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探究《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的悲剧。男权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压制与忽视使奥菲利娅始终处于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并使她沉醉于男性所编造的世界的美好印象之中。当她遭到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残酷打击时,男权价值体系与女性个体的生存苦痛之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彻底动摇了她的价值根基,终于使她走向了疯狂与死亡。因此,庞大的男权价值体系是造成奥菲利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90年代文坛上兴起的女性文学创作新潮流中,林白以她特有的女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凸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她以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言说策略和生动的笔触述说着当代女性努力摆脱被男权文化叙述的命运、实现女性本我价值的愿望.然而她笔下一个个女性形象的悲凉结局却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意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与困惑.  相似文献   

3.
《八骏图》是沈从文批判都市文明下知识分子萎靡病态的一部力作.小说运用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因此将通过弗洛伊德的"梦"、"无意识"和"性本能"等理论对《八骏图》中知识分子病进行解读.主要从病象("癔症"的呈现症状)、病理("潜对话"下的病态呈现、"白日梦"下意识流动与联想)、病源(畸形的都市文明背景下"性本能"的压抑)和解除病苦的途径(顺应本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地揭示出知识分子病,透析沈从文《八骏图》的真正意蕴.  相似文献   

4.
张洁执著于高尚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而鄙弃被欲望渍染的肉体和灵魂。她的小说一方面表达了对理想、完美的爱情和人性的向望,一方面对"性"本身表示极端的厌恶和鄙视。从精神发生学层面上看,张洁的"厌性情结"源于三个方面:幼女成长的创伤记忆;成年婚恋中的男性伤害;个人深层意识中男权背景下的"贞洁文化"观念。"厌性情结"在正常的现实生活里是病态的,但在张洁的创作中,"厌性情结"获得了美学的升华,成为一个观照现代社会男女关系的独特思想维度。  相似文献   

5.
安德森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倍感孤独、压抑的女性极度渴盼爱与理解,但在男权中心文化规范下,她们丧失了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的权利,她们内心的渴望和憧憬无以言表,女性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作品同时警示我们:善待女性才能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媒的"她世纪"极大地激发了女性的消费需求.在传媒的影响下.新的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消费的现代女性形象在不断地被建构,而与此同时,受男权意识审视、挤压和支配的边缘化女性形象仍在不断地被强化.在传媒的"她世纪",女性作为媒介消费的主要受众群,仍然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和作用,陷入了被消费和消费自我的双重诱导之中.传媒正塑造着我们的时代标准,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媒介消费观和媒介消费意识的重要责任,因此,其正确的性别意识和消费引导作用,对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男权文化模式里 ,处于主流状态的男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 ,女性作为在场的缺席者长期处于“沉默”状态 ,屈从于男性而退居亚流 ,坚守在边缘地带。在男权文化漫长而黑暗的历史通道里 ,女性的历史事实上是一张“空白之页”,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 ,并沦为男权神话最鲜活的献祭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与德化教育 ,压抑、束缚、扭曲着女性的灵魂 ,女性的经验世界被层层的屏障所覆盖 ,女性的形象则被男权话语肆意涂改得面目全非。具有双重叛逆特质的先锋女性文学 ,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颠覆男权神话 ,杀死男权文化 ,…  相似文献   

8.
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权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权意识宋彦尽管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与历史渊源,世界妇女的地位却大体相同,她们共同处于“菲勒斯中心”文化中被压迫、被压抑、被言说的“他者”地位。作为与男权中心社会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群体,她们是“缺席与缄默”的。法国著名的女...  相似文献   

9.
《奴隶姑娘》是非洲裔英国移民女作家布奇·埃默切塔创作的真正意义上的非洲历史小说.埃默切塔在这部小说里以殖民地时期的尼日利亚为背景,塑造了奥杰贝塔这一女性形象.她是个丧失了主体性的存在,一生都背负着难以挣脱的枷锁.孩童时期,她的父母认为传统的部落文化可以挽留住她的生命,因此给她佩戴带有符咒的饰物及纹身,而它们主宰着奥杰贝塔的命运;被卖为奴,她受制于殖民体系下的奴隶制;嫁为人妇,身为女性的她受制于传统的父权、夫权文化.小说通过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对非洲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展现了埃默切塔对男权文化的抗议以及对殖民体系奴隶制的控诉.  相似文献   

10.
"难得糊涂"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所标的的核心内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糊里糊涂,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忍让与避就,而应该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积极的思索与进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种痛苦与彷徨、无奈与感伤;从哲学意义上看,其所标的的核心内涵,又应该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理解与认同.封建社会后期,"难得糊涂"思想所体现的,则是一种封建社会及文化对人性的压抑性.在广泛流行的过程中,"难得糊涂"思想的核心内涵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其积极进取的思想成分逐步丧失,而其消极、退让意义上的思想成分却得到了强化."难得糊涂"思想的产生,乃中国文化发展之必然,而它的变异及广泛流行,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这一悲剧的产生,肇始于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压抑性,以及封建专制王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恣意践踏与摧残.  相似文献   

11.
在以知识分子为叙述核心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同样遵循着"英雄成长"的基本范式,但是,被压抑的"个人无意识"与"英雄成长"的叙述逻辑构成了某些矛盾、龃龉,形成话语"裂缝",知识分子形象形态则出现了"伤残性"、"碎片化"的美学特征.从<青春之歌>这一经典作品的解读,可以看出,"人"的解放(阶级的)与"人"(个人)的压抑并存交替.在宏大叙事中,知识分子自我(个人)形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淹没下以一种"潜叙事"和"碎片化"的方式被叙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范春香 《中州学刊》2005,(5):232-234
苔丝与四凤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天使"型人物,而她们的结局都十分悲惨.她们的悲剧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社会环境、男权思想、伦理道德,和她们自身的性格缺陷等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但二人也有明显的区别,她们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苔丝具有反抗精神,而四凤只是一味地顺从,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相似文献   

13.
常彬 《河北学刊》2003,23(1):122-124
作品主人公佟振保的生命里需要两种女人"圣洁的妻子"和"热烈的情妇",自己追求别人的女人,却由不得自己的女人不规矩,并以此作为男性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的标志.男权文化贞淫观规范着女人"圣母"与"荡妇"的角色,为佟振保的"双重理想"提供了观念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而情人王娇蕊,由放浪向人妻的转变、妻子孟烟鹏由贞洁向淫荡的转向,女性的贞淫不再泾渭分明,而是互为逆转,震裂了佟振保的性观念裂缝,暴露了男性霸权文化的自相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黄开发 《江淮论坛》2004,(2):122-128
本文探讨了"十七年"文学中的三个问题个性色彩淡化,非理性的被压抑,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试图对这些重要的文学现象与主流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特别是与新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5.
赛义德以异于主流文学批评的文学阅读和批评视点--对位阅读,对丹尼尔·笛福、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查尔斯·金斯利、查尔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数十位作家的经典小说文本进行了细读和分析,揭示出帝国主义作为一个隐形的主题与文学叙事如影相随.赛义德通过"对位阅读"独特的文本分析视角和批评策略,将那些隐匿在文学叙事主题中被压抑或被排除的若隐若现的历史背景,以及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两种对立却又相互依赖的潜藏力量进行"挖掘"和"表述",将文学、文化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帝国背景中显现出来,使它们得到发展、表述、扩充和批评.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在汇通之中,被要求用一种"普通"的语言.只要有对这个普通"语言"的信任,汇通便是唯一可行的出路.然而各自认为是"自明"的东西却不能"明他",在话语真值的冲突之下,传统被放入"内在而超越"的框架,也因此背离了她自己酣畅的乐土.传统中"自明"不是逻辑的形式给出的,而是人们的生活传承赠与的实质内容.本文拟浅析"信仰"、"内在"、"超越"、"自明"等用语的意义和权限,试图做一次切近儒家精神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小说"的历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艳艳 《晋阳学刊》2004,(2):101-105
"新历史小说"并非西方新历史主义直接影响下的产物,而正因其历史意识与新历史主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而被命名."新历史小说"中折射的新历史主义精神表现为其对"正史"观与"历史进步论"进行的挑战与质疑并通过挖掘被主流意识形态压抑的它异元素、以及主动选择边缘化立场来构造历史的"互文性"来实现;以渗透着鲜明的主体意识的偶然性、非理性消解理性主义的本质论、决定论,从而呈现共时性的历史;最终,解构由策略变为目的,历史的虚无性被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塑造了一个“疯女人”曹七巧的形象,但在这一形象背后体现的是作家鲜明而又深刻的男权颠覆意识。作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男权社会的缩影“姜公馆”浓重而又令人窒息的文化氛围,探究了造成曹七巧性格异化的原因,并对男权文化予以嘲讽和鞭挞。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术》2007,(3)
本文主要分析了被称为新女性主义代表作的影片《再见爱丽丝》的男权樊篱。主要分两大部分来论述影片的男权色彩:故事中女主人公形象构造上的男权樊篱和影片本身"叙事话语"的男权樊篱。本文认为该片在沉重男权樊篱下也被打上了男权的鲜明印记,而是否能称为新女性主义代表作让人怀疑。  相似文献   

20.
"侠"是一种具有崇高伦理价值的文化原型,女侠传奇出现在封建性男权中心社会与文化更趋巩固的唐朝,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张扬了女性意识,改写了男权文化下女性卑弱的地位,然而,从女性主义维度审视和观照女侠文本,发现其实质仍是男性尚美遣兴、嗜奇猎艳的叙事文本.侠性遮蔽、剥夺了女性丰富多样的生命需求,使其成为满足男性心理需求、人格倾向、没有任何自我真实主体意识的"空洞能指".在男权视阈下,女侠呈现出形象的概念化、命运的模式化和行为的陌生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