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新时期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三个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金忠 《理论界》2004,(3):110-110
应用文写作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是同步的。遵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指示,作为新时期应用文写作的教师,要认真探索新时期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应用文写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此应用文写作教师应做到下面“三个结合”。一、传授知识与强化能力相结合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施教时往往囊括讲授文种的性质、特征、作用、种类、写作要求与写法等,可谓面面俱到。结果,预期目的达到了没有,学生接受了多少,很难说得清楚。这种教学方法,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练习”的“低效率”教学。新…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深化产教融合是完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动机制,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本专业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课程。产教融合步入新阶段,面对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本质特征建设精品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以此提高应用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呼声,把应用文从窒息状态中唤醒,并为其大力发展提供了最佳环境。按说,应用文的理论、写作实践和学科建设都该有个大的跨步,但是,事情远不是这样简单。当应用文刚刚起步发展不久,它就碰上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大制约力量:一是应用文自身的结构体系是那样松散,理论内容是那样苍白,写作技法又是那样单调,使得不少应用写作的学习者浅尝辄止,很快失去了研究兴趣。同时,也使不少教者无心在应用写作的教学岗位恋战,甚至逐渐失去了正视这一学科自身价值的勇气。二是怡  相似文献   

4.
“微课”这一全新教学模式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方式及其无限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笔者对“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作一些积极尝试和探索,力争实现应用文写作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优质高效,进而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5.
李纯明 《阴山学刊》2007,20(1):44-46
辩证法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十分广泛,表现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显性和隐性之关系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准确把握“有我”与“无我”关系是认清文种特点和要求的表现,也是写好应用文的前提。在构思方面,恰当处理结构上的抽象与具体、疏与密的关系是应用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正确处理审美价值与功用价值的关系,使应用文的效益最大化,是应用文写作的最终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6.
试论接受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学科,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着重探讨读者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接受美学的产生对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特征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对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社会功能不同,写作过程各阶段的区别及语言传达二向性的论述,分析了影响二者语言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本雅明的艺术思想中,有着对读者接受层面的独特认识和强调.他把作品的写作者、接受者纳入统一的阅读活动中,让接受者转化为写作的合作者,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共同进入艺术生产的流程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接受理论.在20世纪以前的整个西方文论基本忽略对读者接受研究的情况下,他的这一理论开启了西方文论中读者研究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邵美华 《理论界》2009,(3):194-195
本文认为,在管理应用文教学中,应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精编作业项目,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藉以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革起了重要作用。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资产阶级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方法变革的产物。接受美学目前正处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其内容十分广泛。接受美学认为:(一)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全部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二)在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读者影响作家的创作并推动文学创作,是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三)文学接受的全过程,包括接受与影响两个方面,因此,接受美学往往又被称为接受——影响美学。(四)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区可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五)任何一个人都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艺术素养、个人气质来感受、体验。解释和理解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曾丽容 《南方论刊》2010,(11):96-97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文秘学生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必备条件。但文秘学生应用文写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加强文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举措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创设虚拟工作情境,营造工作任务状态,二是构建文秘网络教学平台,把应用文写作训练延展至课外,使训练机制日常化,三是强化应用文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文略说     
任何文体都不象应用文这样,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代文论家刘勰曾说:“才冠鸿笔,多疏尺牍”。应用文写作自有其特殊的一些问题。一、应用文的格式“设文之体有常”。对应用文来说,“有常”主要是指有固定的格式。这种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的外部标志。  相似文献   

13.
文学话语接受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接受的前提是文学话语的接受。文学话语的接受融注着接受者多种心理因素,接受者只有激活所有心理因素,才能体味文学话语的意味,洞悉作品的内涵意蕴,实现审美再创造。本文通过分析感觉知觉、想像联想、情感体验、理解领悟这些心理因素与文学话语接受的关系,阐释文学话语接受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从八种应用文格式、语体要求等入手探讨高职的应用文写作,笔者认为只有高职学生加强针对性训练,强化语用能力迁移,方可在应用文写作中以异取胜。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国红 《理论界》2009,(6):169-170
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在就业岗位上的竞争能力,即工作中运用英语书写应用文的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的能力,让应用文写作发挥应有的效力.本文分析了现代社会中应用文的作用以及目前学生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是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 ,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好应用文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 ,要培养学习应用写作的浓厚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走出“沼泽” ,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文学理论界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自在之物”,是可以完全独立于接受者(读者)而存在的自满自足的客体和客观认识对象。他们认为,作品包含了接受的前提与结构,作品的总体形象、含义和价值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并永恒不变的;而文学批评与研究则必须排除一切主观或心理因素,这样才能获得“纯客观的科学性”,因为任何主观心理因素都将有损于作品的“绝对独立性”,妨碍人们正确地、客观地理解和判断作品。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极为重要又很难掌握的一环。本文就基本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英语应用文写作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文作为大学生步入职场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探讨相关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前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锻炼、教材、创作情境、学习兴趣等方面。因此,本文针对相关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优化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传统写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试从作者的写作观念、思维模式、写作方式、文本的传播方式和读者的接受方式等五方面论述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