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柳熙福  马云鹏 《理论界》2013,(4):171-173
实现朝鲜半岛南北统一是韩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之一,被列入了现行宪法,成为韩国对朝政策的基点。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与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的对朝"和平统一政策"迥异,但都坚决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基于"非均势核威慑"的分析方法可以知道: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维持韩美同盟对朝"单向核威慑",韩国可以低成本地确保对朝外交优势,并掌握朝鲜半岛统一的主动权。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实施至今,正面效果并不明显,从"非均势核威慑"的视角看,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的负面效果可能使朝鲜半岛,甚至是东北亚安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承袭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南北对峙的格局,并被处于“一超”地位的美国所主宰.由于失去大国保护,朝鲜开发核武器力图实现安全自救.作为应对,韩国引入“萨德”.然而,“萨德”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其战略手段与目标严重错位.该现象主要源于美韩同盟中韩国的从属地位以及美俄和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如果韩国要维护国家安全,应当把维护半岛安全作为战略目标,为此,其应当构建真正的南北互信以减轻对域外大国的战略依赖.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中国的对朝鲜政策走向置于2012年朝鲜新领导人上任后,朝鲜新形势对中国影响的背景下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目前对朝鲜政策背景、基本内容梳理,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来探讨中国对朝鲜政策走向。新现实主义主导中国对朝鲜政策的国家利益关系,新自由主义主导中国对朝政策的国际合作。未来中国通过国家利益、国际合作机制使其在中朝关系中占有影响力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中朝传统贸易规模较大、贸易关系发展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朝贡、使行、边市、海上四种贸易形态,构成了明清时期中朝贸易的基本结构.其中朝贡贸易是主导的贸易形态,边市贸易和海上民间贸易自由度较高,海上民间贸易在晚清时期取代朝贡贸易成为中朝贸易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中朝贸易的发展,有政治上求稳定与经济上求利益的双重动力因素,推动着中朝贸易在宗藩封贡体制下缓慢发展.明清时期的中朝贸易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保守倾向,但它维护了双方各自的政治地位和领土安全,有利于中朝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推动两国经贸交流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5.
总办朝鲜各口交涉商务委员陈树棠自1883年10月被派驻朝鲜以来,与朝鲜先后签订了三项有关通航与租界章程,从而促成近代中朝经贸关系之急剧发展,并代表清政府负责办理中朝外交事务,还曾协助朝鲜高宗政府办理近代外交事务,实际上是近代中国最早派驻朝鲜的最高级商务领事官员.至1885年10月,清政府试图进一步加强对朝鲜的干涉政策,遂召回陈树棠并代之以袁世凯.陈树棠两年的驻朝商务及领事工作,应是近代中朝关系史乃至晚清对外关系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朝鲜朝文人对钱谦益的接受,具体方式包括肯定钱氏文才、次韵作品、引用观点及编撰年谱等.朝鲜朝文人接受钱谦益的主要原因在于钱氏在文学和历史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对朝鲜古代作品的重视、为朝鲜朝文坛批判拟古派提供了依据以及钱谦益本身作为东林党人和性理学家的特点.朝鲜朝文人对钱谦益的接受促进了朝鲜朝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粲诗赋光耀千古,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中国赋文,也影响了朝鲜朝文人,朝鲜朝中期文人李安讷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李安讷以王粲作品为载体,引"王粲赋"、"登楼赋"典故和化用王粲赋句入诗,撰写仿作《次王粲登楼赋》,成为朝鲜朝"和粲赋"中一面重要的旗帜,推动了王粲赋在朝鲜朝的传播.故探讨李安讷对王粲及其赋的接受对中朝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大主义是儒家一种外交理念 ,是小国保存自身、应对大国的策略。它发端于东周 ,广泛存在于古代的儒家文化圈之内。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亦存在于分裂时期诸政权之间、周边藩国与中央王朝之间。而在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交往中尤其重要。朝鲜王朝高举事大主义的大旗 ,诚心事奉明朝。形式上它依从儒家礼仪制度 ,奉行朝贡之策 ;思想上归依中华。朝鲜对明朝行事大之礼 ,明朝则对朝鲜采“字小”之策。维护朝鲜的利益不受侵犯 ,是壬辰战争时期明朝出兵援朝抗倭的原动力。正因为朝鲜对明朝采取慕华、事大之策 ,所以明代中朝关系成为典型的宗藩关系  相似文献   

9.
受近代东亚国际形势和外交秩序影响,光绪朝清廷开始对中朝传统宗藩关系进行改造。时人为增强这一关系提出了诸多建议,清廷也开始用近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去加以强化。此等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一关系,但终难逃失败命运。甲午战争,中国挫败,不仅导致这一关系彻底终结,而且导致日本开始奴役中国和朝鲜。历史显示:中国富强发达不会给朝鲜带来威胁,相反,中国软弱却不利于中国和朝鲜的安全与安定。  相似文献   

10.
1882年5月22日,薛斐尔代表美国与朝鲜朝签订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美国成为第一个与朝鲜朝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薛斐尔也成为打开朝鲜朝国门的第一人.薛斐尔与朝鲜朝的最早接触源于奉命调查“舍门将军”号事件,借助日本斡旋美朝关系受挫后,最终在中国的帮助下完成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经济扩张主义思想是薛斐尔推动美朝建交的原动力,而其外交智慧和坚韧性格也是条约最终签订的重要保障.尽管薛斐尔在美朝建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是受前任政府的委派以及发表了有关中国的不当言论,薛斐尔并没有受到美国政府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朝鲜面临着安全利益和经济发展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问题既影响了朝鲜有限资源的配置,也影响了朝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为解决这一困境,朝鲜似乎希望通过朝鲜半岛核问题来推动问题的解决。从目前朝鲜经济政策调整发展的趋势和朝鲜半岛核问题发展的进程来看,朝鲜应该是在寻找一条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渐进的适合朝鲜国情的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王家胤 《理论界》2014,(1):154-158
朝鲜的三次核试验一直以来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但是从国际法角度,朝鲜的核试验行为是否违反了国际法,一直以来在国际法学界备受争议。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法判例等国际法渊源进行探讨,很难确定朝鲜核试验的违法性。但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的核试验行为在《联合国宪章》第7章项下,为"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作出的决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因此,朝鲜有义务遵守安理会的决议,朝鲜的核试验行为是违反国际法的。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10月以来,朝核问题一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方会谈"以及6轮"六方会谈"的成功召开把朝核问题纳入到一个多边框架下解决。尽管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了其他国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朝核问题的发展过程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尽管解决朝核危机的钥匙不在中国手中,然而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和今后的政策趋向不容忽视,它不仅与中国的当前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也将影响到中国未来所处的国际环境,关系到朝鲜半岛、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韩国尹在硕教授的《韩国出土木简的形制及其内容》一文,对朝鲜半岛出土的木简的形制、书体、内容及用途做了介绍,并把其同日本和中国的木简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不仅对朝鲜半岛的古代史研究,而且对研究形成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中国、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史等方面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倭乱",此次战争殃及中、朝、日三国。在战乱中众多的朝鲜人被俘至日,大量的朝鲜本图书遭劫掠,使朝鲜的朱子学在日本广泛深入地传播,它对日本朱子学以及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朝鲜半岛统一方案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鲜半岛统一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关于朝鲜半岛统一的步骤和方法 ,韩国学者赞成分阶段进行 ,并运用和平手段诱导朝鲜实行改革 ,最终按韩国国体实行统一。朝鲜半岛统一应遵循四个原则 :即和解原则、自主原则、平等原则和泛国民性原则。韩国和朝鲜统一方案中的共同点是 :朝韩双方都主张在全民族共存共荣基础上进行 ,主张渐进的、阶段性统一的原则 ,主张在和平协商的基础上实现统一。朝鲜半岛未来统一模式应逐渐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高丽联邦过渡 (即“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7.
试论朝鲜实学文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实学是朝鲜李朝后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进步社会思潮。朝鲜实学产生之初虽然不无中国的影响,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却不像儒、佛、道那样直接从中国传入,而更多地是在朝鲜自己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朝鲜实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鼎盛期、转型期三个阶段。朝鲜实学不论是在思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实学思想家不断追求探索的努力程度上都走在同时代的中国和日本的前面,有其独特之处,成为朝鲜传统文化通向近代思想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论韩国非政府组织在外籍劳工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非政府组织较为发达 ,种类繁多 ,其中 ,“外国人劳动者支援团体”在韩国外籍劳工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积极地维护韩国的外籍劳工的基本人权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它们是韩国外籍劳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影响韩国的外籍劳工政策方面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刘凤华 《兰州学刊》2011,(2):163-168
从全面抗战爆发至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成立,日本的华北币制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七七事变后初期,日本方面出于各种考虑,决定由朝鲜银行单独负责战地军费支付,军票及河北省银行充当备选方案;而在1937年8月至9月朝鲜银行金券大幅贬值后,遂决定实行以河北省银行为中心、中方银行协力的方案,但实际运行中,由于中方银行的反对,则实行了由朝鲜银行和河北省银行并行共同负责侵华各项费用支出的政策。上述政策只是作为战时华北币制政策的暂时过渡性措施,最终于1938年3月建立了作为华北地区中央银行性质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相似文献   

20.
朝鲜北学派实学代表人物朴齐家曾先后4次出访燕京,他冲破了夷夏之辨和小中华的传统狭隘观念,系统地总结了北学论思想,提出了从器物利用到思想文化对外开放的主张,以实现正德利用厚生之道,同时提出了发展工商、富民强国的具体措施。朴齐家的实学思想丰富了朝鲜实学的内涵,与嗣后的实事求是实学榫接,其历史地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