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畜牧业突破了长期徘徊局面,展现持续增长六畜兴旺的新景象。一九八二年末与一九七八年同期相比,全省存栏大牲畜达四百七十九万余头,增长19%;猪九百四十万余头,增长20%;山绵羊一百八十九万八千只,增长8.8%;禽、蜂、兔也有增长。畜牧业生产令人可喜的一个标志是,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含牧科户)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六万七千余户,占总农户1.3%,从而给整个畜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促使人们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清醒地看到它在畜牧业发展中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后,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加速发展我省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对实现农业产值翻番关系密切,因而对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我们根据一些调查,仅就畜禽饲养重点户、专业户在畜牧业经济中的作用和当前发展的趋势以及今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谈谈浅见,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所谓畜禽饲养重点户,是泛指由单一农业结构中的家庭副业向一业(农业)为主,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畜禽饲养量由一般水平上升到较高水平的户。有的地方划分一户之内,依靠辅助劳力或部分主要劳力从事饲养业,畜禽数量较多的为重点户;也有以畜牧收入来衡量,畜牧收入比重较大(占总收入50%以上)的为重点户。实际上,这些户仍然要承包经营集体田土,承担国家粮食征购等任务。因此,重点户,多数是“小而全”以农业为主,兼营较多的畜禽,畜产品产值较高的兼业户。这些户,目前是多数。  相似文献   

2.
江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适宜牲畜繁殖生长。建国后,我省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从1949年至1981年,畜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1%;猪牛羊肉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8.9%;生猪出栏平均递增4.3%;耕牛存栏平均递增2.9%;羊存栏平均递增2.7%。但是,畜牧业仍是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之一,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3.
一、现阶段江西省农业结构绩效的实证分析江西省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江西省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44.29%(其中种植业26.5%,其他农业3.6%,畜牧业10.3%,渔业1.90%,林业2%),第二产业收入占36.49%,第三产业占19.22%,种植业仍然是江西省农业经济的主导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偏小,三大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农业内部粮、棉、油、猪传统产品产值比重仍较高,2001年占农业总产值的45%,农业经济仍未走出“粮猪型”经济模式。畜牧业结构单一,所占比重仍然偏低,2001年其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8.…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我国的主要牧区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7.59亿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2.9%,新疆的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基础,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占40%,畜牧业产值占9~18%。在开发新疆、建设新疆中,畜牧业占有重要位置。新疆自古就是一个牧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哈萨克等各族人民有着经营畜牧业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恢复、发展新疆的畜牧业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国家,首先要有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为农村人口和整个社会提供必需的食物,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才能发展起来。在我国这样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虽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56.9%降为1988年的24.3%,但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59.5%,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73%,农村商品零售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8%,农付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47.1%,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32.4%。尤其是,农业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了4亿吨粮食,1300万吨油料、3200万吨肉类、1100万吨水产品,满足了全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何,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多年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6.
陈宏 《松州学刊》2001,(5):33-35
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组成经济结构各要素优化组合的程度。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济发展的规律一再表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其决定因素是大农业各业所占的比重及其所处的地位。其中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将畜牧业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如法国占55%,英国占70%,比利时占60%。日本过去是“无畜农业”,但是仅仅通过20多年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就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国家。首先要有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能够为农村人口和整个社会提供必需的食物,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才能发展起来。在我国这样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虽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56.9%,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73%。农村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8%,农付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47.1%,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32.4%。尤其是,农业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了4亿吨粮食、1300万吨油料、3200万吨肉类、1100万吨水产品。满足了全国人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国民经济各部门就能顺利发展;如果农业出现困难,国民经济各部门就要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1.乡镇企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度低。具体表现在:①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企业比重低。2001年乡镇企业中农业企业21个,占乡镇企业总数的0.23%;农业企业实现产值795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0.34%;②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滞后。1999年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117个。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9%;实现产值7597万元,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西藏的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基础的,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44077亿元,其中农业占86.06%,工业占13.94%;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占39.66%,畜牧业占52.90%。在开发西藏、建设西藏中,畜牧业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就西藏畜牧业经济发展问题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西南部及西部地区,是我省粮食的主要产区,又是草原畜牧业基地。因此,充分发挥松嫩平原的自然优势,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实现我省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世界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一般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50~90%,森林复被率达到30~60%。发展畜牧业的趋向,都很重视  相似文献   

11.
江西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山羊养殖□蔡汝林杨仁英国条院领导同志强调要实现我国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必须发展畜牧业,要把畜牧业的产值提高到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明确指出保证畜牧业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近来又进一步指出要结合我国人口多,资...  相似文献   

12.
养猪业是四川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养猪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占畜牧业产值的72%左右。猪肉是安排市场的拳头商品,在出川商品中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国营食品系统亏损严重,要提高商业系统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做好生猪经营这一篇大文章。 四川生猪生产和销售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时候矛盾还十分尖锐。1950年至1978年的29年中,猪肉敞开供应的时间为11年,凭票供应的时间为18年。产销矛盾主要表现为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这是大家公认的;解放36年来,新疆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新疆畜牧业发展是否缓慢?是不是新疆国民经济中的一条明显“短腿””?看法不很一致。事实是最好的见证人,请看:1、与工业、农业相比,畜牧业发展速度最慢,畜产品增长幅度最小,比重大幅度下降。1986年与1949年相比,牧业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只增长3.26倍,而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9.2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1倍,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了8.3倍。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走访了一些经济领导机关,一面学习,一面调查,受益非浅,收获很大。但是也感到有些现实经济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这里我们想就我省的现行经济结构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一) 我省国民经济结构有哪些特点?请看下面几个对比数字。第一,关于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1978年,全国农、轻、重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7.8%、31.1%和41.1%;而同年我省的则分别为23.93%、15.21%和60.86%。农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轻工业低16%,而重工业比全国高将近20%。第二,关于轻、重工业的比重。1978年,全国重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6.9%,轻工业为43.1%;而我省重工业为80%,轻工业为20%。如果说,全国的工业结构是重工业  相似文献   

15.
<正> 广东农业生产结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突破了长期存在的“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格局,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结构.下表反映了广东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情况,到1990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低于50%.其结构变化值,1949—1978年29年变化只有19.2,而1978—1990年12年变化却有37.8,说明了改革开放期间结构的剧烈变动.在这一变动过程中,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亦由1978年的68.4%降至1990年的46.1%,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93.7%降至67.7%,分别降了22.3和26个百分点,反映出在农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农业发展迅速。1990年与198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81.8%,其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增长48.2%、1.42倍和1.60倍,畜牧业、渔业产值实现了第一个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9倍。1991年,全省粮食、油菜籽、烤烟生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分别达到848.17万吨、57.62万吨和38.53万吨,畜牧业实现持续13年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国翻两番,山东起码也要翻两番.发展饲料工业与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饲料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省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省农业总产值也会相应增加.另一方面,饲料工业的产值大幅度地增长,也会相应增加工业总产值.据匡算,如果将现在我省实际消耗的饲料粮、糠麸、饼粕等全部加工成配合饲料,就可增加工业产值30多亿元.用加工的配合饲料养猪,可多养390万头,用于养鸡可多养2,500万只,增加经济收入几亿元.这些配合饲料可以生产肉蛋鱼等畜产品40亿斤左右,全省平均每人50多斤.可见,发展饲料工业能够促进总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使我省人民生活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与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区进行比较,广西现行的产业结构还存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1、传统农业和精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广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从1993年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社会总产值来看,广西农业所占比重为30.5%,比全国高出10.1个百分点,其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为45.04%,比全国高出12.2个百分点,在广西五大物质生产中居首位.从就业结构看,广西农业就劳动力占78.1%,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62.2%高18.1个百分点.从工业来说,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工业.如:采矿业、食品工业、小化肥、小五金、小水泥以及烟草工业等.从社会总产值来看,按十多个产业群的构成分析,广西机械电子工业所占比重为9.46%,比全国所占比重14.9%(?)44%个百分点,缺少科技含量高和在机械电子行业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由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区的电子工业显得十分薄弱.2、基础工业还比较落后.(1)从产业相互效应看,我区的基础产业比较薄弱.第一,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基础相当薄弱.1993年广西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9%,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12.34个百分点,但绝对值不高,生产水平低.仅以1993年例,当年每亩耕地的种植业产值为190.6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改变过去单一粮食生产的作法,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九八○年,全省多种经营产值达16.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5%(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一九八一年增加到1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3%,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为63.91%。据定点调查统计,一九八一年多种经营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8.4%,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57.5%增加到62.4%,社员出售农副产品的收入比上年增长61.3%,人均71.23元,比上年增加26.7元,农副产品商品率由上年的25.4%提高到34.8%。上述数字表明,我省多种经营的发展速度还是不算慢的。但是进一步分析,也可以发现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门路狭窄,项目不多,品种较少,在克服旧有农业  相似文献   

20.
一、要重新认识渔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传统观念和传统农业结构的影响,梧州地区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甚微。1984年全地区渔业总产量虽有增长,可是,渔业产值却只占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