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部可称为"时代画卷"的伟大文学作品,《红楼梦》虽是一部小说,却在字里行间记下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展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詈骂语的梳理与概括,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进而一定程度揭示这部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尊卑观念、审美价值取向、身份观与面子观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著作。其对戏曲的描写在整部作品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通过对《红楼梦》当中出现的戏曲进行辑录和整理,以便我们了解戏曲在那个时代的流传情况以及贾氏家族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一部涉及领域极广的百科全书式的奇书,如园林、服饰、饮食、礼仪典制、岁时习俗、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本文对《红楼梦》中部分诗词进行了浅析。《红楼梦》诗词的艺术成就极高,应读懂并欣赏其特点,才不致辜负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一番苦心。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作为一本文学著作,关于明清时期饮食文化的描写可谓包罗万象,作者用大量笔墨描绘了贾府众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并赋予饮食以独特的文化形式与内涵,呈现给读者一种高雅诗意的生活方式。《红楼梦》中的各种宴会场景不胜枚举,选取生日宴、节令宴上的美食、美酒、茶饮,简单介绍其制作方法及历史文化渊源,浅析红楼梦宴饮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对封建时代的生活深恶痛绝和愤怒抗议的巨著,是一部对封建社会予以全面批判的现实主义杰作。有着完整的悲剧性格的林黛玉,生动地体现着一个叛逆的贵族少女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悲惨命运,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承担着因袭的重负。她渴望自由,追求着自主的婚姻和爱情。但是,在腐朽的贵族社会里,这样的人是没有生活权利的。  相似文献   

6.
邓玉羽 《现代交际》2011,(10):51+50-51,5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翻译对任何译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进一步对比分析和探讨了两个译本中对文化内容翻译,意在发掘更多影响译者对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果戈里是俄国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沙皇俄国的阴暗历史,用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官僚的丑恶嘴脸,用幽默讽刺性的手法批判了俄国的贵族生活。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文学甚至于世界文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钦差大臣》的发表,标志着果戈里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两种语言都不会相似到代表同一社会实体,而不同语言间的差异,并非仅仅停留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形式层面上,其实也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些词汇往往包含了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这类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多见于文学作品之中,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本文节选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的译文,对比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译本在个别文化负载词上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译文质量进行了一定评价。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部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章回小说,它通过描写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显赫的封建贵族家庭的生活环境,全面揭露了封建社会及其制度下一系列不可解决的矛盾和正在解体的历史命运。这种不可挽回的败落和衰亡的历史命运不是抽象地,而是很形象地通过贾府并旁及其他几个家族的衰亡历史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本质上即为如何实现对异域文化的交流、移植,以达到语用内涵的等值传递。《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翻译过程中如何保留并传递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文章通过阐述《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内涵特征,对《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英译提出了"直译策略""音译策略"等英译策略,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我国翻译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冯其庸先生是著名的红学专家,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他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考证了曹雪芹家世;二是研究《红楼梦》的抄本;三是研究《红楼梦》的思想,并于2002年11月举行了《论红楼梦思想》的首发式。仅《红楼梦》研究就出版了八部专著,还主持校订了《红楼梦》,主编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彙校》、《红楼梦大辞典》,重校了《八家评批红楼梦》等书。他还与李  相似文献   

12.
《呐喊》、《彷徨》创作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期间,这两部小说是我国现代小说的鼻祖,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地位。《呐喊》、《彷徨》反映的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鲁迅通过这种对人物形象的详细刻画的手段展现当时社会的现实。现代关于《呐喊》、《彷徨》两部小说的研究比较多,但很多研究都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严重的重点。本文研究是从小说本身带有的悲剧性色彩出发,对《呐喊》、《彷徨》的悲剧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大名著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是无数国人心中的圣典。正因为如此.也曾被各种艺术形式演绎,比如戏曲、音乐剧、影视作品甚至芭蕾舞剧等等。本文中我们重点探讨四大名著电视剧作品的创作.尤以李少红执导.目前正在热播且备受争议的央视版《红楼梦》为例,探讨基于古代名著的现代影视界之艰难演绎,分析成功与得失,总结演绎作品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风景》不仅是方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写实小说的奠基之作。这篇小说从"亡灵"的视角,勾勒了一幅河南棚户子一家贫苦人生活的"风景"。本文将在前人对这部作品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贫瘠、亲情的淡漠、心灵的变异和人性的扭曲以及看客的的叙述视角四个方面论述一下《风景》中的"家"。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春潮》,不仅是一部带有浪漫色彩的“戏谑”之作,更是一部深刻印证了当时社会现实与变革,反映了印第安人生活变迁的作品。《春潮》中提及的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滥用等至今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作为中国宗法社会的代表作之一,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宗法制度下,上层社会大家族腐朽的一面。社会的没落直接决定着家族的没落,而教育作为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在《红楼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红楼梦》中塑造的现实家庭教育观以及作者营造的他所希冀的家庭教育入手进行探索分析,对当时社会的教育制度进行揭露,批判地继承与分析,为现代社会教育思想的实施与问题的结局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什么是贵族?是以财富来划分的,还是以生活方式来划分?但显然,财富多少不是贵族的主体标准;生活方式只是贵族文化的一种表象。贵族是在雄厚财富的基础上,在一种较为特殊的生活方式下,在一种高层次的人生、文化观念引导中的一种人生状态。国人时下追逐的‘贵族’离这样的目标还远着呢。”  相似文献   

18.
阳志标 《现代交际》2014,(1):70-70,69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经过多种媒介和形态的传播,具有了当代语境下的传播价值,视觉文化视域下《红楼梦》的传播特征具体表现在视觉经验、视觉消费和视觉形式三个方面,分别具有时代性、娱乐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集,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抒情诗集。其中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的《苹果树下》尤其值得称道。诗中倾慕、追求、等待、表自等爱情生活情趣,别开生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这首爱情诗深刻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而且在诗的构思中把爱情同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相合,可以说它是一首"生活的赞歌"。  相似文献   

20.
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红楼梦》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红楼梦》把中国人最文雅的表达方式砷、词、曲、赋全吸纳进来,把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建筑、美食、园林、绘画全利用起来,充满了一般小说达不到的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