欢这样回答:“长大了要当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9,(10):12-14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给自己做王冠,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小男孩儿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  相似文献   

10.
兔儿果 《新少年》2023,(5):22-25
<正>“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你没听错,最近小动物们都在哼唱这首歌,对它们来说,母爱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情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动物界的好妈妈们都是如何做的呢?一起来看。  相似文献   

11.
一、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智慧的短处     
《北方人》2007,(5)
智慧也有短处?是的。就像树长大了容易折断和船大了不易调头一样。航天行业,可谓智者云集,可他们也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难题。而这其中的有些  相似文献   

13.
李玲  丛岩 《人力资本》2010,(1):78-79
心理辞典:英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曾做过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实验:他用20个4岁的孩子做被试者,发给这些孩子每人一粒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就吃掉,那么只有这一粒;如果能放到他回来后再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软糖。待到米歇尔再次回到屋子时,发现有些孩子已经经不住诱惑吃掉了软糖,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想尽各种办法,不将软糖吃掉,他们也因而得到了更多的软糖,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米歇尔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在试验中,生活中、工作中诱惑我们的"软糖"时刻存在,如果我们想得到更大的收获,就需要暂时克制眼前的诱惑,惟有此,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 《社区》2010,(35):10-10
对人生我确实不是特别乐观.但是你还得活下去,你总不能成天愁眉苦脸的。我当年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就不主张再生孩子。我说大人都活得累,你何必再生个孩子,不光是你把她养起来.咱也要受很多罪,孩子长大了也是。  相似文献   

15.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  相似文献   

16.
昨天还明明是一个孩子呢.可是忽然之间,好像长大了。他的成长,让我吃惊,也让我下定决心放手。  相似文献   

17.
赵西苑 《今日南国》2005,(23):17-19
他和当今活跃在影视界的导演们显赫的经历大不相同:既没有家族遗传的艺术细胞,也没有影视院校的高等学历。他是在北京胡同四合院长大的苦孩子,经历过3年自然灾害的饥馑;“文革”的震荡;做翻砂工的危险;自学的艰难。如今,他成功了,他的电视剧拥有众多的观众……  相似文献   

18.
孩子胖点是可爱,但也可能就此为一生的健康种下恶果中国今年迎来了第四次生育小高峰。2007年是金猪年的传闻让许多年轻夫妇仓促地成了父母,如何养育孩子就成了接下来一年的大难题。传统的养育观认为孩子应该尽可能地摄入营养,胖了也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瘦下来。现在.这一观点就有点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7,(4)
去年,八岁去美的表妹还乡,还带了一个中学好友,在中国吃得不亦乐乎。为了让这个在美国南加州长大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味,我也加入其请客行列。有次去吃夜上海,点心叫了酒酿圆子,表妹竟然没有吃过。我告诉她,你看这小小一碗有米的三种形式,做成酒的米做成圆子的  相似文献   

20.
行医     
某年,我接诊了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危重患者.患者身世很可怜,从小没有父亲,由母亲抚养长大,孩子长大后倒也争气,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不想工厂爆炸,孩子全身大面积烧伤.伤后在当地医院就诊,因为有严重吸入性损伤,病情一直极不稳定,患者全身多脏器衰竭,尤以呼吸衰竭为重,完全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抱着一线希望,家属联系了我们,我亲自带救护车,给患者吹着呼吸机接到积水潭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