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利走向21世纪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单荣范适值《学习与探索》创刊100期之际,作为读者中的一员,谨向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这一刊物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对于《学习与探索》这本杂志和编辑部的同志们,我是比较熟悉,也是很有感情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学习与探索》作为理论园地的一株幼松,已经傲然于理论探索的严寒与酷暑之中十个年头了。我为她高兴!为她骄傲!为她自豪! 十年来,我是她热情的读者、积极的作者,从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中青年哲学理论工作者,她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我在理论上不断前进的阶梯! 《学习与探索》有自己的理论风格,这就是学习、探索的风格。所谓“学习”,就是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与现代轻济文化研究─—写在《学习与探索》100期纪念时中共中央宣传部研究员贾春峰时值《学习与探索》百期纪念之际,我想就21世纪即将来临时的现代经济文化研究谈几点看法:一是关干现代经济文化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问题。自本世纪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4.
祝《学习与探索》杂志越办越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范洪才《学习与探索》杂志已经出刊100期。这个刊物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是在学习与探索中不断开拓、发展、提高的。自创刊以来,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在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期待着再造辉煌《江海学刊》主编、研究员吴功正《学习与探索》出刊百期,十多年的历程,寒来暑往,风雨艰辛,要经手多少稿件,要接触多少作者,以至于要翻过多少刊物页码……我不由得生起敬佩之情,从心底里道一声祝贺和祝福!我是《学习与探索》的作者,深感这家刊物取...  相似文献   

6.
崭新的空间经济研究体系──评卢嘉瑞的新著《空间经济学》李增军对空间经济问题的认识与关注,源于卢嘉瑞教授1992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后,他又在《当代经济研究》、《生产力研究》、《学习与探索》、《学术论坛》等...  相似文献   

7.
活跃理论研究 繁荣社会科学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光洪经历了十六个春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学习与探索》至今已经出版了100期。我同所有读者和作者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学习与探索》走过的这十六年,正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8.
《学习与探索》铺展了我的探索之路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宋才发《学习与探索》依靠中年、奖掖青年,紧扣时代脉搏、抓住社会热点,推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好论文。她之所以蜚声学坛,誉满海外,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她的主持者和编辑们素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欣闻中国最北方的大型社会、人文科学杂志《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了;作为她的热心读者兼作者,我恰好也在文学研究的道路上学习与探索了十个春秋;而这两个“十年”的同步进程,还可以看成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学术和理论研究园地生机盎然、骎骎日上的历史的小小缩影。回眸这一切,我觉得,此时此地理应对《学习与探索》杂志由衷表达的敬贺、祝愿之词,既是奉献给刊物的,又包涵着更广泛、深刻的意味。简洁地说,我希望和相信,经历了十年风风雨雨的《学习与探索》,能够成功地拓展为中国学术领域里一方独具个性色彩、使理论研究者心身自由的天地。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的春风化雨催生出的《学习与探索》,一直是和中国当代学术理论界的命运休戚与共的。就此而言,她的由稚嫩到成熟  相似文献   

10.
愿《学习与探索》永葆“精品”本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经济学博士杨瑞龙《学习与探索》作为一份在我国理论战线享有很高声誉的全国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无论在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捕捉理论热点、论文的质量,还是在编辑水平、印刷质量等方面都是国内...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笔谈】 在学习与探索的道路上-一一祝贺《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 不断探索是理论发展的生命 理论界良心的拍击新时代觉醒的证明一一写在《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 再学习与再探索 理论的探索与探索的理论 我的几句心里话 未完结的探索 在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前进 弘扬探索精神 名副其实 在学习和探索中前进 学习探索努力开创 编辑一一一项崇高的事业 愿贵刊为法学从幼稚走向成熟继续开拓 十年风雨一方天地 建立知识分子的自由论坛 敢于探素扶植新秀 超越民族性格的不自由 写在《学习与探索》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 …  相似文献   

12.
集理论性、学术性、探索性为一体的优秀期刊厦门大学经济系教授许经勇这些年来,我无论教学任务多重,社会工作多忙,几乎每日夜晚都要挤出一点时间,到学校图书馆浏览新上架的期刊。但是,很少见到《学习与探索》闲置于书架上。即期刊室的大门一开,《学习与探索》很快就...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众多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刊物中,我特别地偏爱《学习与探索》。在它创刊十周年之际,我对自己的这个偏爱进行了反思:我为什么会偏爱《学习与探索》呢?得出的结论是:《学习与探索》具有一个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即它致力于理论的探索,它探索的是理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偏爱具有个性的人,具有个性的产品。对于刊物,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大概不会喜爱面面俱到的刊物,那种企图使自己的刊物适合所有人的口味,满足多层次读者需要的做法,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想《学习与深索》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它突出了自己理论探索的特色和个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的《平等效率的同步增长的经济数学分析》一文发表在《学习与探索》1987的第3期。 一、规范的说明 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平等与效率不存在一种函数关系,我不同意这种意见。事实上,它们都是生产关系的函数。用X表效率、用Y表平等、用Z表生产关系,则X=f(z);Y=φ(z)。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会有什么样的效率与平等的存在是明显不待言的。从数学的含义说,并不是有确定的函数表达式或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才是函数,而是变量间只要有对应,哪怕存在多值对应关系,都是函数关系。正因为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效率提高之后才导致平等,还…  相似文献   

15.
值此《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刊物的老读者,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十年来,在编辑先生们的努力之下,刊物办得相当有生气。我想用“名副其实”四个字来形容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学习和探索了。我们吃够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的苦头。唯有学习和探索能够救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在学习和探索中为我们争得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天下。可是胜利以后,由于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作祟,不那么喜欢学习,尤其是不那么喜欢探索了,结果吃了大亏,什么“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搞得一塌糊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灾难中猛醒,重新开始学习和探索,打破了许多历来认为天经地义的教条,打破了许多偶像,我们便又大踏步地前进了。改革的10年是学习的10年,探索的10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与探索》创刊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里,它与我们的改革事业同命运,并且始终站在理论战线的前列。在批判封建主义、宣传人道主义和推进改革的斗争中,它树起了鲜明的旗帜。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变革中,它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的堡垒,为新的理论体系浇灌基础。改革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学习与探索》的十年历程也几经波折。但是,春寒毕竟过去,它播撒的思想的种子已经发芽。在北国大地上,我们为有《学习与探索》这样的理论刊物而自豪。作为一个由《学习与探索》扶植起来的青年理论工作者,我与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成为广大中青年学者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锤炼思想武器的洪炉。在一些刊物以拾名家宿儒的余唾为荣时,《学习与探索》却热情地向中青年学者敞开大门,发表了大量思想新颖、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与探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作为杂志,办刊十年也许并不罕见,然而,《学习与探索》走过的十年却是不平凡的。因为这十年恰恰是我国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十年,是社会科学研究冲破种种束缚大步迈进的十年。这十年,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面临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学术理论各界在空前活跃的同时也经受着重大的冲击。而《学习与探索》在这种荆棘丛生的形势下并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未在种种难题前退缩,而是敢于面向社会,面对“禁区”。作为社会科学杂志,如此自觉、主动地为学术理论界提供  相似文献   

18.
在1984年春天到来之前,我读到一篇诘难拙作《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分期论要》(载《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4期,以下简称《论要》)的文字,这是张战生、黄凤炎二人的《略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载《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1期,以下  相似文献   

19.
《学习与探索》杂志在松花江畔创刊已经十年了,我在东海之滨也做了它整整十年的读者。我认为,把《学习与探索》与国内其他同类刊物相比,它至少有如下几点是值得提出的: 第一,《学习与探索》努力地与我国当代思想文化界的前进取同一步骤,从开展真理标准讨论,促进思想解放,到提倡文化问题研究,再到宣传改革开放,它都是旗帜鲜明的。十年来,我国思想文化界应该说也还有些风风雨雨,但《学习与探索》却没有象有的刊物那样,闻“风”而动,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20.
编者寄语     
《学习与探索》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历时八年多。这八年多,我们的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巨变,取得了伟大的社会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催生了改革,催生了这一系列进步与成就,也催生了社会科学的活跃、繁荣与发展。《学习与探索》应解放思想及改革之运而生,既以自己的存在本身体现了,又以自己的全部努力增进着这样的活跃、繁荣与发展。作为社会科学综台性学术研究刊物,《学习与探索》以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和突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为指导思想;以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