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说新语》(下称《世说》)是一部以历史人物言行为题材的“志人”小说。它从《国语》、《左传》、《史记》以及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故事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开创了我国“志人”小说的先河,与“志怪”小说一起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两大流派。“志怪”小说以虚幻神奇见长,而“志人”小说却以传神写照取胜。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忠于史实的,是否还有虚构成分呢?弄清这问题,对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典范,自问世以来广受文人喜爱,并由此繁衍出一系列“世说体”小说作品.这类小说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世说体”小说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体例结构分门别类;小说人物基本真实,内容以轶闻琐事、妙言短语为主;小说叙事语言精练形象,言约旨丰.  相似文献   

3.
魏晋“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表现人的意识的端绪 ,表现了人的觉醒。以世间人物为对象 ,以人物风度为重点 ,以多种方式显性格 ,是其“志人”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晚明时期出现的“世说体”小说《世说新语补》在日本江户时期广为传播,江户士人对其展开大量的注解、抄补、音译等研究工作,并掀起了日本“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热潮,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通过对《世说新语补》渡日版本内容的比勘,发现其书基本承袭了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一贯风格,但在内容上又根据作者的价值旨趣进行了删减或增补,增加了大量符合儒家思想观念之内容。《世说新语补》在江户时期的风行,以及其后在日本产生的“世说热”的现象,折射出江户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六朝“志怪”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近继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异故事,下开唐代传奇和宋代平话中“烟粉灵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远地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而明清的笔记小说则可以说是六朝志怪的嫡传。六朝“志怪在我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搜神记》则是现存“志怪”小说中价值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种,是这个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六朝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对我们充分认识六朝“志怪”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无疑是有帮助的。一、前代神怪作品的刨造性继承者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它记录了东汉末年到东晋这一历史时期中各种社会现象,因而成为思想史、文化史、历史、语言史诸方面极为有用的参考资料。这里想讨论的,是它所包含的小说因素。当然,按照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道也”的定义,《世说》就已经是小说了。不过,文学史的常识告诉我们,小说的定义发生过若干次变迁,其中最主要的一次是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说发展成为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有情节,有环境,有结构的文学体裁。《世说》一书为现代意  相似文献   

8.
《唐语林》深受《世说新语》的影响,它不仅模仿《世说新语》的文体形式,还能够精准地把握《世说新语》的创作动机和文本意图,并结合时代内容进行大胆创变,使“世说体”小说在不违背“征趣”、“赏心”的原则下更具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9.
明代曹臣仿拟《世说新语》所撰的《舌华录》既是一部优秀"世说体"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清言小说。在小说的体例语言等方面既有对《世说新语》的学习仿拟,又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语言简洁传神,其精湛的志人手法以及独特的叙事艺术都生动地体现了《舌华录》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叙事艺术个案分析李雁《世说新语》是部有关历史人物言行的笔记小说,应该如何认识其所记之事的真实性呢?作为历史,其真实性受到了普遍的怀疑,我们从刘孝标的注释中即可看出这一点产唐人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中认为:“临川王义庆著《世说》,上述两汉三...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的书名异称较多,计有《世说》、《世说新书》、《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刘义庆说苑》、《世记》《世统》等,其中为世人所熟知的为前三种。一般认为,《世说新语》为后起之名,而《世说》和《世说新书》孰为原名,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皆题为《世说》。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原名应为《世说新书》,鲁迅先生、余嘉锡先生俱从此说。 论《世说新语》不能不提到南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刘义庆之文,刘孝标之注,实为不可分隔之整体。刘注内容广博、注法严谨,与裴…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以人物品评为主要叙事内容,并辐射到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名士风流,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志人小说.其"分类开放式"叙述结构,实际上是从36个不同的角度去品评人物,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世说新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语言,在中外小说叙事史上都具有"革命性"意义,也是"世说体"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搜神记》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志怪小说,《晋书》收录了干宝本人为《搜神记》所作的序言,指出该部著作的写作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当后代读者参考这句话来阅读这部小说时,对于这部小说的阅读视野往往会出现偏差,因为除了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外,《搜神记》当中实际上还保存了很多现实题材故事,这些现实题材故事主要有传奇历史故事、传奇人物故事等。  相似文献   

14.
洪迈对志怪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的志怪小说自先秦至宋代已有长时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作品,但在理论上建树不多。至南宋的文学家洪迈才在其所作《夷坚志》的多篇序言中深入地探讨了志怪小说多方面的理论问题。他主张提高小说的地位,揭示了艺术虚构是小说作品的重要特征,阐释了小说寄离着作家的情志。这些论述代表了当时小说理论的发展水平,洪迈为小说理论批评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将包含预言的志怪故事引入《三国志》中,是通过预言这一媒介将史书与小说沟通、结合,用文学故事之含义注释史书所述历史事件,阐发历史事件所含深义以及给人的启示,一定程度上勾画出了小说的轮廓,启发了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高僧传》对当时及其后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历来的文学研究,都没有将其直接纳入研究的视野《高僧传》不仅好多真实的情节富于文学色彩,而且颇多真实的虚构,尽管“非有意为小说”却颇有小说丰神。后人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往往分为志人和志怪两大类别。一般而言,两者之间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也是符合当时小说实际的,但一篇之中,将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是比较少的。《高僧传》融两者于一体,在志人的过程中将志怪不自觉地融合其中,在小说史上,具有从实录走向虚构的过渡阶段的特殊意义。因此,《高僧传》不仅是后世高僧传记的楷模,而且也为唐传奇的创作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7.
中唐陆长源的小说集《辨疑志》,批驳怪诞虚妄之说,是对当时流行的小说志怪主题的否定,但其写作意图又是来源于小说实录"阙史"的传统。《辨疑志》的叙事结构同样体现出对志怪类故事的批判倾向,又以逆志怪的形式带来志怪小说"惊奇"式的审美感受。《辨疑志》的批评对象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盲信,这是中唐士人理性精神在小说写作中的表现。它对小说志怪传统的继承和反拨,与士人学风从六朝到唐代的转变密切相关,透露出唐代志怪衰落和小说转变的一种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家族的遗产中,小说继承的不动产是“故事”。小说之所以能从“不入流”的寒微出身,跃升到文坛第一把交椅,首要的因素是它的“故事性”顺应了人们“苏丹暴君”(《一千零一夜》)式的心理需要。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志怪传奇,不论是演义古事,还是世说新语,小说家的祖传丹方就是讲故事。不管“讲”的动因或意义是自我表现自我渲泄,还是警世喻世醒民,是春水涟漪般的解颐消  相似文献   

19.
有人献疑说:“《世说》是小说吗?”简单地答复“是”或“否”,显然都不能使之满意,因为疑惑未解决。学过一点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史的人,对此问题有进一步探求的要求是很自然的。究其原因,似乎有三个相关联的问题需要解决:①什么是小说?搞清了‘小说”的概念和定义,就可以用来衡量《世说》是否小说。②我国小说究竟起源于何时?如果认定我国小说起于宋话本,则南朝刘宋时的《世说》当然不得称为小说。③“笔记小说”究竟是怎么回事?现代文艺理论中并无此种分类,那么它算不算小说或古小说的一种?它是古  相似文献   

20.
汉魏赋家与小说家皆长于观采“情事”,在文本创作层面形成互文.假托问答有助于“凭虚构象”和叙事的展开,而“曲终奏雅”有功于劝世道情,这是汉魏赋体与小说共通的结构方式.赋作在经典主题和故事安排,以及志人志怪的情节设置上,开启魏晋小说的法门.又,赋文本保存小说事典、小说文本保存赋文和赋学本事,二者“参体同构”,以虚构、夸饰繁荣中国早期的文学文本,对中国叙事文学“情事”的建构具有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