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曾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它对我们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研究中国近代法制史、近代史、上海史,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 公审公廨的形成,与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大与延伸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青年史》是马庚存研究员近年来在历史研究方面继《中国近代妇女史》之后的又一力作 ,共 3 3万字 ,除前言及附录中国近代青年大事记外 ,分 1 3章 ,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的依次发生并结合青年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而展开叙述研究 ,是史学界有关近代青年史研究的开创性成果 ,也是今天我们认知历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被列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文库之一。通读全书 ,可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资料翔实严谨 ,取舍有度。基于青年史研究的资料虽然丰富却也十分散漫 ,可以想象 ,在浩如烟海的近代史料中要做到尽可能全面…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城市研究:一个朝气蓬勃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城市史,特别是近代城市研究领域。有志于城市史研究的不仅限于青年学者,很多成果卓著的老一辈专家也异口同声地表示:近代城市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五、六年以前,城市史还只是人们在学术会议上呼吁的题目,多数人认为城市史只是地方史的一个分支。随着国家社科“七五”规划把上海、重庆、武汉、天津近代城市研究列入国家重点课题,城市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有成百篇城市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资产阶级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它兴起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消灭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虽然享寿不长,只存在八十年左右,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但它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场革命,跨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两个历史时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它曾经是旧  相似文献   

5.
租界是近代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产物。旧中国的租界几乎遍及各通商口岸。它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有关通商口岸地区的发展,曾产生过十分重要和错综复杂的影响。全面、深入、科学地研究租界历史,将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规模、程度、走向和原因,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和相关专门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力、刘鉴唐同志合著的《中国教案史》最近由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七十五万余字的煌煌巨著,它概括了公元八世纪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至解放前基督教各教派在中国传播、流行及有关教案的历史。因此,它也可视为一部基督教在华传播史.在这之前,关于基督教在华传播情况的论著,多为外国作者或中外传教士所作,其观点不仅偏颇,内容上亦多只保存了各教派在华活动踪迹,很难概括出整个基督教在华活动的全貌。从清代便已开始的中国学者的有关研究,也多停留在另星的史料考订和断代研究上。解放后,为揭露帝国主义宗教侵略本质,近代教案研究一度盛行,它对于唤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但是,在一方面由人类学,另一方面由基于藏经文本的古代历史研究所主导的道教研究中,近代道教史直至今日仍旧处在边缘的境地当中。“近代道教史”这一提法,所指的是这样一些研究,即在社会、政治近代化进程这一背景下,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道教制度、实践和思想的变革,并且除了利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道教资料进行研究外,尽可能广泛地使用历史性的资料。除了其固有的旨趣外,近代道教史也应当表明,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社会的本质性因素之一,在近当代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与道教共同演进,并对道教的变革与力甚巨。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道教史这一研究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目前这一研究领域正在全面铺开,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介绍这些著作和计划中的一些显著特征,并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尤为具有研究空间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广东历史资料”创刊号于本月一日出版。这一期,在现代史方面,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所出版的“会场特刊”和“彭湃同志年表”。前者是一件颇有价值的资料,生动鲜明地显示了大会的状况。后者比较系统地记述了彭湃同志的生平,为进一步研究他的革命活动和思想提供了某些材料和线索。在近代史方面,他发表了两篇有关辛亥革命的回忆录。篇幅虽然不多,还提供了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史料。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遂溪人民抗法斗争是广东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论讨会”最近在成都召开。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重庆、昆明、成都、广州等城市从事地方史、近代史和城市史研究的有关专家和学者60余人参加了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和《近代重庆城市史》课题组主办的这次讨论会。会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上海、重庆、天津、武汉四个课题组代表介绍了各自科研进展情况,交流了阶段成果和研究心得。与会代表着重就近代城市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有关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既无深入研究的专著,又无全面系统的资料。虽然,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代革命家曾经考察和撰写过中国工人运动史,如少奇和少连合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李立三著的《中国职工运动概论》、邓中夏著的《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等等。但由于这些著作都是从开展工人运动这一政治宣传的角度来写的,其内容也只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特定时期,因而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状况。这个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学者也曾整理出版过一些有关中国劳工方面的资料和著作,但反  相似文献   

11.
1993年6月12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南市区政协、南市区文化局、上海豫园管理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市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上海小刀会起义140周年暨“小刀会起义与近代上海”学术讨论会在豫园绮藻堂举行。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6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上海史的研究,今日已日渐重要,甚至成为一个学科。而解放前的上海市通志馆就是一个专门研究上海地方史,以编纂《上海市通志》为职志的机构。乱世修志势必存在着种种困难,然而,当时的通志馆不管是在搜集、整理史料,还是在研究、探索史志上,都有着足以令人铭记的成就。上海市通志馆成立于1932年7月(民国廿一年),从它的筹备开始,到后来的一波三折,直到最后机构的终结,其在搜集、整理和研究上海历史资料方面,下了极大的工夫,其对上海史的研究是有意识、有规模的,它所取得的成就大大推动了上海史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开端,它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研究五四运动的历史,就可以理解与把握住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枢纽,因而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史学界为了贯彻历史研究中厚今薄古的方针,从1957年开始就比较广泛地开展了五四运动史的研究。到1959年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时,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不少有关五四运动史的论著,并且对五四运动史研究中的问題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就这些不同意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主办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底在成都召开。来自京、津、沪、汉、渝等市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地方史和城市研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应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近代城市史研究”——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四个课题组部份同志于1988年9月上海座谈会上的建议举行的。会议以近代城市研究为中心议题,就近代城市研究的意义、内容和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近代城乡关系、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与  相似文献   

15.
杨天宏教授著《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一书已于近日出版 (中华书局 2 0 0 2年 7月 )。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自开商埠历史的学术专著 ,是对近代中国口岸开放历史内涵一次新的、深层次的发掘。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历来为中外学者关注。马士 (H .B .Morse)的《中朝制度》、费正清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西方学者的论著 ,以及张仲礼、隗瀛涛、罗澍伟、皮明庥等中国学者分别主持的对上海、重庆、天津、武汉等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 ,令学者瞩目。虽然中外学者对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作了积极…  相似文献   

16.
<正> 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研究,基本上还是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为了开展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发起的中国现代历史人物丛书编委会筹备工作会议于4月19日至21日,在苏州染织三厂举行。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西、安徽、山东的三十多位中国现代史学者和教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就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研  相似文献   

17.
西南军阀史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近百人参加了讨论会,提交论文、资料六十篇。大家认为,西南军阀史的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也是中华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对军阀史的有关理论和史实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正确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也有助于恢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许多同志指出,对反动政权上层人物的评价,不能采取回避态度,也不应一概否定。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会上,同志们认为陈济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全面地、客观地而又分阶段、分专题地研究和评价陈济棠,对于  相似文献   

18.
《太古集团在旧中国》是最近出版的一本由张仲礼、陈曾羊、姚欣荣合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新著。它既见事,又见人;既是历史论述,又有详实资料的结构严整之作。 上海控扼长江出海之口,居于方圆约有12万多平方公里的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思潮与历史足迹──读戚其章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李侃近十余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有关近代中国各种专题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可以说成果丰硕,迭出新说。就中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成绩尤为显著。在诸多近代思想史论著先后问世之后...  相似文献   

20.
警察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研究近代中国警政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就清末民初的西部诸落后地区而言,近代甘肃的警政建设在许多方面具有典型性。研究近代甘肃警政史,可为近代中国警察制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有助于完善近现代中国警政史乃至近现代中国政治史的总体结构研究;同时,这也是认识近代甘肃历史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深入研究近代甘肃史、西北史均不无补益。目前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相当薄弱。本文试从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深入研究的史料等方面对近代甘肃警政研究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