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西方责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责任政治理论的深入阐释,为推进中国责任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经验教训.伦理、契约与身份从道德主张维度、政治规范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塑造了责任政治,三者呈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反映了责任政治在伦理视角下的运行逻辑.契约成立条件、契约原则和契约内容影响了...  相似文献   

2.
契约观念的历史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懿德 《东岳论丛》2002,23(4):123-125
历史上的契约观念蕴含着六个维度的含义 :即经济契约观念、政治契约观念、伦理契约观念、法律契约观念、神学契约观念和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其中 ,经济契约观念自然是其他一切契约观念的基础 ,法律的、伦理的和政治的等契约观念在作为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 (即传统社会契约论 )中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伦理契约观念和法律契约观念为政治社会的起源 (即政治契约 )提供伦理依据和合法性基础 (即伦理依据 )。神学契约观念不过是其他契约观念在宗教中的反映。作为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所指的是人类学意义即人类活动论意义上的一般的社会契约理论。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未曾在历史上有过自己的独立存在形态 ,而只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契约理论体现出来 ,主要是通过政治哲学表达出来的 ,并且也是在政治哲学那里获得了自己的系统化并达到了自己的经典形态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经济伦理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新文 《河北学刊》2001,21(3):28-31
经济全球化同样意味着伦理的全球化。中国加入 WTO并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对全球伦理的认同和承诺。这种全球伦理以契约伦理为典型特征 ,因而对以德性伦理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基础带来的变革 ,2 1世纪的中国经济伦理必须以契约伦理为基础 ,进而吸收儒家德性伦理的合理方面。在中国经济伦理重建的过程中 ,企业界、政府界和学术界都应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契约品质既是人类精神文明演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公共性之累积的结果,体现为一种最基本的公共德性.契约的消释,以暴戾为例,其中,哲学方法论中的暴戾表现为破字当头,政治理论中的暴戾展现为典型的暴力论,道德伦理中的暴戾呈现为“成人之恶”,心理范畴中的暴戾体现为攻击性补偿行为.对“暴戾”的消释重构需要依靠最基本的公共德性“契约品质”的力量,其中,哲学方法论的契约体现为建设为主,作为政治“理性”的契约显示为“理性”论,作为底线伦理的契约反映为“成人之美”,作为“心理契约”的契约表现为信任式约定.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学者对所谓“东亚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从亚洲特有的价值观入手,将契约分为包括法律制度和以法律制度为标准的“硬契约”,以社会习惯,道德伦理,文化传统为参照的“软契约”。而在东亚渡过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软契约”的作用功不可没。我们有必要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软契约”现象的存在原因,揭示了它之所以富有生命力的深层文化理由,进而尝试构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最终对“软契约”现象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契约本性是自由的,平等是契约自由的前提和必然要求。中国古代契约充斥着大量反映契约自由和平等的套语,这些语汇与当时的刑事、民事法律术语及政治语汇的精神一致。古代中国存在着权力、身份所不能决定的东西,这就是契约的自由与平等。古代中国政治、社会与家族内部等级上的差异,并未消灭经济生活中契约的自由与平等。缘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伦理生活与经济生活不同,古代的中国也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本身也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契约本性是自由的,平等是契约自由的前提和必然要求。中国古代契约充斥着大量反映契约自由和平等的套语,这些语汇与当时的刑事、民事法律术语及政治语汇的精神一致。古代中国存在着权力、身份所不能决定的东西,这就是契约的自由与平等。古代中国政治、社会与家族内部等级上的差异,并未消灭经济生活中契约的自由与平等。缘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伦理生活与经济生活不同,古代的中国也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本身也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合同、契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法律领域的重要内容,但人们对契约含义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来自于西方。契约理论在西方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而且还被用来构建国家社会组织理论,因而社会契约思想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特有的伦理观念。本文旨在从西方伦理传统的视角,探索西方契约理论的精神特质、人性基设、价值原则和道德意蕴。  相似文献   

9.
栾爽 《兰州学刊》2003,(3):38-39
本文分析了伦理法精神与契约法精神及其区别 ,指出伦理法精神总体上有悖于今天的法治精神 ,而传统的契约法精神也濒于死亡 ,契约的再生 ,要从伦理精神中汲取力量。现代法治精神乃是二者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伦理视阈中的契约意指"合意"。当契约合意指向生存权、发展权等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时,"契约一般"就体现为契约本身,从而形成契约关系共同体。正义是对人的本质的实现,目前对契约正义进行解读的契约自由理论、财富最大化理论和分配正义理论分别属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视角的分析。作为伦理学意义上的契约正义,指的是正义共相与契约世界的有机结合,是在由契约意识、契约行为、契约制度所构成的契约世界中所蕴涵的人实现其本质的价值追求。契约主体通过对理性的运用、对公平的追求,最后达到一种实体性的自由境界,实现人自身由单一物向普遍物的统一,契约正义也因此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