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书简讯     
《王小波李顺起义资料汇编》 北宋初期在四川青城县(今灌县境)爆发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在我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口号,革命队伍曾发展到数十万人,控制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几十个州县,建立了年号“应运”的大蜀政权。这次起义连同余波在内持续了三年多,给赵宋封建王朝以有力的打击。 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历史专  相似文献   

2.
读了《四川大学学报》一九七五年第四期和一九七六年第一期刊载的《关于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几个问题的调查》,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但该文在“起义的原因”部分,主要是围绕“王小波李顺是怎样贩茶失职”来叙述的,并且把“失职”解释为没有尽到交够茶叶的职责”。我觉得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北宋初期在四川地区爆发的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革命战争。它以数逾百万之众,暴风骤雨之势,席卷了西川和东川,时间延续到五年之久(993~997年),曾在成都建立“大蜀”农民革命政权,向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王小波、李顺、张余、吴蕴、计词、吴文尝、马太保、卫进、李俊、徐师中、吴利涉、彭荣等义军领导人和广大战士,坚持了农民革命的路线,英勇战斗,誓死不屈,为农民革命献出了生命,洒尽了鲜血。特别是这次起义响亮提出和实施的“均贫富”的战斗纲领,  相似文献   

4.
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九九三年)二月,四川青城县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战斗的烽火燃遍了四川各地,震撼着巴山蜀水。北宋统治阶级惊恐万状,竭尽全力,终于残酷镇压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起义领导人之一的王小波,在战斗中受伤死亡,史书已有明确记载;但另一起义领导人李顺的生死下落,史籍记载不尽相同,至今众说不一,尚未取得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是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宋代诸多的小规模农民起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提供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较之中国封建社会的其他朝代,两宋时期农民起义的次数甚多,规模较小,始终没有形成全国规模的大起义;但是,却具有新的特点.中国农民战争史的发展,到了宋代已进入新的阶段,其标志就是“均贫富”思想的明确提出。唐末农民大起义时,起义者打出了“均平”、“平均”的旗帜,其含义还是朦胧的。五代十国时期,南唐黄梅县诸佑准备起义时,“自言……能使富者贫,贫者富”。到了宋朝初期,王小波发动起义时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比诸佑进了一步,第  相似文献   

6.
一、北宋的阶级斗争形势与侯蒙上书 在宋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一直是异常尖锐激烈的。北宋初年,四川地区曾发生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针对当时贫富不均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均贫富”的革命主张,在我路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如果说,在北宋初年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形势还只是局部地区紧张的话,那末,到了宋太宗、宋真宗之际,便开始在全国紧张起来。当时一些官僚惊呼“下动之象已萌”清楚地反映了这时阶级关系的对立状况。及至宋仁宗统治时期,农民起义的浪潮大有“遍满天下”之势。  相似文献   

7.
从《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组成成分、起义的原因、起义的目的、起义的纲领或口号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梁山起义的性质,针对学术界在《水浒传》评论中普遍公认的“农民起义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认为把梁山起义定性为农民起义是片面的,梁山斗争的性质已不仅仅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还包括了统治阶级与市民阶层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这不单纯是一次农民的起义,而是包括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内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全国农民大起义的高潮中,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新疆库车维吾尔族农民于一八五七年四月三日(咸丰七年三月初九日)奋起举行了一次真正的农民起义。一向“极称驯顺”的农民,揭竿而起,自立为王,打造武器,撕毁官府札谕,打退官吏、阿訇的多次围剿,在新疆地区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鲜明的反封建纲领,并积极四出联络,准备攻打库车城,引起了新疆地区清政府的极大恐惧和震惊。从全国起义规模来看,它的规模不算大,只有几千人;持续的时间不算长,只有几个月,但历史事件的意义,往往不是只用规模和时间来衡量的。一八五七年的库车农民起义,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它是近代新疆各族人民反封建斗争的先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这次起义活动的考察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其意  相似文献   

9.
“秦末起义是一场农民大起义”,这是史学界迄今为止的定论。纵观秦末大起义的全过程,我认为应当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期是农民大起义,后期则转化为全民或日全社会大起义。至于推翻秦王朝后的楚汉战争,显然已不属于反秦起义的范围。因此,秦末反秦起义,只能说是一场以农民起义为先导的全民大起义。其实,司马迁对此在《陈涉世家》中写得很明白:陈胜“将数百之众,转  相似文献   

10.
钟相杨幺起义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全面进行反封建斗争,“焚官府”,“杀官吏”,毁“圣庙”,宣布“国典为邪法”,“没入”地主田地“授贫者耕之”,“等贵贱,均贫富”,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使起义区出现“田蚕兴旺,生理丰富”的经济局面。那种认为“杨幺控制区内,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并由此而论证岳飞镇压杨幺起义非其“污点”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1.
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一次具有空前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起义几经挫折,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由郧、均进入“大旱荒,人相食”,“土寇蜂起”的河南地区后,使节节走向胜利,由豫入陕,由陕入晋。终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取得了推翻统治达二百七十六年之久的明王朝的伟大胜利。其所以能胜利,就在于李自成当时能根据大起义的形势,救民于水火,提出了“均田免粮”、“平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波独特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一以贯之地汲取诸如罗素等英美经验主义哲学和自由主义思想,酿成了他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王小波的“独创”性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罗素及其他西方哲人的民主、自由观念。对中国文化传统继承的缺失亦成了王小波文学作品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13.
《水浒》第七十一回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忠义堂”上,焚着一炉好香,一百○八个“兄弟”排排跪下,“寨主”宋江口中念念有词。据宋江说,这是在“对天盟誓”。据史料记载,就是那个被《水浒》称为“草寇”、“贼首”的方腊,在起义前夕,也曾在一间农舍里招集了百十个贫苦农民,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宣布起义的革命誓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铜马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史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这次农民大起义,历时十年之久,不仅推翻了王莽新朝,而且也是对孔孟之道的一次深刻的批判。原来,西汉王朝从元帝开始,把开国皇帝刘邦执行的尊法反儒路线改变为尊儒反法路线。汉元帝大批“征用儒生,委之以政”,儒家大族把持了政权。他们“大兴徭役,重  相似文献   

15.
一八六一年(清咸丰十一年)二月,在山东西部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宋景诗是起义队伍中一支比较强劲的黑旗军的首领。他参加起义后不久又投降了清军,并随同清军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军、安徽捻军以及陕西回民起义军。但过去的某些历史著作却以“一时的策略”、“暂时的妥协”等理由为其辩护;并进而对宋景诗备加赞誉,给他戴上“农民革命英雄”、“坚强的农民领袖”等桂冠,似乎他的全部历史活动都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因此,有必要弄清宋景诗的实际历史表现,给他以实事求是的评价,使人们正确认识这一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6.
隋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之一。起义从公元六一一年爆发,到公元六二四年被唐朝统治者镇压下去,持续了长达十四年之久。起义军活动的地区,遍及黄河流域和江淮流域。参加起义的阶层广泛,除基本力量均田制下的个体农民和国家屯田上的农民外,还有杂户、官户、工乐户、部曲、佃客、奴婢,以及远在西北的兄弟民族的人民,革命的大风暴甚至把不少庶族地主分子和个别贵族分子也卷进了起义的行列。参加起义的人数达到数百万人,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群众斗争。起义的影响也很大,摧毁了号称“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17.
李庆西同志的《<水浒>主题思维方法辨略——兼说“起义说”与“市民说”》(《文学评论》1986年第三期,以下简称《辨略》)一文,提出了对《水浒》主题认识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对一部古典名著认识价值的评价,今天继续进行探讨确实显得很有必要。不过,《辨略》一文在具体论证某些观点的过程中,对与已相悖的意见予以全盘否定,笔者实在难以苟同。现仅就其中涉及的“起义说”问题,略陈已见,以就教于李君及方家、读者。一、难道《水浒》不是“反映农民革命的教科书”吗? 《辨略》的作者认为“‘起义说’如今大势不妙”。理由之一便是:“梁山好汉中间,真正农民出身者甚少”,由于这种人物布局,证明“《水浒》一书并未意识到农民问题”,所以不能说《水浒》是“反映农民革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革命队伍中出现投降派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它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被卷入农民军中的地主分子是投降主义路线的阶级基础,宋江就是混进起义队伍的投降派的典型。地主阶级对付起义农民历来是以武装镇压为主,以政治瓦解为辅的,这就是所谓“恩威相济”的反革命两手。农民起义军中  相似文献   

19.
1920年,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鄂西山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神兵”起义,并蔓延到川黔湘边区。这以后,神兵起义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神兵”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团体,有很多近似义和团、白莲教之处。当年曾在鄂西战斗过的贺龙指出:“神兵虽然都是迷信团体,但其成员大都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了反对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组织起来的。除了被地主恶霸掌握的一部分,一般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中叶,在我国四川西部的康巴地区(即今天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曾经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藏族农奴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工布朗结在战争中左眼受伤失明,藏语呼一只眼为“布鲁曼”,于是人们又称这次起义为“布鲁曼”起义。 “布鲁曼起义”发生于一八四八年,失败于一八六五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纵横三千余里”,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是藏族历史上所罕见的,为藏族历史增添了一页光彩夺目的篇章。就是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也应有它不可抹煞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它为我们了解藏族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农奴反抗领主的阶级斗争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更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