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月公布的"汇丰银行2012年移居国外工作者调查"显示,中国的排名从去年的第十九位升至第七位。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这项调查采访了四个大洲的移居者,接受调查的侨民有将近一半是抱着在中国赚更多钱的期望来的。中国没让他们失望。64%的人说,来中国后,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让中国人用一句话向世界表达自己,他们会对世界说些什么?英国摄影师阿德里安·菲斯克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了解中国。"我所遇到的那些中国人,他们是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找了16至30岁的中国人,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想说的。然后让他们握着纸,我再把他们拍下来。我记录了46个人,拍下46张照片,将这组图命名为‘我说中国’。""当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站在镜头前,手里举着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才交流》2014,(6):10-10
正在5月17日举行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针灸推拿技能竞赛现场,一群"洋面孔"吸引了众人注意。记者获悉,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有1000多名境外学生学习针灸与推拿,他们中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30余岁,因为热爱中医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针灸让我觉得很神奇。"28岁的吴秀凤是一名美籍华人,从小在美国长大,28岁以前她从未踏足中国,而今为了学习针灸选择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求学。吴秀凤说,她是在美国看了关于针灸的书才萌发了来中国学习针灸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9月底,国庆的氛围弥漫整个北京城,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准备欢庆这个美好节日的时候,首都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外国客人们。说他们尊贵,是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从心里面尊敬他们,感谢他们,把他们当作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来热情接待。这批客人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美国、日本、德国等19个国家的51位2002年“友谊奖”获奖专家和他们的配偶。我们中国人昵称他们为:“中国的洋劳模”。一在这个洋功臣汇聚一堂的时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和善而谦逊的面孔,我看到的是平静而幸福的笑颜,可是若要知道他们都为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什么功劳…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谈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但想要取得成效,仅仅依靠讲述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推销"中国故事。不久前,我和厦门大学MBA的一个班级一同在华盛顿特区,面对美国学生对中国品头论足、挑剔质疑的情形,一位女学生深感受伤,也十分生气,在向我抱怨此事时不禁潸然泪下。她说:"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向他们去证明我们自己。"我回答道:"你说得对,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们无须证明自己是谁,但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实现自身目标,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我们都必须采用某种方式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6.
婚恋小幽默     
高源 《人才瞭望》2013,(3):15-15
顶楼上的他疑惑地问妻子:"为什么每次你骂我废物的时候,楼下的太太总会拿竹竿戳天花板?"妻子":她的意思是:顶楼上的。"条件反射今天在饭店里吃饭,有一醉汉,喝得满脸通红。突然,哐的一声,风把门关上了。只见那男的马上跪了下来:"老婆,我错了,我不敢了。"恩爱夫妻一日小两口来开卡,设密码时他们俩每人各按三个数,而且都不让对方看到。问原因,说这样的话取钱就必须两人都在场,各按三个密码才能取出来,少了谁也取不了。  相似文献   

7.
从80年代初,我开始介入对政府和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在过去的15年中,我培训了13,000人,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500名管理人员。在过去的4年中,在扬科利普集团,我们培训了来美国参加管理培训的1,000多名中国的管理人员。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一下美国管理培训的一些特点,然后探讨一下中国管理人员如何在美国进行有效的培训。在美国,政府机构和私人公司非常注重培训他们的管理人员、在我工作的一些大的、著名的公司,包括AT&T,IBM和摩特罗拉公司,对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每年进行3—6个星期的正规培训是很普便的事情。他们投…  相似文献   

8.
决定到中国 沙博理是中国籍美国人.他说:"我在中国的时间比出生地美国长,我对中国的感情比生我、养我的美国深."入乡随俗,沙博理喜欢吃中国菜,夏穿中式布鞋,冬穿中式丝棉袄,每天清晨练太极拳.中国朋友都说他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每3年一次探亲假,可他一回到美国假期还没有过完,就急着要回中国来."我自己也不明白,我为什么这样离不开中国!"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5,(3):17-19
当被问到为什么来中国时,评选活动专家评委、平安集团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说:"之所以来中国,是因为我坚信中国将有机会在未来10年中引领世界金融创新。我坚信5年内,纽约、伦敦的金融精英将高度关注中国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新世界开展最佳的创新实践。"在中国做什么?评选活动专家评委、美国籍民用飞机适航与适飞专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特聘专家鲍盼麒说:"我很庆幸来到了中国。我见到了一个深化改革、走向全球的中国,我期待与我的同事们共同打造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不仅邀请我们到北京来,也到国外去和外国专家座谈,这个现象很新,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来找一个答案"。荷兰莱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教授彭轲(Frank Pieke),今年3个月内两度以外国学者身份和中国高层领导人座谈,这在以前"根本没有机会"。9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人民大会堂与50多位参加"2014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的海内外学者对话,直面中国改革和中共执政问题。当听到李源潮说"中国共产党一定要靠自己的表现来  相似文献   

11.
“来到中国,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把肚子给吃大了。”亚历山大用双手卡着凸起的肚子,笑着说。年近四旬的俄罗斯“大男孩”,一副学院派的黑框眼镜下藏着一双童稚的双眼,—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他之间的距离。亚历山大是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俄语外教,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很“能吃”。跟同学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把菜单给他,让他去点菜。亚历山大则会把菜单一合,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着:糖醋里脊、日本豆腐、水煮鱼、酸辣土豆丝……这几样都是他最喜欢的中国菜。一天中午下课后,亚历山大请我们几个学生去吃牛肉面。  相似文献   

12.
丁广泉的"快乐汉语课堂",在座的都是不同肤色的外国学生,听到的却是同一种语言。课后,笔者让丁老师推荐采访对象:"她,叫维多利亚,匈牙利的。"于是,便有了这次访谈。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中国这个国家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国文化的?答: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在北京工作。我跟他们在北京待了两年的时间。虽然我那时候不会说中文,但是那两年的时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回匈牙利以后一直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中国。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13日下午,我市某初级中学的操场上,人头攒动,呼声一片,原来是两个班的学生在做游戏-一心有千千结. 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孙老师带了两个班的学生,在操场上排好队,简单地说明了游戏规则,然后让两个班各出一列男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演练了一遍"心有千千结"--十几个男生按照老师的指令,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朝一个方向走动,过了一会儿,学生就松开手随意走动,然后又突然停下来,分别找到原来身边的同学,原来左手拉的是谁,现在还用左手拉住他的右手,原来右手拉的是谁.现在还用右手拉住他的左手,很快学生就做好了,但是手臂纵横交错,乱成一团.老师又发出指令:"同学们动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结解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就把这个结解开了,手拉手又站成了一个大圆圈.  相似文献   

14.
怎么成为人才?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这里要涉及到个人的特点所以可以说:就象社会中不同人之间的差别多得很,那么成为人才的道路会是同样地多样化。 一、我的故事。 我成为人才道路的开端是在中学最后年级。我学校的老师通知我他们收到了我们国家外交部的文件。象过去一样,这个部门为了培养将来外交工作的人才,在全国高中招生派到国外学习。可以选择三个国家的名校:德国、苏联和中国。我决定了试试参加考试并选择了中国。为什么选中国?当时我觉得来中国的收获最大而且这样的机会太少。苏联、德国是我们邻国,在这两国学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机会多;真想去通过别的  相似文献   

15.
<正>奥莉娅(PronkinaOlga)来自俄罗斯西南部的奔萨州奔萨市,距离莫斯科640公里,很少有中国人听过这个地方。这里地处平原,被茂密的森林包围,盛产各种农产品,还出了很多演员、学者和运动员。2009年,奥莉娅跟随中国丈夫来到中国,扎根兰州,再也没有离开。"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际,奥莉娅远在俄罗斯的妈妈一遍一遍给她打电话,哭着说,"孩子,你回俄罗斯来隔离吧,我们这里没有病毒"。奥莉娅一边安慰她的妈妈一边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兰州,就在中国。这里有我的家庭,我的学生,我的敦煌!"  相似文献   

16.
玻璃天窗     
对我来说,头顶上的确有一扇玻璃天窗,而且是厚厚的天窗。这扇天窗是客观存在的,是语言的和文化的。这扇天窗也是我们自己筑起来的,是情结的和心灵的。我曾听过前美国农业部副部长任筑山博士的演讲。他的演讲主题是"有没有玻璃天窗,从我个人的经历谈起。"有没有玻璃天窗呢?他说玻璃天窗是一个人为设定的东西,认为它有,它就存在;认为没有就不存在。但几十年来,这个问题却始终萦绕着他。我曾经与一位相当成功的中国人交谈。我们坐在一  相似文献   

17.
有人间我对西经和马经的倾向性,我说是后者。理由不在于微观认识的对与错,而是在于马经充分认识到了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是"私有权"问题,而且一直强调这个问题,不像西经那样有意识地用一个暖昧的"稀缺"来替代它。所谓稀缺,不过是私有权分割的另  相似文献   

18.
最近,北京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学校从本市的另一所学校聘请了一名外籍教师,用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这个人不但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且非常不友好,经学校教育批评,仍不思改正,还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学生们拒绝上他的课;学校不得不提前解除他的合同.我问,这个人是否有推荐信.他说,有,推荐信把这个外籍教师说成了一朵花.我又问,你们去调查了吗?他说,没有,人家是名校,我们就相信了,没想到,反而上了当.我不客气地说,你怎么能只相信推荐信呢?你应该去学校调查,要去听课,要找合作教师和学生谈话,听他们的反映.要找学校外事处了解情况.然后,再确定是否聘请.  相似文献   

19.
7年前我来到中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在美国,我有一辆很棒的带有真皮座椅的欧洲汽车,还租了一个带有两个浴室和一大片草地的别墅。在太平洋上空的飞机上,我遇到其他一些美国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去教二外英语的。他们谈到很好的生活安排和积极好学的学生。2002年8月的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20.
聚焦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ASAA拍卖公司首席执行官德布·韦登哈默文章,指出其最近受邀在上海一家餐厅与朋友们会面,他们正在招待一位来自西方的客人。这位客人是一名学者和投资记者,在交谈中反复介绍自己的中国投资战略。席间,那位学者说:“我想既然我是一名中国问题专家,那么我应当至少亲自来看看。”原来,这位“中国问题专家”才第一次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