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失败,哪种学说将取而代之?在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们寻求替代性学说的过程中,一种继承并创新李斯特经济学遗产的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日益得到人们的承认和欢迎.与李斯特经济学相比,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具有五个新的特征,它创造性地发展了李斯特有关国家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石、生产力发展的活动特定性和经济政策的时空特定性等学说,对李斯特主义有关国富国穷的典型化事实提供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提出了替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有关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四项基本原则,预见到欧盟危机并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共同体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还倡导恢复国民经济优先于国际贸易的“去全球化”作为解决目前危机的根本措施.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将有可能影响到许多国家对华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变革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斯特经济学总结了英国工业革命及其以前西方世界兴衰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学中最早系统地揭示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规律的经济学说,对美国和德国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是导致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上发展道路"大分流"及其截然不同命运的首要根源。"二战"后的冷战环境导致了李斯特经济学的衰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呼唤李斯特经济学的归来。李斯特经济学所开辟的发展道路曾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崛起的普遍道路,而"中国模式说"却假定了"中国例外论"。为了解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开设了"纪念李斯特经济学传入中国90周年"的专题讨论,其目的就在于"为往圣继绝学",改变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状态,并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创建中国的"新李斯特学派"。  相似文献   

3.
熊映梧教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创建人之一。本文概略述评了熊映梧教授的生产力经济理论,即生产力首位论,生产力动态考察论,生产力系统论,综合生产力论,生产力保护论,生产力属性论,生产力经济原理论,生产力经济实践论。指出其对生产力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生产力经济实践的对策、贡献。  相似文献   

4.
姜海波 《求是学刊》2007,34(6):52-58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格外重视,在各种学术争论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责难和辩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袭着生产力概念的古典经济学用法。经过《神圣家族》、《评李斯特》等文本,马克思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恩格斯手写稿上的批注表明了生产力概念的哲学内涵,而且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虽然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清末已经被中国人所知晓,但是清末民初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在华传播主要为零星介绍。1920年代初,通过主流经济学家马寅初的演讲,一种简化的李斯特学说得以在华传播。192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刘秉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较为系统介绍李斯特经济学说的著作,可以认为是李斯特经济学正式被引入中国的开端。同年,李斯特的著作也被译成中文,并于1927年出版。李斯特经济学于此时被引入中国是与国民革命的形势相适应的。此后中国知识界对李斯特学说的引介又趋于零散化,李斯特学说的在华传播主要靠对相关学者思想的渗透,进而对中国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我国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刘秉麟在1925年曾指出:"经济思想在今日最占势力者"有三个:一是亚当·斯密的个人主义;二是李斯特的国家主义;三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一直到"冷战"开始时的一个世纪里,以李斯特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经济学就一直是有关国家发展的相互竞争的三种主要学说。但是,从"冷战"开始,李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华 《社科纵横》2008,23(12):11-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共十七大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同志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到江泽民同志的"先进生产力",再到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以及怎样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呈现出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生产力发展在不同阶段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生产力认识的不断深化,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中国特色的生产力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尽管三者之间有所区别,解决的问题有所侧重,但存在着根本思想和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理论来源的科学性、实践基础的坚实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8.
论生产力概念嬗变的不同语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坤 《求是学刊》2003,30(6):47-53
生产力概念是古典经济学家以"财富"为核心首次提出的,它由经济学语境向哲学语境转换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马克思从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以新的哲学范式结束了人们在黑暗中对历史之谜的求解。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展开,体现的是"为我关系"和"为他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依附论"、"征服论"、"协同论"三个阶段。以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生产力,需要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建立新的语境,解构附加在马克思名下的"传统"生产力概念。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生产力经济学创始人熊映梧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潜心研究生产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198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专著《生产力经济概论》之后,于1991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证专著《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一书,对当代中国生产力的纵向轨迹和横向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1.开拓了新领域。生产力经济学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一诞生就引起经济学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被人…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概念。是否能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意来理解生产力概念,决定我们是否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成功。传统教科书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即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是不能准确传达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它将产生与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在逻辑上相矛盾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关于生产力概念有二十多个,其内涵大概分两类:"能力说"和"成果说"。传统教科书定义中只体现了"能力说"的内容,而"成果说"的内容没有体现。这不能全面传达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概念的含义。由于李斯特、魁奈等与马克思建立的生产力概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即建立生产力概念的目标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概念与李斯特魁奈等的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应该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某些流行观点都存在着片面性,不能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结构出发,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作出全面和准确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的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条件下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关于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理论以及关于经济发展的具体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思想一经提出,就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奉行李斯特思想的后发国家纷纷在较短的时间内走上了强国之路。然而,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同样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间的成效差异很大,甚至不少持保护思想的发展中国家先后陷入"李斯特陷阱"。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关于"李斯特陷阱"的研究开始转向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保护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要素禀赋结构、瞄准误差、市场失灵和现代化抱负等四个研究维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作为"李斯特陷阱"的解释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发展机理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徐 《求是学刊》2002,29(3):52-59
本文把生产力、发展机理和经济学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生产力的存在、变化及其规律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学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信息革命时代的经济学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最根本目的 ,要反映信息时代的生产力特色 ,因此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强化对生产力的新变化及其规律性的研究 ,突出知识及其有用性的研究 ,特别是知识存在及变化规律性的研究。为此 ,新时代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以生产力为切入点、以生产力发展规律为核心、以生产力的发展机理为归结点 ,全面整合经济学的各种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和最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经历了前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 4个阶段 ,前后之间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近年来 ,西方学者对经济学方法论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而展开和衍生出来的。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崛起 ,是正统经济学方法论对非正统方法论的让步 ,同时也是对正统经济学方法论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概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力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构成要素、发展实质的分析的最大缺陷是具有非人本性。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性的核心,因此,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即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获取利益的劳动能力;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生产力要素即劳动力;要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本,因此,生产力发展的实质即人进行生产的素质、技能的发展,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得益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不断产生新的飞跃:提出"三个有利于"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次飞跃;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提出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阐释为标志,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三次飞跃.新时期以来,三次飞跃的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21,48(1):21-2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取得成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谓适逢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包括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构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其中,这是一个伟大创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选择,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演进的结果。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性以及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其中,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寻找其根据和发现其逻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学科,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它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制度变迁.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马克思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前驱,此后广义的演化经济学源于凡勃伦;狭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源于熊彼特和西蒙.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使演化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西蒙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演化经济学借此概念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并将其视为自身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点之一.演化经济学旨在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展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一个概略性的看法,并且指出它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异同。凯恩斯本人对经济如何运行曾有一个新颖的、著名的观点。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企业家的行为:他们被“乐观的情绪”所驱动。但是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体系时,上述观点变为一个简单的模型,从而倒回到早期的思维方式中去了。我们坚决主张他的上述观点,这个观点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它比正统的凯恩斯模型更有助于理解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一、凯恩斯主义的某些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20.
罗宾逊夫人对新古典学派的抨击罗宾逊夫人在艾黎年度讲座上发表的演说,无非是重弹她在《经济学异端:经济理论中某些过时的问题》一书中的老调.罗宾逊夫人指责美国的经济理论在倒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倒退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统经济学那种无效的、非现实主义态度了.更糟的是,当代经济理论同凯恩斯以前的正统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