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做为两个相距遥远、不同的国度,中国和瑞典的关系,从来没有象1731——1813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时期那样密切和重要。这种关系,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但也是文化方面的。象其它在亚洲的欧洲贸易公司一样,瑞典公司留下了大量文献。它的历史就是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史上,垄断是公司坚定不移地实行的首要的一项基本政策,这项政策是伴随着茶叶在公司对华贸易中日益重要而逐渐形成的。进入18世纪后,这项政策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在这种垄断政策之下,东印度公司逐渐建立了独特的贸易机制,而这种贸易机制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公司的垄断政策。正是这项长期实行的垄断政策,直接保证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的蓬勃发展,使茶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在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之下和中国通商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本积累起过重大作用的商业组织,在英国17-18世纪的对外贸易公司中,它是最著名的。从1607年起,英国几乎每年都有船只驶往印度进行贸易。1623年东印度群岛的安汶岛事件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基本上退出东印度群岛,全力经营在印度的商馆和贸易。在从那时起至1757年普拉西战役止的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印度一直是它主要的贸易对象,它同亚州贸易总额的3/4是与印度发生往来的结果。客观地分析这场贸易的商品结构及其成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一贸易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法国东印度公司一直鲜为人知.十七八世纪,它作为法国对东方唯一执行殖民地和海外商务政策的工具,经历了一个独特的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从其兴建、运行及特点等方面,可以反映东印度公司的演变及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元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颁发给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中,授予公司在“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进行商业活动的垄断权,这片地理上不甚明确的地区包含了亚洲的全部与非洲、美洲的相当部分,囊括了整个太平洋与印度洋。从此,英国在亚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的殖民活动便有了一个统一的中心。随着英国本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东印度公司也逐步从商业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行政权与军权的殖民机构,成为印度次大陆的统治者,并且将殖民活动进一步扩展到了远东。英国对华贸易及其对印度的统治,这时都  相似文献   

6.
俄美公司是18世纪中叶俄国占领了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以后,于1799年建立的。它是沙俄政府在这一地区的忠实可靠的代理机构。1867年,俄国将阿拉斯加连同阿留申群岛一并卖给美国,俄美公司遂于1868年停办。如同英国政府为了控制印度,在东印度公司名义的掩护下,进行了二百年的战争一样,沙皇政府在俄美公司名义的掩护下,对太平洋沿岸进行了几乎一百年的激烈争夺。 18世纪70年代,在东洋经商的俄国商人格里戈  相似文献   

7.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比中国解放要早两年多。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1950年1月26日)却又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了将近4个月。独立前的印度与解放前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毛主席在建国后不久给印共总书记兰那迪夫发出的复电中曾经指出:“印度过去的命运和将来的道路和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也说过:“印度和中国尽管在许多方面有差别,但非常相像。”五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国执行了六个五年计划,现正进入第七个五年  相似文献   

8.
耿兆锐 《浙江学刊》2015,(2):140-145
约翰·密尔作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之一而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学界也是更多焦点集中在他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逻辑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是较少研究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之间发生的一切。其实,密尔全部工作生涯都与东印度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人生最美好的三十五年都是在东印度公司度过。本文将尝试探索这一新领域,为读者呈现密尔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他。  相似文献   

9.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随着荷兰商人和英国商人的东来,东西方之间发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第一次撞击。由于所处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文化环境各异,这次撞击在东方国家引起的反响是大不相同的:具备专制制度雏形的日本关上了大门,集权的天国满清王朝以武力为后盾将夷狄之邦的蕃船洋货限制在沿海的少数几个地点。与日本和中国相反,当时的印度既没有闭关锁国也不是指定地点进行对外贸易。西方主要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在普拉西战役前同印度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自由贸易,成为莫卧儿时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自明 《南亚研究》2010,(4):145-15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1世纪初,印度与中国这两大文明古国开始复兴和崛起,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中国人民十分喜爱独具特色的印度音乐和舞蹈。著名音乐大师拉维·香卡、苏布拉玛尼亚姆和舞蹈大师莉拉·桑姆生在中国精彩的艺术表演都深深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印度音乐与舞蹈,多年来有不少中国学生和学者前往印度留学和从事研究。他们回国后在中国的音乐和舞蹈院校分别开设了印度音乐与舞蹈课程,并向全国各地推展,目前,中国人对印度音乐与舞蹈的兴趣日趋浓厚。印度的音乐文化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卫峰 《唐都学刊》2007,23(3):81-83
英国早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遇到了困难;同时在与中国发生的贸易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承受着巨额贸易逆差。通过英国与印度;英国与中国;印度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前贸易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下,英属印度对华贸易加大,利用原棉和鸦片吸收了中国大量的资金,形成了英、印、中三角贸易,彻底解决了英国在印度和中国进行经济入侵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2.
四、印度行政官制度 (一)印度文官制度的由来印度行政官制度是由印度文官制度演变而来的。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近代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的时期。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已开始成为印度领土上的统治者,由原来的商业性机构逐渐变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官僚机构。官员由公司董事会任命,“卖官(?)爵”成了董事们的一项主要收入。1786年以前,公司行政部门就已通过订  相似文献   

13.
英国在印度推行西方教育的初衷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梅 《南亚研究》2000,(1):91-96
莫卧儿帝国时期 ,印度谈不上有任何由政府组织和支持的教育制度。由于宗教目的和范围的狭窄 ,受教育阶层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将近二百年中 ,英国所推行的西方教育 ,使印度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受教育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员队伍中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社会力量 ,从而对印度的社会变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 75 7年 ,当东印度公司开始它在印度的政治生涯之际 ,无意中把一个西方化的教育制度强加于印度 ,既然东印度公司最初的动机只是为了贸易 ,就不希望以任何方式干预社会和宗教机构 ,而只是需要精通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的…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中国南亚学会于1985年11月7日—14日在南京举办了印度国大党历史与现状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位,提交大会的论文有25篇,资料6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发言热烈各抒己见,对某些问题并有新的见解。印度国大党自1885年成立至1985年,已届一百周年。一个世纪以来,国大党与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独立以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艺术本来是独立发展的,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艺术便逐渐吸收印度艺术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风格的中国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展放异彩。据中国史料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楚王刘英曾为“浮图”斋戒祭祀并供养佛教徒,得到汉明帝的褒奖。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朝派使臣蔡谙到大月氏邀请天竺“  相似文献   

16.
印度舞蹈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优美的舞姿,是盛开在世界艺术园林中最瑰丽的花朵之一。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舞蹈艺术的是《梨俱吠陀》,里面记载了体操、弓术、音乐和舞蹈等各种娱乐活动。古代印度有一种学艺称为仙学,其中也包括舞蹈艺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印度的大文法家拜尼尼曾提到过“舞蹈者”及《舞蹈经》二词。大约在公元前后出现了一部重要的论著《舞论》(Natya-Sastra),此书为婆罗多牟尼所著。这部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印度在几百年间发展起来的舞蹈、音乐以及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的当代文学,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影响当代中国文学走向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包括“五四”新文学、延安文艺、民国时期国统区文学、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模式以及东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潮。理清它们的起落消长与当代文学观念的调整和艺术方法的革新间的关联,不仅有助于面对未来而且有可能重新激活“传统”,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架更为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多赖中亚及印度僧人来华传译经籍。但往往转译失真,篇章不备。为寻求原典真经,从公元3世纪中期,开始了一个西行求法的运动。到法显以前的1个半世纪里,见于记载的西行求法者就有竺法护等11人;而真正到达印度的却只有2人(他们的成就远不及法显),就更不必说更加遥远的师子国——斯里兰卡了。 到公元4、5世纪,一些高僧大德,更是不惜生命而忘身求法。中国当时战乱不休,南北分崩;黄河以北有16国先后兴起,偏安于南方的东晋朝迁也是攘权夺利,内争不已。统治者朝不保夕,只得乞求佛祖保祐;人民遭受战祸,痛苦不堪,更需求得解脱,因此也纷纷皈依三宝。再加  相似文献   

19.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就开始着手改变印度的土地关系,使之适应殖民剥削和统治的需要。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们先后在孟加拉、奥里萨、比哈尔实行了柴明达尔制,在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的大部分地区实行了莱特瓦尔制,在西北印度实行了玛扎瓦尔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又在这三种地税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税制改革。所有这些措施,归结起来目的有三:1.凭借殖民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保证得到相对稳定的土地税收入。2.培植一个其利益与殖民统治息息相关的新地主阶级,作为殖民  相似文献   

20.
入中论颂 (印 )月称论师著 法尊法师译台北方广文化事业公司 1 994释量论颂 (印 )法称论师著 法尊法师译台北方广文化事业公司 1 994现证庄严论颂 (印 )弥勒菩萨著 能海上师译台北方广文化事业公司 1 994印度佛学研究吴汝钧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 994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吴汝钧著台北文津出版社 1 994奥秘的出理学 :性、爱 梦、静心和祈祷 (印 )奥修著 郭宝莲译台北探索文化事业公司 1 995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冉云华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 995印度佛教的探讨林崇安著台北慧炬出版社 1 995印度哲学史杨惠南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 995印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