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尼克男孩》是2020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以吉姆·克劳时期美国南方佛罗里达州的尼克学校作为叙事焦点,将历史事件推入想象的空间,运用戏仿、哥特元素等还原其奴隶制政治的本质.同时,作者借吉姆·克劳政治隐喻当代美国政治格局,批判了当下动荡分裂的社会现实.小说主人公黑色"美国梦"的实现也对当下"白人至上主义"政治气候形成反讽,内嵌着作者对当代政治话语和权力运作的诘问.  相似文献   

2.
曲彬 《理论界》2010,(11):148-149
本文分析了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中主人公吉姆悲剧的产生原因,指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推动着主人公命运的发展,最终导致悲剧的产生。吉姆在努力战胜自我,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经历的心灵痛苦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着普遍的意义,使得读者与之共鸣;而吉姆心灵的道德力量使他最终实现了理想,他的心灵折射的道德光芒给予读者无穷的力量。这就是吉姆悲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宝国 《学术探索》2012,(10):157-159
在薇拉·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第四卷结尾处,主人公吉姆.波顿出人意料地离弃了他的恋人安东妮亚,20年后又返回西部大草原看望她。吉姆的这一"离"一"回/归",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纷纷从各种视角,如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或生态文学解读吉姆的"回归"。但是,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只是从单一视角去研究分析该作品的"回归主题",因此,本文将从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对该主题进行多重分析。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15-118
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的翻译、介绍以及理论本身,没有更多顾及巴赫金的理论背景以及他对其他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力。综合分析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与"复调世界"两大范畴,与小说叙事理论中的"人物"、"叙述者"、"叙述世界"等范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小说叙事理论中的"人物"、"叙述者"、"叙述世界"等范畴充实了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与"复调世界",这两种理论形式共同指引着小说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借助认知诗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讨论文本中关于人生的概念隐喻。小说文本中女主人公的一生经历都蕴含着LIFEISAHARD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从这一角度进行剖析理解该作品,探索舍伍德·安德森对人生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思维体现在隐喻和转喻的语言运作上。隐喻思维能力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品牌名称也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其命名和翻译也离不开人类的隐喻思维。品牌名的翻译体现了人们创造性地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人类隐喻思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卡尔维诺试图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对小说身份进行重新定义。他认为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应该具有同科学相似的认知属性,可以成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工具。他试图探寻文学与科学的同源关系,析出文学史中"智性"一脉的文学传统,并从中寻找自己的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他又敏锐地意识到作为小说认知的独特性,他旨意打开小说丰盈而广博的所在,而不是将之锁闭在一个狭窄的层面。卡尔维诺将这种理解渗透在自身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理论搭建中,并形成自成一格的小说观,刷新了小说的传统定义。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可被视为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神话体系,但两人对各自创作的神话—原型模式结构的阐释不同:沈从文的小说呈现了"神之再现"的原型模式;福克纳的小说展示的则是"神之解体"的原型模式。二人小说中的主人公体现着不同的神性和人性。  相似文献   

9.
周黎燕 《学术论坛》2006,11(4):176-179
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世界构筑了一个庞大、缜密、繁复的隐喻网络系统。隐喻,在沈从文的眼里,不仅仅是一种语词转换的修辞行为,更是用以传达人类理解世界、解剖生命符码的哲学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小说中的隐喻以语言的方式呼应着文学进入哲学的永恒诉求,在语义的转换之际“指引理性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从而成就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种颇具典范的文学型态。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应用概念隐喻解释认知、了解世界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英语和汉语两方面对"成功"这一概念进行了认知语言学分析,揭示其普遍性的特征,对了解我国文化,发现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伯存 《东岳论丛》2024,(1):95-101+192
根据主人公阿Q与他所处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找出叙事中极有意义的转折点,将整部小说分为隐喻、转喻、提喻、反讽等四个类型,《阿Q正传》从第一部分作为国民性的隐喻,转向、还原到“食色”底线上的关于生存的转喻,再提升到广阔的宏大意义上的革命主题的提喻,最终转变成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反讽式理解。这四重叙事转换和语言形式范型表征了鲁迅由隐喻意识经由转喻意识和提喻意识,抵达以反讽为代表的自我意识的阶段。小说故事情节编码转换的轨辙和作者认知类型之间构成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英语“eye”隐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概念,去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英语"eye"的本义及其直接投射、容器隐喻、情感及通感隐喻、颜色隐喻这几方面揭示了某些概念的形成过程。"eye"的认知发展过程体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认知科学如火如荼的发展下,隐喻这门古老的学问重新绽发了新的生命力.从修辞学研究转向认知语言学,隐喻成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本文试图以莱可夫的"映射理论"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描写并阐释了隐喻是人类概念范畴建构的基础,是人类创造性地把不同义域并置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颖地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文章并通过分析文本<拜年>,论证了语篇中隐喻性幽默的产生,扩展了我们对隐喻幽默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岳好平  匡蔷 《云梦学刊》2011,32(5):135-138
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运用动力意象图式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后台认知操作,即通感隐喻意义的构建条件、构建方式及其意义构建的最终结果,可以论证在动力意象图式理论框架下通感隐喻意义解读的可行性,并能揭示通感隐喻背后"带镣而舞"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15.
丛丽 《理论界》2006,(2):194-195
隐喻不仅是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语言现象,思维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认知学、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隐喻的认知本质。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掌握,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16.
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进步前哨》中两个白人男性主人公被派到了西非殖民地,负责与当地土著进行贸易.二人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终造成卡利尔被凯亦兹误杀,凯亦兹自杀的悲剧.从后殖民的角度来看,"文明"与"野蛮"发生在两位主人公身上的碰撞,与柏拉图的洞穴喻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二者均包含了三段认知过程.本篇论文将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欧洲中心主义、身份认同、他者化这三个概念分别对三段认知过程进行解读与类比,挖掘康拉德对文明与野蛮超前的解构理解与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在认知视角下,文学作品中隐喻意象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生活背景、文化认知和精神诉求。福克纳和莫言是中美文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福克纳对莫言的写作手法尤其是隐喻手法有着深刻的影响。比较两位作家代表作品篇名中的隐喻,可以发现,福克纳与莫言在运用作品篇名隐喻抨击社会现实、寄托乡恋乡愁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家以隐喻为纽带,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向世人揭示"面具"背后的深意,令世人领略文学意境的震撼。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隐喻使我们正确的认识抽象概念,将旧知识扩展到新的领域去,对于思维扩展,语言习得,甚至人际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认识现象。在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味觉通感隐喻展开分析研究,以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奥妙。  相似文献   

19.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性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洛—庞蒂的语言理论是其整个哲学的一部分,它把身体主体作为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持续动力,带有其主体性哲学的先天性不足。语言理论首先是在其早期身体理论的背景中提出来的,言语作为身体姿势的一种,是身体主体的构造物,诞生于知觉世界的领域。但他又逐渐发现言语并不停留于此,它还能纵身跃入符号世界中继续生长,为了解释这一生长的动力,他对"身体"概念进行了延伸,从现象身体转移到了隐喻身体,即在知觉世界中,言语是现象身体的功能,在符号世界中,语言有自己的隐喻身体。但他却无法弥合两个身体之间的断裂,并把主体性痕迹带入了符号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20.
李彦文 《晋阳学刊》2005,(5):107-110
在张承志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一种由年轻男主人公和他身边的年轻女性构成的英雄美人模式。前期小说中,英雄期望在对外部世界的征服中成为主流英雄,美人是他英雄表演的欣赏者和崇拜者;后期小说中,英雄则陷入了英雄失路的绝望境地,美人是给他温暖、抚慰和救助的女神。张承志在小说中一再构建英雄美人模式,体现了他强烈的拟英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