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古学的研究优势在于能够关注时间流逝中不停变化的物质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交缠于泥质黑陶的技术、社会及精神文化诸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期的变化过程,以此窥见这一阶段两湖地区文化格局核心的转换过程。从油子岭文化早期始,江南洞庭湖区的影响力开始减弱,而江北的汉东地区则逐渐超越洞庭湖区,并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高度一致的文化格局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2.
前仰韶文化─—老官台类型文化,根据周围同类遗址地层的特征,特别是根据周原地区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的分布来看,庙底沟类型叠压在半坡类型之上。根据本地区原始文化共存的地层特点来看,庙底沟一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即客省庄类型)的先后叠压的地层关系没有问题。同时关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直接叠压层位亦已取得了有力“地层证据”;紧接于客省庄二期文化之后而相继叠压的先周和西周文化地层关系亦无疑。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湾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显示,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两支不同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相一致,发生阶段性变化基本与降温事件吻合;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相似——趋异——渗透——趋同”过程,它与中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杭州海湾——钱塘江河口湾——杭州至湖州古河口湾的形成演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逐渐增强和两岸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至迟在8500年前就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文化区。几代考古学工作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构了这一地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对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进行系统分析,这一地区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兴隆洼文化分散的村落组织,赵宝沟文化时期流行的部落,红山文化时期的复杂酋邦,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统一的地域性国家的出现,都表现出持续进步的演进态势,并且考古时代的辽西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至迟在8500年前就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文化区。几代考古学工作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构了这一地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对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进行系统分析,这一地区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兴隆洼文化分散的村落组织,赵宝沟文化时期流行的部落,红山文化时期的复杂酋邦,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统一的地域性国家的出现,都表现出持续进步的演进态势,并且考古时代的辽西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宁绍与杭嘉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绍地区与杭嘉湖地区史前文化关系问题是考古学界探讨已久的重要课题,两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及其流变研究是这一课题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在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于近年发现的跨湖桥、上山以及小黄山等遗址文化内涵的考察,认为上山类型的遗存是环杭州湾新石器文化的共同祖源,而跨湖桥文化则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其后出现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跨湖桥文化在宁绍地区和杭嘉湖地区分别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文化影响较大,广元张家坡遗址、邓家坪遗址则受到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在川东北地区的分布大致以嘉陵江为界.  相似文献   

8.
自三峡移民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而且一批移民致富带头人正在不断涌现。但是,库区农村外迁移民的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快库区农村外迁移民的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考古发掘资料对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兵器类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一项重要艺术活动,有关记载多认为西亚是世界彩陶文化的发祥地,其实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国彩陶已经发展得相当完美、充分,并且自成体系。我国彩陶以特色独具而位于世界原始艺术之首。  相似文献   

11.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距今10000———8000年前的绍兴市嵊州甘霖镇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是目前曹娥江流域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它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及其相互间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对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源流及其发展演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考古材料为依据,对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大量存在的来自黄河上游地区的文化因素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藏彝走廊新石器文化乃直接渊源于甘青地区,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向南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向藏彝走廊迁徙,由此产生了汉语语族和藏缅语族人群的分化.这些由黄河上游南迁的人群不仅是藏彝走廊新石器文明的主要开拓者和创造者.也是藏缅语族最早的祖先人群.  相似文献   

13.
衡量文化资本最为精确的途径,就是将获取收益所需的时间的长度作为其衡量的标准。而十三行几百年的文化资本,对整个广州城的历史影响实在是太深刻了——这不仅仅是作为商业都会的现代转型,不仅仅对广州城市格局的历史性改造,甚至对广州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等,都产生了不可磨灭并绵延至今的巨大铸魂之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说和知识体系,以及世界强势文化(欧洲、美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分析并预测了21世纪世界文化的格局。在21世纪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中,根基深厚的中国文化必定占有它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15.
澳门文学的基本格局中,侨寓文学因素一度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澳门文学的独特传统。离岸文学现象则说明澳门文学曾有侨寓外地的传统。澳门文学概念的正式形成是在1984年,这一概念形成以后,对澳门文学的文化格局建构起到了有效的唤起作用。澳门文学概念的讨论与学术辩证,也突出显示了澳门文学文化格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北方文化。南北方文化经过交流、融合,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在南北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居民及其创造的“淮河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说明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说明淮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并且发挥了促进中国古代文明早日诞生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藏彝走廊地区复杂多样的民族与文化,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部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这是藏彝走廊研究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对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进行了探讨,指出藏彝走廊除"北藏"、"南彝"这一基本格局外,尚需要从文化区的角度来加以区分和认识.本文在综合考虑民族、文化、地理空间三要素的基础上,着重以自称、语言、历史记忆和宗教信仰为标志,将藏彝走廊从整体上划分为七个文化区,即羌(尔玛)文化区、嘉绒文化区、康巴文化区、彝文化区、纳系文化区、雅砻江流域及以东保留"地脚话"的藏族支系文化区和滇西怒江-高黎贡山怒、傈僳、独龙族文化区.本文还分别对各文化区的主要面貌与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与描述.  相似文献   

18.
始建于康熙朝末年的圆明园历经近150余年的不辍经营,园内山水、建筑格局屡有变迁,但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掠将“万园之园”付之一炬。长期以来,有关圆明园格局的复原成果始终难以全面呈现其变迁。幸好,样式雷世家精心收藏的圆明园营建工程相关图文档案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更迭的详情。通过对样式雷传世图档的整合梳理,参照相关文献,尝试将圆明园更迭历吏划分为雍正时期、乾隆初年、乾隆末年、嘉庆时期、道光时期、咸丰时期六个阶段,采取图示语言廓清不同时期的园林面貌,以期较为直观地呈现圆明园的兴衰更迭.  相似文献   

19.
燕北辽西地区的考古发现,随着考古类型学的不断发展,通过考古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于20世纪80年代终于确立了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富河、小河沿等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燕北辽西的史前历史发展脉络逐渐被揭示出来。燕北辽西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确立和研究,为推进各门学科研究本地区人类文明演进及其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走过159年的历史。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博会从欧洲走向北美,又从北美转向亚洲,演变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