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讨论以来,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生产,根本否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这两种观点都值得研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否定它是不对的。但是,那种将这个规律表述为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  相似文献   

2.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既包含量的方面,也包含质的方面。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对于推进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1 众所周知,列宁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引进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图式,揭示了在生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必然性,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列宁指出,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丰富了我们对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从强调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出发,优先发展重工业,向重型经济结构转变,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片面性,以至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演变成为“以钢为纲”,造成了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农业落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或普遍规律。其理论根据归纳起来是:(1)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卢优先增长;(2)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也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马克思、列宁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假设计算出来的公式结论是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增长更快。我认为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成为客观规律,更不是普遍规律。相反,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才是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4.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的诞生、发展和演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但实践中片面强调这一战略导致的后果也警醒世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增长应该遵循一定的度以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为着实现扩大再生产,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也离不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扩大生产资料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毛主席继承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原理之一。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缜密深刻的论证和阐述,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也不断得到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普遍的经济规律。那末,在当前的经济调整中,应怎样看待这一重要规律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认识调整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关系。有人认为,调整就是优先发展消费资料,似乎它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相对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经济学家们是这样来表述的: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而所谓增长速度,按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的意思,是指生产的增长率。按照这样的规定,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本文下面的论证将表明:这个所谓“规律”,是不成其为规律的。此外,本文还将针对近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就论证方法和论证逻辑方面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求教于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8.
1954年和55年间,苏联有个别经济学家,由于歪曲了苏联党和政府关于急速发展农业和扩大消费品生产的措施的实质,并且错误地和庸俗地解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而提出了一种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则是鼓吹一种右倾机会主义的有害观点,他们认为,在建成了社会主义以后,在已经具有强大工业基础以后,似乎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即较长期间来看,生产资料增长的速度应大于消费资料增长的速度,本文以后使用这一名词时,凡未特殊注明者均同)已经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矛盾"了,因而主张,在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应保证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9.
拙作《当代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见1980年1月5日《光明日报》),曾联系当代技术进步的某些特点,分析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变化的趋势。由于篇幅限制,对有关的问题未曾展开分析说明。现在,欣逢哺育我七年之久的母校七十三周年校庆之际,我想继续联系当代技术进步的特点。着重就研究两大部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等等。我认为,文章的这些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吗? 朱文断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非是物质技术进步所必然的结果,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朱家桢同志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真的如此吗?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经济条件,列宁曾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个结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主义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生产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论述简单再生产时,提出了一个公式:Ⅰ(V+m)=Ⅱc;而在论述扩大再生产时,则改为Ⅰ(V+m)>Ⅱc,亦即是说,生产资料的生产应优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如用另一种公式加以更清楚的表述,则是Ⅰ(C+V+m)>Ⅱ(C+V+m)>Ⅱ(C+V+m),或I(C+V+m)>Ⅰc+Ⅱc。这就是马克思所制定的如下数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因素引入扩大再生产,通过分析一个例子得出如下结论:“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由于这个结论是通过对一个例子的分析得出的,没有严密的论证,而现在有的同志又把这个结论所假设的条件疏忽了,于是对这个结论持怀疑态度。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用数学方法来论证列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再生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运动过程。要揭示现代社会再生产的全貌,就需要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部门即第Ⅲ部类的分析。现代社会的总产品既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也包括服务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总劳动和社会总资本按照社会需要在三大部类之间进行分配。在社会生产发展中,三大部类的生产存在着各自优先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的讨论以来,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冲破了那种固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普遍规律的传统看法。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更广阔地放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体系中去看待这一问题,那就不仅会在论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是普遍规律中避免片面,而且还会进一步提出:既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是普遍规律,那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下,两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究竟呈现为几种趋势?何为总的或基本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开始时采用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反映了批驳“斯密教条”这个思想史上的原因,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后来在《资本论》第二卷第Ⅷ稿又采用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的顺序,却是更为合理的.这种顺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第二部类这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二部类的产品用于个人的消费。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一部类,轻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从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看,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一般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  相似文献   

18.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有人承认,有人否认。承认者,把它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联系在一起。否认者,有的认为两大部类或平衡增长,或交替优先增长;有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有的认为它建筑在根据一些假设数字所进行的推算上。看起来,否认者、承认者根据都不充分。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来说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至少有两点疑问:(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只表示推动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减少,而不表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保持两大部类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方针。还指出:“这是我国建国三十二年,特别是近三年来的经验积累。” (一) 如何理解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最近一二年我国经济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对两大部类对比关系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不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问题,我国经济学界有着很大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是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多年来没完没了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已经造成和加剧了严重的比例失调。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不能因为我们主观认识和计划工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经济学界绝大多数同志依然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或资金)有机构成必然提高,在新追加的资本(资金)中,C的比重越来越大,V的比重越来越小(C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V是用来购买生活资料的),由此导致了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比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快,从而也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比生活资料的生产增长快。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