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从建国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的17年中,元杂剧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稳步发展、巩固提高的过程。建国之初,元杂剧研究领域曾有过一个短时期的沉寂,几年的时间里报刊上几乎看不到这方面的文章,直到1954年情况才得到改变。《剧本》月刊1954年第4至第10期连载了阿英的《元人杂剧史》,这是建国后第一部系统论述元杂剧的研究专著。从全篇看,作者将元杂剧成长的原因放到金元时代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加以考察,并把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联系起来,同时也没有忽略戏曲本身的发展规律,这就比较全面地肯定了元杂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确表现出不少新的特色。严敦易的《论元杂剧》(《光明日报》1955年11月6日)一文,阐述了元杂剧产生的一些历史条件及其所反映的元代政治经济情况,从较大的角度对元杂剧加以把握,其用意也是积极的。这些研究著作,在当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从它们的论述中,却又比较明显地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即作者虽然主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辛弃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建国三十八年来的辛弃疾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6年是基础阶段;1966年到1976年是倒退阶段;1976年以后是深入阶段。第一阶段有论文(据不完全统计)52篇。同时还出版了一批专著,其中以邓广铭先生的《辛稼轩年潜》、《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诗文钞存》三种著作为突出代表。此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辛弃疾及其爱国词的认识与介绍。走一代的词学研究者尤榆生、夏承焘,唐圭璋、冯沅君、吴则虞、程千帆等先生都撰文论述辛词。关于辛词的艺术特性,各家论文略有触及,虽然  相似文献   

3.
三十五年研究概况建国三十五年来,五四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49年到1965年是五四运动史研究的开发阶段。这一阶段搜集出版了部分重要史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室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等上十种。史学工作者还试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概括这一历史。华岗的《五四运动史》、黎澍的《从辛亥革命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丁守和、殷叙彝的《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堪称颇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近50年内,何景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生平经历与著述论考,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研究,关于“何李之争”的探讨,对复古理论的评价。研究成果包括37篇学术论文,一部《何大复集》点校,一部资料汇编和一部“评传”。50年的研究,对何景明创作及复古理论的评价经历了由否定到逐步肯定、由片面认识到全面总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1976年为界,四十余年来的梁启超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侧重于对梁启超思想的探讨,特别在60年代,《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曾对如何评价梁启超的思想展开了颇为热烈的讨论。论者都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研究梁启超,对戊戌变法时期的梁启超,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肯定看法。伹对此后梁启超多变的历史面貌,评论界歧见纷纭。由于普遍以是不是革命派、农民起义为衡量历史的唯一标准,因而对改良派的梁启超多持批判否定的态度,甚至脱离了史实去评价梁启超。这种评判态度直至1980年出的《梁启超传》(孟祥才著,北京出版社出版)还见其踪影。这时期从文学角度研究梁启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的范围极窄,集中在有关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及创作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改革开放30年三个阶段,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内涵界定、途径方法及历史经验等领域并取得成果.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方法层面上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意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说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份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建国以来,学术界对于“意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研究,为了及时地总结研究成果,使“意境”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拟对建国以来的“意境”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从建国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的评述开始,由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两方面出发,重点选择辅导员制度、管理模式、工作理念三项内容,对主要的政策变化、思潮影响,历史得失作出了简要的回顾、评判与反思,针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并预测了今后高校学生工作的建设发展方向,期待对当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能有些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当时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基地”和“坚强堡垒”的作用;对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对于研究普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和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笔者根据调查和建国以来各种报刊所载有关论文、资料的搜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情况作了初步整理,现略述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雅克·勒高夫的想象史研究为例 ,对当今法国年鉴 -新史学派所开创的想象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 ,并对它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笔者认为 ,想象史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想象史是法国年鉴 -新史学派的史学家继续致力于开拓新领域和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也有力地促进了史学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其次 ,想象史是法国新史学家更新史料观念和开发史料领域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也进一步更新了史学家的史料观念和扩大了历史资料的范围。再次 ,想象史是法国新史学家不断更新史学观念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又进一步导致了史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史研究述评孙占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鸦片战争史的研究,一向受到史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就有关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前的禁烟问题、鸦片战争时期的人物研究及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的影响等主要问题做些述评。一、关于清政府闭关政策的...  相似文献   

12.
13.
郭健 《江淮论坛》2004,(2):152-154
文章通过介绍和评析建国以来学术界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西游记》主题观:“政治说”、“游戏说”、“哲理说”、“宗教说”,以及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揭示建国以来《西游记》主题研究的概貌、发展轨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述了建国三十余年来关于《史记》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特点、不足,以及当前关于《史记》若干问题的各种观点和对今后的展望。文章特别指出,《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而我们对《史记》的研究水平、状况,同《史记》的地位、影响很不相称。今后,应当成立一个研究中心,加强对《史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我国史学研究的繁荣,民国新疆史的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尤其是政治研究、人物研究和民族宗教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现将建国后国内关于民国新疆史的研究做一梳理,限于篇幅及个人能力,本文集中讨论建国后国内学人出版的相关专著(中文)~①,以飨读者。近70年来学术出版物数量庞大,挂漏定所难免,仅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东北解放战争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的思想从各种禁锢之下解放出来,东北解放哉争史研究开始起步。1990年首届东北解放战争研讨会后,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广泛开展起来,而且蔚然成风,形成热潮,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北解放战争史研究作一简要的评述,或许会对以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甘肃境内,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地区。对甘肃历史的研究,是研究祖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诸如彩陶文化、敦煌学、汉简研究以及丝绸之路等问题,自本世纪以来,一直受到省内、国内以及世界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然而,作为甘肃地方史的全部,除上述领域之外,尚有许多其它领域需要注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上述领域以外甘肃史研究的有关问题,分朝代加以评介。一、对历史时期甘肃自然环境的研究关于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的研究,争论较为集中的是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有无森林?一种意见认为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是一个布满森林的地带;一种意见认为,黄土高原本身是荒漠半荒漠的产物,不可能有大量森林存在。1981年第5期《红旗》杂志发表了史念海《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  相似文献   

18.
百年农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农会衍生变异,显现为清末民初的士绅型农会、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南京时期国民党领导的农会、中共苏区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前后的农民协会、文革前后的贫下中农协会及至当代中国复兴的农会等形态.农会组织的发展道路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浙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军和会党起义军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晚清文人多所记载。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第3期上就已刊载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文章。从20年代末起,一些浙江学者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其中有陈训慈的《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史学杂志》1929年第2卷第11期)、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清华学报》1935年第10卷第2期)、沈炼之的《太平天国革命前夕的土地问题》(中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文化史的撰写史可以追溯到“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那里。他的不朽巨著《历史》堪称一部文化史,在它宏富的内容中,涉及到了当时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神话传说、文学艺术、建筑绘画、科学技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人种差异、民族迁移、人口分布、生产状况,以及地理、气候与人的性格、心理的关系等等。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尽管在希罗多德那里,文化史的概念远未具有后来的近代意义,但却奠定了文化史的基础,开创了文化史的传统。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预告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