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域文学研究领域中理论和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有待研讨。首先是地域的概念及其理解 ,地域是一个空间的、文化的概念 ,因此必须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形态 ,这是理解地域和地域文化的基点 ;地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因而涉及到时间和传统 ;地域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 ,因此必定要有某种可资比较的参照物或参照系 ;地域又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自然地理或自然经济地理之类可能是其最外在最表层的东西 ,再深一层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 ,而处于核心的、深层 (内在 )的则是心理、价值观念。在进行研究时 ,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上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纠正了目前地域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其次 ,应进一步讨论地域的划分 ,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划既不相同 ,又密切相关 ,行政区划有时也可转化为文化区划。第三 ,地域与文学之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尤其是对地域文学研究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这里第一次提出“地域文学场”概念 ,对解决地域文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有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朱寿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文学功利主义在文学理论范畴一直是被否定的对象,但在文学文化建设,尤其是地域文化建设方面,文学功利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在社会事功的建构之中,文学功利性的讲求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文学事功在社会意义上的展开,即形成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建设的一定格局。一般而言,这种地域文化可以自然形成,但如果一定地域有一定的规划、奖励或其他措施有意形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文学事功的讲求在文学创作的理论方面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在社会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意义上则应另眼看待。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的地域意识,至宋加强.两宋文学家族地域分布,总体趋向南多于北的态势,其分布随地域文化呈现一定差异,江西和福建文学家族的崛起最令世人瞩目.两宋地域文化对文学家族成员的性情品格、知识结构乃至创作表达,都有各不相同的影响.文学家族成员对地域文化的建构,也起到促进和弘扬的作用.探讨两宋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学的关系,对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北方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金元时期 ,随着“北方”地域文化生态的变迁 ,大量的非汉族作家出现于文坛 ,少数民族语文学获得较高水平的发展 ,中原文学的中心也由传统的中原地区而向北转移 ,独立的北方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辽金元文学作为北方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 ,其基本风貌和审美品质 ,实际上也是北方文化与文学传统滋养的结果 ,是对北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辽金元地域文化为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与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的产物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上的三朝文学 ,所体现的社会审美意识、文学观念及其创作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文学相比, 辽金文学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就是它所发生的地域范围是在中国的北方,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北方文学”或“北朝文学” (实际上, 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 )。它主要由“北人” (包括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文人) 创作, 所运用的也主要是北方民族语言 (包括汉语与少数民族语 ), 其内容所反映的是北方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 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更是浸润着北方文化的传统意识和价值取向, 同时,北方社会特有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也影响到其艺术形式及风格的构成。所有这一切都表明,… 相似文献
10.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
中国文学史上地域观念的形成,从神话《山海经》时代开启,下经十五国风、汉魏人物志、两晋先贤耆旧传、宋元方志、明清志书等,直到民国府县志、当代分省域文化史和文学史著等,代不绝书。近代以来,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文学创作逐渐形成潮流。时间作为一种"先验的直觉形式",只有以空间作为基础才能被聚焦和凝定,正如空间只有以时间为基础才能被聚焦和凝定一样。文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相互依存、无法分割。区域文学、地域文学和文学地理学概念,分别对应于功能文化区、感觉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东西论、南北论和地域论同时发挥作用,都对创作实践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且时有交叉,体现出理论累积的后发优势和斑驳色彩。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视阈下文学演变的成功书写——评《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从地域文化的视阈来审视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可以说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并且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由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就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由于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学者多是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其所涉猎的区域文学仅仅局限于二十世纪,而没有从整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已初步具备地域视角;近现代学者的相关论述标志着地域文学研究开始由传统走向现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逐步繁盛与多元.近三十年来,研究者分别从文学家籍贯分布与迁徙研究、区域文学及其差异研究、特定地域作家及文人群体研究、文学风貌、题材及文体的地域研究等层面展开系统论述.国外的地域文学研究在考辨基础上重视文学集团及意象分析,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安海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批评意识的日渐自觉,在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中,众多批评家都表现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努力寻找进行批评的属于自己的理论支点,一些卓有成就的批评家都各自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有关理论或相关命题,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批评疆域,在经年累月的批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批评特色,建构了自己的批评框架,并结成一股合力,共同支撑这些年来文学批评逐步走向发展繁荣的一片绿荫。青年批评家樊星多年来专心和致力于从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8日至29日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市举行。会议由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举办,胜利油田文联协办。来自北京、上海、西安、长春和山东本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及文学评论刊物杂志社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家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15.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带着文化建设的企图而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标榜以现代意识来观照传统文化,挖掘民族文化之"根",以重塑民族的自我.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却未免偏颇,走向了民间和地域文化,从而限制了自我的视野,没能真正挖掘到民族文化之"根".他们的主观愿望与实际产生的客观效果发生了偏差,未能实现他们重建的企图,但他们所走的这条寻"根"之路,却为民族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秦地作家面对饱受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三秦大地,以忧伤苦涩的笔调描绘黄土地上的悲苦生存、屈辱情感和心理渴望,赋予秦地文学浓郁的苦质精神。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秦地文学的苦难叙事深具三秦儒家文化的底蕴。路遥、陈忠实的苦难叙事深受儒家观念支配,而贾平凹的苦难叙事则以儒为底而兼纳庄禅观念。 相似文献
17.
发掘地域文化内涵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掘地域文化内涵强化地域文化特色傅谨自从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车同轨”以来,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就表现出它的趋同性。至少是在典籍的层面上,这种趋同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趋同是一件好事,因为趋同能够方便于交流沟通;趋同也是一件坏事,因... 相似文献
18.
一方面是探求走向“世界文学”的趋势,一方面是寻找文学的民族文化之根;一方面在呼唤全景文学的出现,一方面在倡导地域文学的开发。即使就文学的空间形态而论,我们的文学思潮也显得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看来,我们不必再奢望、希图出现哪一种创作潮流来主宰文坛,也许这正是风调雨顺年景里,文学发展的正常情况。不过,即使这样,这几年地域文学的发展势头还是称得上颇为兴旺壮观,引人注目的。更富有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维吾尔人的祖先所劳动和生息的广大中亚细亚地区,就是东西方各种文化互相交流,互相渗透的枢纽地区;加之,在这一地区,至迟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公元以后的极漫长的时期内,都有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和部族,同突兰人的氏族、部落和部族毗邻交错而居;再者,维吾尔民族在其漫长曲折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经过了自己独特的族体的、语言的、地域的以及经济、文化类型的多层次繁复的变迁,从而在维吾尔民族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素质。维吾尔文化之突兰一雅利安(Turanian-Arian)复合特性,就是来源于其民族族体过程中的独特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