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劳伦斯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则是他以文学的形式探索哲学的起点.他的宇宙观是宇宙是以对立物而存在的.他在<白孔雀>里着重探讨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正是这部作品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理性因素与理性主义、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对于深入理解人的认识过程,全面把握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潜意识的角度解读了坡的<丽吉亚>.通过对故事叙述者的心理活动、语言的使用、房间的布置、新娘死亡的原因等分析,认为该作品其实也是一部非理性犯罪小说.  相似文献   

4.
西方哲学的历史表明,西方哲学中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雅典和耶路撒冷的对立始终存在,这一特征直到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才被强调出来。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对立面,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表述了人们关注个人命运和内心生活的愿望,它的产生是人类认识活动本身不幸而深刻的二元对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就文本而言,所谓懂,即理解和明白,理解作者的表达,明白作品的内容,特别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实践形态则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所谓反懂,即不能理解和明白。反懂的理论基础是反理性或非理性,实践形态则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作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反懂写作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意写作,具有反理性或者非理性、无中心无主题、片断、残缺、拼贴等特征;其次是思想内容上的空洞,表现为叙事圈套和语言游戏等现象,语言只是表述而没有内容,故事只是形式而构不成情节,我们无法从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中、从作者的语言表达中看到作者或者作品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等,故事形式和语言形式本身成了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一直为所有哲学家所关心和探讨,但在理解上却十分含糊。文章结合西方哲学的发展,探讨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定界问题,指出哲学史上三种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理论形态的片面性,阐述了理性与非理性界定的社会性文化性以及理性主义的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7.
理性主义传统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理性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形式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而实际却失落了,陷入了困境之中,因为他们都以思维内在性为存在论基础,让理性离开了现实而本体化。非理性主义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对理性的批判,加剧了理性的困境,但其最终却把非理性本体化而与自己的批判对象殊途同归。只有马克思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立足于人的历史意义的生存论关怀,彻底瓦解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抽象对立,走出了理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施米特在<政治的浪漫派>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是对"抽象理性主义"的反叛.而他同时认为,马克思的专政思想分享着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基础.按照这一理解,似乎浪漫主义既是对理性主义的超越,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超越.这种在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中理解马克思的专政思想,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专政思想的误解.马克思哲学在"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意义上实现了对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9.
当理性变成了彻底的非理性,非理性便成为评判理性和真理的手段.后现代主义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运用反人物、反语言、反情节等手段,表现了西方现实生活的冷酷和荒凉.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警示人们所处的时代.绝望并不是随着戏剧的结束就结束的一种表达,也不是一种目的.戈多是希望的象征,希望人们心中的"戈多"真的存在,并真的会来临.  相似文献   

10.
试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金森桠一讨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理性和非理性的含义.在哲学史上,对理性含义的理解包括三个层面:即人性论、意识论和认识论.由于非理性是同理性相对应的范畴,因此非理性也具有这三个层面的含义.下面按三个层面,分别对它们加以划...  相似文献   

11.
詹姆士·韦尔奇的小说《印第安律师》中主人公西尔维斯特在一个种族歧视严重、阶级差距明显、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 的社会中不断追寻自己印第安身份。种族、阶级、性别三组空间二元对立在小说中最为显著。掌握政治权力的白人统治着社 会空间,男性控制着女性空间位置和活动,而拥有社会大多数财产的上层阶级也在空间意义上控制着下层人民。而造成这种 二元对立的以及社会诸多症结的原因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民间法作为一种学术话语,存在法律外观和道德本质的悖论、法效力来源上的国家性与地方性的悖论、事实上的个别主义和价值上的普遍主义的悖论、历史经验实存性和理想价值追求性的悖论,话语悖论的产生源于话语情境的对立,现代化范式立足于市民社会的话语情境,而本土化范式则着眼于乡土社会的话语情境,但是中国正处于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社会转型中,只有基于转型社会的话语情境,我们才能树立对民间法不为偏颇的态度。同时,对范式对立而产生的话语悖论的解释,也引起我们对研究方法的反思,即在研究中必须反对一切范式霸权和二元思维。  相似文献   

13.
当代英国著名作家温特森在《激情》中以拿破仑政权的兴衰为历史背景,把象征主义、寓言讽喻和丰富的视觉意象结合在一起,编织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而富于幻想的故事.小说通过线性历史叙述与幻想故事两种叙事模式的交替、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后现代式重写、酷儿身体的乌托邦塑造,戏谑了历史叙事,书写了多元流动的女性欲望,揭示了温特森跨越男/女、异性恋/同性恋的疆界藩篱的酷儿意识.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冲破了二元对立,重释忠实,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从女性译者的身份出发,强调凸显其主体性,张扬"叛逆"即再创造。然而,为了实现其提高女性政治地位的目标,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过于强调对语言的"操纵"和对译者的"干预",在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上存在矛盾之处,有些观点也较为激进,因此,现代译者必须持辩证态度对待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才能更好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成就。  相似文献   

15.
英语反义词的分类较为复杂,因而大多数涉及到反义词的研究偏重于二项对立关系的分类及语义特征。本文依据《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对反义关系的分类以及语言学家Lyons对语义对立关系的分析从单维度和多维度两个方面阐述了英语反义词非二项对立关系的分类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试论白蛇传故事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蛇传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深植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之中,有着悠长的形成发展历史,是一个动态流变的故事。在长期衍变过程中,白娘子的形象不断得到升华,逐渐从一条凶残邪恶的美女蛇转变成一位美丽多情、温婉贤淑、勇敢坚毅的人间女子。从人们对蛇女态度由厌恶向同情的明显转变中,传递出了女性地位变化的时代信息。同时,作为一个诞生于民间的人蛇恋故事,它受到佛经故事带来的异域人妖亲和观念影响,反映出了民众对于人蛇相恋的复杂态度,这与人们对性爱既渴望又畏惧的矛盾心理和对蛇既敬且畏的复杂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短篇小说<抓药>是一篇形式和寓意都很奇特的作品,在双线双关的结构形式下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内核他对革命文学运动的真实态度,对当时发生的左翼文坛与"自由人"、"第三种人"论争的看法,对自己近期作品创作动机的表白及对于批评者的答复.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小说《五四遗事》写了两对五四青年追求高雅的爱情而最终落入世俗的故事。《五四遗事》是关于启蒙现代性的命运的叙事。启蒙现代性不仅为中国知识分子酿造了“启蒙”和“救亡”的国家意志,而且还构想出一种“伟大爱情”的神话,作为元叙事来教化和改造中国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作为宿命论者的张爱玲,清楚地意识到了启蒙现代性的尴尬;她既拒绝审美救世主义者用诗意来超越日常生活,也无法像鲁迅那样以社会革命论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洋娃娃的房子》是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新西兰儿童故事之一,它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深层主题涵义。女作家通过从词汇、语法和衔接等层面对小说语言特征的选择,巧妙地揭示了其旨在传达的阶级对立和冲突等象征性主题意义。对小说的文体学分析,将令读者体会到其精湛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0.
孔令彬 《南都学坛》2007,27(3):47-50
《红楼梦》第6回是刘姥姥这个角色粉墨登场的开始,从而也正式拉开了小说故事的帷幕。作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我们发现作者关于“前刘姥姥的故事”即刘姥姥的出身由来、年龄、家庭关系等的交代充满了疑惑,虽然时下许多人反对用“失误”论、“破绽”论、“纰漏”论等对作家作品进行指责,但面对这种情况的存在说是“纰漏”也未尝不是一种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