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些年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已见硕果 ,特别是经济法制建设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高 ,涉外经济法领域涌现出许多新问题 ,亟须加以研究和探讨。在这一背景下 ,由余劲松教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涉外经济法律问题新探》一书对涉外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填补了该领域的若干空白 ,堪称近年来涉外经济法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涉外经济法研究”的最终课题成果。作为武汉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2.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外经济关系通常具有涉外因素,其经济关系一般也就需要通过合同这一法律形式来实现其经济技术的目的,这就是所谓涉外经济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已于今年七月一日起施行,这对于调整涉外经济合同关系有重要意义。几年来,我国在签订和履行涉外经济合同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有过严重的教训。总结经验,一般认为关键在于签  相似文献   

3.
<正> 涉外经济合同的保证属信用担保,是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合同担保形式。它对于维护涉外经济合同的严肃性,提高履约率,保障有关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至今尚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因而无论在理论上抑或实践中,关于涉外经济合同的保证都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和做法,亟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就涉外经济合同保证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些来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已见硕果,特别是经济法制建设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高,涉外法领域涌出现许多新问题,亟须加以研究和探讨。在这一背景下,由余劲松教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涉外经济法律问题新探》一书对涉外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填补了该领域的若干空白,堪称近年来涉外经济法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涉外经济法研究”的最终课题成果。作为武汉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国际法研究丛书”之一,该专著的特色之处体现于: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任何国家所制定的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都可称为涉外经济法。我国为了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更好地吸引利用外国的投资,也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因此对中国涉外经济法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仅就中国涉外经济法的概念、原则、作用、法律关系等几个基本问题略加探讨,以期引起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涉外经济法是各国用以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自然人、法人及国家自身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因此,涉外经济法不仅受到各自国内经济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国际经济结构的制约,它必须以国内经济结构与国际经济结构的平衡与协调运动为转移。国内经济结构对涉外经济法的制约表现为:为了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利益,巩固和发展本国经济,涉外经济法必须服务于本国基  相似文献   

7.
外汇指定银行合规性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在我国目前还实施外汇管制的条件下,外汇指定银行外汇业务是否合规,已成为影响我国涉外经济健康发展、金融安全的关键因素.文章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已有金融监管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外汇管理政策框架的主要特点,详细阐述了银行业务合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旨在进一步改进合规性监管方式和手段,促进我国涉外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正确地指出:“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是党和国家制订的基本国策,应当成为我国国家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尤其在涉外经济立法工作中,更应充分体现开放的精神。如何制订好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这里有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在确定这些指导原则时,除必须考虑到各项国内经济立法的重要原则外,还必须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已先后颁布了有关中外合资、合作、外资企业等一系列涉外经济的法律和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经济法规体系。投资硬环境,如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已具备较好的条件,为客商前来投资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如办事效率、合作态度、开放观念、人员素质等方面差距仍较大。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与否,已成为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地方涉外经济立法,改善投资环境,以促进涉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加强地方涉外经济立法,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我国已经颁布的涉外经济法律和法规的基本内容,以及我国执法机关的逐步健全和法律服务机构的发展,强调指出,法律是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并认为,随着我国涉外经济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将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封建法制作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状况,更是封建制发展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清朝前期具有保守主义性质的闭关政策的内容,说明闭关政策是封建专制和蒙昧主义的产物.它的主要内容不是为限制外商而制订的公行制度和<防范外夷条例>,而是对国内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小农经济,防止封建经济解体,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通过论述闭关政策对国内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作用以及对航海、外贸的影响,来证明闭关政策总体上是保守落后的,是近代中国经济逐渐落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中心。其调整对外贸易的法律规范,发展了封建经济,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为宋元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重刑轻民"的中国古代社会,关于民事法律的规定不很发达,尤其是有关涉外民事法规更少。唐代是我国封建法律颇为成熟的时期,从现存的中外典籍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唐代涉外立法的逐步完善,为解决涉外法律冲突,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蒙古社会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急剧分解,外国商品以及资本大规模进入蒙古,加速了蒙古经济的商品化,再加上清政府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实施"移民实边"的政策,使蒙古地区的经济在农业化的基础之上,进入了外资完全控制下的商品化时代。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因素。其中,法律因素涉及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目前,我国未充分发挥经济法中的税法调节作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税法失范的表现、原因和后果,介绍国外税法调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经验,以及在论证了国外做法在我国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理念己深入人心,具体到对外贸易领域,就是要使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双赢”目标,推进国内循环经济。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及出现具有国际法依据,一些环境公约与WTO的协定中均有绿色贸易壁垒的规定。如何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如何克服其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如何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壁垒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为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素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汉私营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但长期的北部边患和地方割据势力却未曾稍减。西汉武帝因应前朝政治,直面内忧外患,一反西汉初年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为扩充中央财政,北据匈奴,削弭地方豪富割据势力,断然推行系列化,制度化的抑商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转变,不但巩固了汉室中央集权,而且"重农抑商"为历代封建统治所争相效法,对后世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维护封建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而与其紧密依附的民族资产阶级也顽固地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统治,使商品经济无法得到快速发展,宪政也难以产生。我国50年代的土地改革,彻底扫除了这一障碍,为宪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治、法治、德治有社会治理形态和国家治理手段两种意义.作为社会治理形态,它们与人的发展形态相适应;作为国家治理手段,法治和德治可以兼通结合于人治和法治社会形态.我国封建社会建立了"德主刑辅”的治理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建设成"法主德辅”的法治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