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隐性德育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德育的特点是通过所有学科和课外活动及环境因素影响等全面的教育活动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并规范隐性德育课程,首先须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和队伍的建设;其次是开发学科教学层面、校园物质层面、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2.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教学的两大部分,显性课程已经受到大量关注,但隐性课程,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隐性课程的建设研究比较薄弱。在新商科背景下,可以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探讨商务英语专业隐性课程的建设,旨在通过隐性课程的建立,全面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设计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特殊形式,在当代“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的社会中具有典型及普遍的意义。设计审美教育开启受教育者从日常生活出发的人格发展与审美自觉。设计审美教育方法是超越与回归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中观层面的学习共同体,即将其理解为由教学参与者组成、以校园为载体的生命共同体,课程思政在注重显性要素发掘、整理的同时,更应注重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在课堂讲授时注重情绪共鸣,要求教师以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积情绪点滴为情感质变,养成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操。同时,要以活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课程思政与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赋予课程思政以人性温度,塑造课程思政生命体。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学界的讨论方兴未艾,它所带来的审美泛化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对传统美学进行质疑乃至颠覆,对当下女性身体审美必然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女性身体在当下被纳入日常生活审美的视野中,是以一个被重新建构的审美对象而出现的,或者说,当代女性身体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染下,审美主体对女性身体的观照方式、审美习惯、审美心理、审美感受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代女性身体审美陌生化的问题也就逐渐凸现出来并成为当今社会对女性身体的一种反传统规则的审美化趋向。本文无意在价值判断层面上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跟风式的褒贬和唏嘘,而是将其与当代女性身体审美及其陌生化联系起来讨论,旨在找到讨论的可行性,梳理两者间的联系、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隐性课程发展历史的回顾,论述了隐性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校园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以及建设良好的校园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消费时代的审美是大众文化背景下人类审美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美学研究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重要表征即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或者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审美在物质、距离以及心灵上与传统审美截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要为21世纪培养具备健美人格的时代新人,必须先使教学成为审美。审美化教学的功能起码有四即:营养认知、施展意志、升华情感、弘扬人生。审美化教学的策略亟须者如:深化认识、优化师资、美化课程、关心需要。审美化教学是个不断提升、不能穷尽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美化着人本身,又美化着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列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可见实施审美教育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中教学的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审美化认识,找到实施高中古诗文审美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审美化”进入我国学术界,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方法,目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开拓文艺学与美学的研究范围。它是“审美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延续。伴着哲学研究的理论转向,美学向现实生活转向与开放也成为一种必然。在此理论背景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是对美学转向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它不仅仅是浅层面的物质审美化,更是一种精神性的审美化,是一种美学发展的趋势。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提法,不仅指涉美学与艺术走向日常生活,而且重在强调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育的德育功能主要在于:使人追求真善美、确立高尚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并影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趋进,以美辅德;有助于人们认知和理解艺术作品、感悟艺术的道德力量、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和人格,以美益德;促进人的能力与修养不断提高,激发创造美的能力,使人在追求美中积极进取、发展创造、提升素质,以美塑德。  相似文献   

12.
美感享受是人对客观审美对象从感性升跃到理性的愉悦体验,达到的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自古至今,对美感与心灵互动关系的追寻与探索,不仅仅是哲人、诗人的话题,更是人类对高级精神文化境界的求索。特别在科技与经济比翼发展的当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内外压力,使人的心理负荷加重。提升人的美感情趣,发挥对美的把握与领悟能力,以便从各种形式美中寻求心理抚慰,舒缓压力,消解负面情感情绪,应该是一种科学、积极、有效的心理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13.
幽默是由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变异使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审美情趣的言语行为。从语用学角度看,幽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规律,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垢产生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来分析俄语幽默的特点,以探求语用规律与幽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传记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境界。历史传记的审美化包括这样两个特点:第一 ,它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理解性的,而非褒贬性的;第二,它对历史人物的判断是欣赏性的,而非评论性的。历史认识的审美取向不是某一种特殊的或特定的视角,而是一种普遍的或超越的视角。它的基本原则是凡历史都是美的。审美判断是最具个性化的判断形式。而历史评价的审美判断就意味着它要求在评价历史时,必须尽最大可能地承认和肯定每一个人对历史所独有的评价原则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诗的美与文体的美是相互依存的.从文体学的角度对佛罗斯特的诗<雪夜林中驻脚>进行剖析,通过解读此诗的文体形式,来品尝诗的艺术之美、内容之美,使诗的内涵得以充分的呈现,深层地揭示诗人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从而使读者意识到诗意的美与诗的文体形式美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6.
美学在学术论文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是对文稿主题的审美批评;二是对文稿表现形式的审美批评,学术论文主题的真实性和新颖性是学术论文的主题美;学术论文结构的严谨性、取材的真实性、语言的流畅性是学术论文的形式美。学术论文的主题美和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有机体,它们的有机结合便是学术论文审美表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就高职生人际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矛盾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构建和谐的文明校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1976年以后在当代小说中存在的自然倾向及其审美动机。本文认为:向自然回归的历程,就其本质来看,是生命觉醒的历程。《九月寓言》对自然的抒写达到了诗美的极致,重现了“山野精神”的魅力。但是,文本在寓言向度的规定上削弱了文本的张力。美感和思想,或者美和真善并不总是和谐的。对日益技术化的人类来说,神话时代才是健康的生命之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相似文献   

19.
《文学活动的多维阐释》致力于文学理论的新建设 ,在文学基本问题的探索上 ,提出了“审美感性直观”的新话语 ;在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上 ,标举了“中西互阐”的研究范式 ;在文论研究的方法论上 ,突现了关系论、过程论、辩证论及审美体验———理解研究方法的一体化 ,表现出宏通的学术眼光和新致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并从生活原型和传播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分析了新闻之美的构成因素,对电视新闻这一现代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