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骆驼祥子》:承认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说,《骆驼祥子》可以被称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但是从人物自身内在的精神—心理结构而言,《骆驼祥子》更应该被认为是"承认的悲剧"。文章通过对小说两个主人公祥子、虎妞悲剧成因的具体分析,阐明了这一结论。它有助于我们转换视野,从一个更隐秘而内在的角度重新认识《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和美国新闻处前总编华思上世纪40年代撰写的《读(骆驼祥子)》和《评(骆驼祥子)英译本》,是早期《骆驼祥子》接受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史料,但失收于老舍研究的任何资料中。这两篇文章不仅能避免接受者的盲目与自信,纠正以往接受研究的偏差与问题,更能打开接受者认同与重构、修正与跨越的新视阈,堪称《骆驼祥子》接受传播史上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对祥子的遭遇以及其所遭受的精神危机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祥子的命运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农村小人物的变迁,更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千万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祥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民间视角下小人物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王云缦同志认为,电影《骆驼祥子》中“虎妞的鲜明动人”和“祥子的单调贫乏”的原因,在于改编中的某些过失(《电影〈骆驼祥子〉改编得失谈》),这不无道理。但却不够全面。既然是改编,就有一个原作的问题。尽管改编者可以“多角度”、“多变化”地表现人物,但人物性格的刻划不能不受原作某些艺术表达的制约。小说中的虎妞由于从小生活在刘四那样一个“土混混”家庭,养成她那虎和泼的性格,这是一个言语粗俗、惯于撒野、为  相似文献   

5.
对虎妞形象及其与祥子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驼祥子》讲述了祥子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是虎妞命运的一曲悲歌。暴虐黑暗的时代,妖魔化的都市明,使失败与堕落成为走入城市的青年农民祥子的宿命,而虎妞不但在丑恶的社会,家庭中被扭曲了心灵,更要面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歧视与抛弃,也许她乞讨生活的方式伤害了祥子,但那决不是祥子悲剧命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个悲剧性作品,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以它深沉的悲剧蕴含激动和启发着读者,其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剧结局,使我们追溯、探索其悲剧的根渊。 祥子是一个象骆驼一般坚强、耐劳的人力车夫。他年青、淳朴、渴望以诚实的劳动挣得一种独立的生活地位,为此作了执拗的奋斗和抗争,但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一步一步地粉碎了他的愿  相似文献   

7.
1954年9月老舍为《骆驼祥子》写的《后记》中说:“这是我的十九年前的旧作。”人们据以断定《骆驼祥子》的写作时间为1935年。然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2月的《出版说明》却肯定“作品写于1936年。” 根据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载《收获》1979年第1期)的介绍,《骆驼祥子》的写作时间为1936年夏至1937年初夏。老舍说:“由二十五年春天到夏天,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到了夏天,我辞去了山大的教职,开始把祥子写在纸上”;二十六年“刚刚入夏,我将它写完,共二十四段,  相似文献   

8.
老舍是一个严格遵守现实主义的大家,他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尤为如此。现实主义注重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强调对典型环境的挑选和创造,在《骆驼祥子》中,就是对刘、杨、曹、夏这四家的择取与表现。这四家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构成祥子活动的特有背景。祥子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展露出悲剧的必然性。 祥子是一个刚失去田地的破产乡下农民,是普通小农经济的代表,正如普通农民一样,他有一种对土地的依恋,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进了城以后,他最大的心愿,仍是小农经济下农民思想的延续,即拥有自己的车,那样,闭着眼,就有饭吃。所以在城里的祥子,唯一的追求就是攒钱买车。从精神上看,祥子又有以乡村文化道德为代表的农民的优点:勤劳、节俭、体面、要强,不沾染恶习。作家把这样纯洁的祥子,放入以四家为代表的复杂社会关系中,让他在打击中,挣扎着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9.
九儿 《北京纪事》2009,(12):56-59
要说洋车,人们可能会立马想起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祥子好似人力车夫的代名词,而拉着洋车在北京走街串巷的祥子也或了人们记忆中京城的一个缩影,京味儿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大宅门》里的那个大宅子确实气派,过去我们不太看得上的平房实际上传递了一个居住面积宽阔的信息,地多人少呀!那时候估计安贞桥一带就是偏远郊区了。 早些年,电影《骆驼祥子》里那个身世惨痛的祥子确实挺让人掬把眼泪,不过,电影里的所有人物,不管老少都有间平房,有的还是里外间。就冲这一点,我觉得就应该支持皖南山区徽州古民居上刷的那些标语:爱国的夫妇们应该自觉地控  相似文献   

11.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传播是进城农民工建构社会关系网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进城农民工移植、复制的初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以非工具性为主,是农民工在生存阶段初步适应城市社会的基础;再构的次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则以工具性为主,对于农民工在发展阶段高层次适应城市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的断裂,标志着进城农民工人际传播处于真空状态,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2.
谈歌的中篇小说《老乐的执迷不悟》,描写了一位进城农民工老乐推迟返乡重组新家的日期,而留下为寻找、追抓一个隐匿十一年之久的杀人逃犯的英勇事迹;作品突出了老乐舍身取义的高贵品质,展现了进城农民工舍生取义的精神风貌,塑造了一位新时代进城农民工的新形象,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和创作理念为农民工文学的创作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中国生产力大军的主要力量。对江西省广丰县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显示,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观意愿更加强烈,生产、生活方式更具城市化。他们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主动适应并努力融入城市生活,但仍面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和户籍制度、城市居民的歧视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很难跨越的障碍,导致农民工与当地居民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福利保障。社会要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信心,提高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传统村落文化-乡土关系在进城农民工都市生活中得以强化的现象,指出了乡土关系强化的主要表现,并从传统文化和现实利益的两方面,对进城农民工乡土关系强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这种在都市保持村落传统并进一步强化的现象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场景下发生的,具有阶段性特点。随着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乡土关系"最终会逐渐消解并发展成为新的多元都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高兴》的高度,不只在于对农民群体在城乡社会真实生存状况的揭示,还在于对他们生命和心灵的感同身受般的关切,在于对盲目“城市化”这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的尖锐批判。刘高兴是附着了贾平凹现实体验与人文理想的自觉了自身价值的新型农民形象,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进步,也看到了人性的弊病,体制的尴尬,文明的迷失。贾平凹举重若轻的叙事和语言的智慧更使《高兴》进入一个美丽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户籍制度与三农问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中国在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实践中处理和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关系及矛盾背景下的产物。户籍制度在其渐趋完备并走向固化的进程中,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户籍制度遭受冲击并逐步走向改革。目前,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一国两策”格局的彻底打破,也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三农”问题破解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三农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新世纪之初"底层写作"成了当代文坛的一个"热点".贾平凹的新作<高兴>以特有的人文关怀,运用写实的手法,对作为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开掘,关注他们生存的同时关照着他们的灵魂,在新世纪文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工资清偿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同时,农民工进城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化的主流,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着力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受歧视的二元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受歧视的问题却非常严重,既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歧视,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为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应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加快制度创新,创建平等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1940年代的中国文学被包含在一场民族自卫战争之中,多元的大众化样式已成为文学的时代特征。解放区文学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演变成为"农民大众文学",出现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新歌剧《白毛女》、新编京剧、街头诗、墙报、通俗故事、赵树理小说等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农民文学。而沦陷区、国统区则出现了都市大众阅读类型文学,即以张爱玲、徐訏为代表的"市民大众文学"。于是,在1940年代,农民"大众化"与市民"大众化"发展到一起,出现了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促使民族文学走向现代化和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