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称宋代的壮族首领侬智高是一位“能属文”①、“善用兵”②的人物。纵览壮族古史,象他这样文武兼备的人物是不多见的。然而,翻开中国汉文古籍,侬智高却足足被骂了九百多年。时至今日,赞颂者有之,贬骂者亦不乏其人。究竟侬智高是该赞颂、肯定的人物呢,还是该贬骂、否定的人物?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在这里谈一些粗浅意见,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在书法发展史上,易道文化精神始终贯穿其中,保证了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然而,当代一些“现代派书家”却严重背离了易道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否定汉字———对易道“意象”思维的背离;二、否定毛笔———对易道生命哲学的背离;三、否定传统审美观念———对易道“和合”原则的背离。由于这些背离,导致了“现代书法”的诸多弊端,因此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在所难免。文化回归,精神回归,是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完全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把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统统看成是“封建文化体系”,要彻底打碎。与此同时,又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叫嚷什么“要横的移植,不要纵的继承。”还有人认为鲁迅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是在打碎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产生的。鲁迅究竟怎样对待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凝聚着传统文化的意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整体思维方式、“意象”结构、天人合一”精神)制约和决定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原始初民头脑中反映和创造出来的“意象”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就是最初的文字。现行汉字与古汉字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发展至今符号的基本类型没有改变。在汉字的未来发展中,将在传统文化的“意象”结构上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对日本文化而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因此,在这近两千年的时段里,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由中国流向日本。在这种“文化的生命运动”中,自然也要发生“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融入日本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空间的一种伸展现象;日本文化吸纳汉字,而吸纳是有选择的,所谓在空间上有“伸缩”,在内容上有“消长”,这从“店、馆、房、屋”四个汉字中可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的。古代的日本人使用汉字书写自己语言的时候 ,与汉字的意义完全没有关系 ,只是借用发音书写日本语。日语中的“当用汉字” ,表现了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内容。较准确地理解日语“当用汉字” ,对于掌握较地道的日语 ,从而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汉字文化圈”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化圈”作为文化传播形成的文化场,指具有相同文化特质、文化结丛的文化群体所构成的人文地理区域。“汉字文化圈”包括使用汉字或曾经使用汉字并承袭汉字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这一文化场在地理分布和构成上以中国大陆为主体,以中印半岛东侧、朝鲜半岛为两翼,日本列岛等地为外缘,即“东亚文化圈”所囊括的范围,从泛宗教视角又可称之为“儒教文化圈”、“中华佛教文化圈”。这一区域的文化共相是:汉字、汉文,儒学、华化佛教、中国式律令制度,以及中国式生产技术、生活习俗等,它们共同组成以汉字为信息载体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汉字文化发展并在中国境内外传播的结果。以汉字这一文化要素作为标志的“汉字文化圈”,是一个真实的、富于弹性的、有着强劲生命力的人文地理区域和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它与传统文化主体部分的经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对象又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汉语和汉字,因此,中国传统语言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稳定,最具民族特色的学术。但是,就是中国传统语言学也并不是封闭的、保守的、僵化的,而是不断地吸收外来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了一场大论战。在论战中,虽然也出现过盲目崇拜中国古代文化、排斥西方文化的狭隘观念,但危害更大的还是那种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的思潮,其代表性口号是:“甩掉传统文化的沉重包袱”,“向传统全面开战”,“要使传统文化后继无人”。这一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的种种估价——诸如“封闭性”、“模糊性”、“武断性”、“直观性”——之中,最能乱人耳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发展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汉字不仅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视觉符号魅力。整合汉字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审美心理、人文精神等汉字文化特征,将汉字的文化特征与城市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立象”与“尽意”的角度探讨汉字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深层意蕴的挖掘,可以开拓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新思路和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候,有人公然声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我全面否定,看不到精华,只见糟粕”。“我对传统的自我反思是自我否定,眼前尽是黑暗,传统给我的只有绝望和幻灭。”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而最权威的汉字载体 ,应列入“十三经”而变成“十四经”。孙诒让先生无论在古文字学方面还是在古籍整理方面 ,都是大家。书法可以使汉字成为艺术瑰宝。汉字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离不开汉字 ,在哲学领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先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 ,对客观现实及人的主观心理进行概括的书写系统。文章分析了“一”字的本义 ,并解释和“一”字相关的“三”、“士”、“天”、“元”等字的文化含义 ,从而说明汉字不只是一种书写符号 ,更多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 ,传达着最初的朴素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因为中国书法基于中国文化的根本载体——汉字,它是汉字的艺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中国书法,可以从中国草书的意象传统中得到充分的启示。“意象”两仪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理论和审美意象命题的基本方法论,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本体论思维的结果,体现了中国汉字之美和艺术性呈现的基本奥秘。草书在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字的意象化传统,并在其中融入了汉字书写特有的创造性和审美表达路径。具体而言,草书以尽意摹象,减笔连笔,简体通假,浓淡飞白等艺术手段,使得汉字书写达到了意象表达和艺术审美相统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汉字历史悠久,从它的形成、发展可以透视中华民族的传播思想和深层的文化渊源。对传统“六书”进行现代诠释,从汉字的结构揭示先民的自我传播意识,从汉字的使用展现华夏民族的原始文化底蕴和哲学观念,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汉字不仅凝聚着我们祖先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映射着民族感情和人文观念;汉字不仅以其平面具象特征给人视觉的享受和体现审美价值,还以其和谐的韵律传播字义文化;汉字不仅具有语素特点的独立性和功能性,还具有极强构词能力的超想象性和灵活性。汉字实际上已成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化石”。  相似文献   

16.
论双遮     
双遮是一个表示双重否定的佛教因明术语,因其特殊的修辞效果而被用作辞格。这种辞格的主要特点是:被否定的双方互为反义;双方同时被否定,其间不存在时间差;被否定的双方所描述的是同一对象。双遮格有“非A也是非A”与“非A也是非非A”两种基本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尤其契合中国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守中”原则及本体不可言说的观念,具有寄托理想,表达不满、无奈情绪或表达玄妙超脱的意境等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国家语委《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在“通用”领域使用汉字必须遵守的规范。贯彻该《字表》必须澄清前一时期文化界对简化字的种种误解。朱大可所持简化字是“字母共产主义化”、“毛体字”,造成“文化断裂”的观点,以及他对某些字形的解说,对推行规范汉字有阻力作用。建议文化名人了解语言文字知识和汉字改革历史。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魂”。近年来,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出现了“以儒代马论”和“以马废儒论”的错误倾向。研究认为,“以儒代马论”企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去“儒化”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以马废儒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割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脉; 两者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都是根本错误的。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对“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真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对全球性的现代性文明危机提出得以解决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才能使中华文化实现现代化,真正复兴到世界文化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晓波把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归罪于传统文化对个性的束缚,认为传统文化熔铸了中国人的“奴性人格”,压抑和扭曲了自由的人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刘晓波的看法,虽然体现出一定的胆量和魄力,但却是极端虚无和盲莽的,他否定一切,否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几千年的文明和创造,制造民族的“自卑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虚无恐怖感”,犯了一个很大的哲学错误和逻辑错误,把形而上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20.
陈月峨 《21世纪》2001,(8):30-31
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笔者提倡“求异存同”,我们不仅要知道双方“同”在某处,而更要探求彼此“异”在何地。一方面,日本近代以前的传统文化是在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根本基础;另一方面,只有求其异,知其异,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加深友好关系。 常用汉字是中国人 学习日语时的陷阱 欧美人士看了这个小标题肯定会感到不可思议:我们这些非汉字圈的 人学习日语中 的汉字要费九 牛二虎之力,怎么中国人也会认为自家创造的汉字是陷阱呢?简直是匪夷所思!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