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报纸刊载广告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费、广告种类、广告用语、广告版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民国时期自贡报纸刊载广告,不仅反映出民国时期自贡报业的某些特点,同时也折射出民国自贡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于民国自贡史研究和重组自贡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广告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但商品广告的巨大的趋利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广告活动中,一些人便将其奉为唯一的价值取向,造成一定的价值取向的迷失.针对此种迷失,本文提出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以及品位健康三种价值追求来规范广告伦理.  相似文献   

3.
萧湘 《社会科学论坛》2010,(20):162-169
本文系《中华彩瓷第一窑·唐代长沙铜官窑》之一篇。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唐元和至咸通年间,窑址考古发掘出土器物上所书写、模印、彩绘的各类广告,数量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有诗歌广告和大量俗语广告以及专用外销瓷广告等,反映了唐代我国彩业兴盛及远销世界。这是我国古代广告史上,迄今保存时代久远,数量成批的实物史料,论述中有过去未有过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年鉴广告谈     
年鉴广告的目的与特点年鉴,作为广告的媒介和载体,固然必须承认是一种商业行为,然而由于年鉴这种出版物的特殊性质,更应讲究其文化的功能和存史的作用,并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由于年鉴的出版周期较长,其内容又是史料性的,因而年鉴经营广告应有自己特定的目  相似文献   

5.
张殿元 《兰州学刊》2007,(7):157-158,138
广告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被一种更宏观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控制着,政治经济学分析是广告传播研究重要的理论取向.这种理论取向遵循的并非是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是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以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对广告传播进行分析,更注重整体的、历史的维度,更关注广告传播中存在的公平、正义等道德问题.广告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对象是权力关系制约下的广告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因此,该研究也必然延伸到广告传播的政治经济构成与媒介内容、公共话语和个人意识的相互关系上来.  相似文献   

6.
广告文本总是采用一定的叙述手段以引起受众注意,它利用修辞和符号编码方法,赋予广告商品以某些文化品位和精神属性,而从伦理的视域看,其呈现图像的方式、内在于修辞的无序甚至紊乱的道德价值意识、对文化资源的滥用等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外部负效应.在当代广告传递的文化经验中,身体已经成为身份的基础.一些广告一方面以品牌特性、品牌价值确定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又扩大和深化了人们对自身身份的不确定性的感觉;在广告文本中,更普遍存在着的对文化符号本有意义的肆意删改和编辑,导致了严重的文化乱码现象.广告活动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与现行广告道德规范本身的局限有密切关系,因此,当代广告道德规范的科学创设成为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7.
学界从传播活动角度定义广告,将广告视为有偿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传播活动.此界定未能有效区分广告和其它传播方式.以此为基点展开的广告学研究局限于“操作过程”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探讨.从广告文本形式出发界定广告,才能抓住广告的本质.本文先通过梳理广告的定义,揭示从传播方式界定广告的局限性,进而借用符号学方法,根据文本形式确立广告的基本定义.最后提出:广告研究必须回归到文本,才能摆脱“有术无学”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8.
广告作为时代社会特殊的标志,无论是在表现形式或是发展趋势上,都和时代的特征息息相关.诞生于后现代社会的感官广告,在价值取向上更多关注生存状态和现实问题,在策略上注重营销观念,有着明显的符号和仿真风格--这些属性同样呈现了这个时期人们特有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与广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香 《云梦学刊》2002,23(1):114-115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 ,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欣赏价值 ,同时它的语言研究价值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依据关联理论 ,对广告的认知推理过程加以分折 ,并结合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的产生条件 ,探讨信息关联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时7年观察中央电视台黄金广告,以所发现的旅游产业等广告为考察对象,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产业广告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认为产业广告是一种新型宏观广告传播形态,为广告学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 人们竟日生活于广告的包围之中。迄今为止,广告已经是文化空间最为强大的符号系统之一。相对于小说、电视肥皂剧乃至一首抒情歌曲,广告是一种微型叙事。然而广告的发表频率极高,在人们记忆之中,广告所占有的文化份额并不亚于其他文化类别。现代社会,商业广告令人见多识广。即使没有见到实物,人们仍然意识到了丰盛的物质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广告扩大了人们想象生活的空间。当然,广告赢得的效果与广告的生产及其发表机制有关。与另一些文化产品相异,广告不仅免费提供,广告所宣传的企业还必须向广告制作者和传播媒介支付制作、发…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商品与符号文化的桥梁,其所强力促销的产品,并非单纯为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功能需求.广告的意义与符号象征实际上成为了某种意义和实践的集合体,一个中心的、有效的、起支配作用的生活意义、价值和行为系统.探究后现代消费社会,重要的在于要以符号经济的话语或思维方武来解释和重新认识广告活动及其现象的社会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暗示在广告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松 《阴山学刊》2008,21(6):85-89
心理暗示由于它特殊的心理效应,对消费者接受信息转变态度有极为微妙的作用,在广告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使用前景,是广告设计者和学习者重要的研究和学习内容。在广告中运用暗示对提升广告的宣传效应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只要在广告的创意中认真研究受众心理,把握好暗示的特性,巧妙而恰当地在广告设计中利用暗示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使广告宣传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芹 《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14-116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 ,绝大多数广告都是具有说服性的。广告作者要创造出有效的、吸引人的广告 ,必须十分讲究策略。“预设策略”就是广告策略中的一个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广告研究者较少涉及到的语用预设的另外三个方面 ,即情感预设、理性预设和道义预设。用实例分析了广告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广告和语义预设广告是有区别的 ,“否定测试法”同样可作为它们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中“名人效应”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军 《兰州学刊》2003,(5):148-149
广告中选用名人是目前广告中常用的策略.我们可以用晕轮效应和格式塔学派的观点给予解释.名人广告所带来的效果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如果处理得好,会收到不同寻常的广告效果;如果处理得不好,则会适得其反.只有认真研究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在正确的广告观念指导下,名人广告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者认为,传统消费文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广告对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的出现起到了催生和促进作用;广告是一种消费文化,它瓦解了社会价值的正常结构和秩序;现代广告把商品消费变成了符号消费,消费者日益通过广告所倡导的消费来进行身份认同.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偏重于广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当代中国特殊的商业文化语境,也忽视了广告文化的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17.
广告文本的解读是广告符号学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影响广告文本解读的因素众多,除了文本本身之外,还有文本所携带的、隐藏在文本边缘、文本之外的其他因素--伴随文本(也有人称之为语境、互文性或文本间性等,这些都不够准确).目前学界并未充分重视伴随文本对广告解读的影响,也没有广告伴随文本的相关研究.在此将就广告的伴随文本展开探讨,逐一讨论广告的副文本、型文本、前文本、元文本、超文本、先\后文本,分析这些伴随文本如何影响广告解读,从而为解读和构建广告文本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哲理性广告成为广告创作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类型.然而在遭遇全球化文化的冲击下,哲理性广告究竟如何发展,采取什么应对策略是文章所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张殿宫 《学术论坛》2003,(4):142-146
广告文化批判就是通过解读广告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揭露其中存在的结构性压迫关系并寻求解救的知识践行。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操纵层面的广告活动 ,而是作为泛文本的广告文化 ;广告文化批判在权力和主体性的范畴内进行 ;广告文化批判的目的是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广告文化现实的基础上 ,重新审视广告与社会、广告与人之间的关系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广告文化生态环境 ;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包括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和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台湾社会形态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台湾广告的内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由过去以资讯告知、文字表现为主转变为具有浓厚象征意义与认同形式的广告为主.台湾消费时代早已到来,财富的积累、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以及职业结构更趋专业化等因素都使得台湾"中产阶层"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身份认同产生强烈需求.台湾广告发展到现在,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有着浓厚的台湾特色,并运用各种认同凸显这种特色,影响台湾民众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