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唐作为我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其综合国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盛唐诗人也是在其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用他们高度的自信和热情呼喊着盛世之音。本文通过讨论盛唐诗人的文武选择道路,以此来说明盛唐社会对尚武精神的崇尚,并借此弘扬这种尚武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常宁 《现代交际》2010,(12):9-10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群体领袖的出现让大众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又进一步明朗了起来。群体领袖通过第一时间接触到大众媒体,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也成为舆论领袖,进而影响群体成员。群体个体成员的心理受群体固有的观念、属性、特征等的影响,并慢慢屈从于群体,从而达到整个群体的一致。群体领袖可以一呼百应,但也可以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或者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可能导致群体暴力和愚昧。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群体领袖是如何对群体的心理造成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位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对蝉的描写,探究蝉在诗中不同的艺术形象及不同的意义。在诗人们眼中,它不仅仅是一种昆虫这么简单。诗人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它留下一席之地,把它人性化,但却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和寄托,甚至流露出自己的影子来。从那些描写蝉的诗句中可以读出诗人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经济大潮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下,诗歌越来越被边缘化,诗人们也几乎在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而今,他们的现状如何?他们在于些什么?还写诗吗?他们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由独立的创作状态和精神上的宁静富足?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些年来寻找走访了不少诗人,其中有“崛起的诗群”中的代表人物,也有近些年涌现出来的诗坛新锐。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群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难以预测。毕业生群体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危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介入可以促使事件得以有效的解决。如果高校能正视群体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高校管理不断创新和进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群体和成年人群体的道德状况进行比较,从生活环境可控度、自我意识发展、学校道德教育等向度分析道德差异的成因,提出要切实改进道德教育,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衔接,以及要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战场离我们很远。精力蓬勃的男人身上都存着些战斗精神。于是小招,这个苗族人的后裔,把祖先的好勇斗狠,好造反的劲头就带到酒场上来了,酒场代替了战场。  相似文献   

8.
王晓 《女性天地》2007,(4):42-43
新年的第一天,小城的步行街上人多得迈不开步子,我和女儿也挤在人堆里瞎逛。逛了好久,精力充沛的女儿终于喊累了,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提议去理发店,正好可以把头发理一理。女儿也想理发,当即同意。看见一家门脸还算时尚的,音响里正播放着我喜欢的《月亮之上》,柔媚而狂野,我决定就这家了。  相似文献   

9.
刘晓丽 《职业》2011,(11):111-112
一、释义初级群体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对该概念做了如下定义: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它建立在和谐和友爱的基础之上,并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0.
魏一 《职业时空》2005,(9):56-57
苏东坡的文章著名、书法著名、食谱也很著名。  相似文献   

11.
同伴群体研究的现状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同伴群体研究成为同伴关系研究中的新热点。文章从同伴群体的定义和功能、同伴群体的形成过程、同伴群体规范与组织以及同伴群体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同伴群体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目前同伴群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说法,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大致可勾画出新生代农民工所谓“四高”、“一低”、“一薄弱”的社会印象和群体特征。相对其他群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对于农民身份认同相对减弱,城市社区认同较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的研究应该区分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与社会特征,并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对其定义和特征把握要注意从与周围群体和代际关系中共同考虑。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留级生群体的数量日渐攀升。留级生群体往往因学业受挫衍生出其他各种问题,给学校的管理和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分析了留级生群体产生的原因,留级生群体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究了留级生群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代留美学生是中国直接接受过关国文化熏陶的一大特殊群体,他们在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留美学生的基本特征(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籍贯分布、家庭出身)、留学状况(出国资格、学科构成、学业成绩)与社会影响(总体成就、问题不足)等角度对其进行群体研究,以揭示这一群体的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参照群体的理论视角,研究校漂族角色期望中参照群体的转换和在此影响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和困扰,力图揭示出校漂行为选择背后的个体成因和认同危机中的能动策略。选择校漂是因为在与隶属群体成员跨阶层比较中,他们习得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陷入认同危机,他们以潜在的非隶属群体为参照取向,通过扮演学生角色实现预期社会化。边际人的身份在学校出现了认同的模糊化危机,此时他们转向寻求内群体的情感认同,并以理想认同来补偿情感认同的内卷化和疏离化困境。校漂族主体性的社会认同在校漂前后实质上经历了一个由断裂走向重构的过程,其中,参照群体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抗日保台 丘逢甲出生于台湾淡水厅铜锣湾(今台湾省苗栗县铜锣乡)一个客家移民的家庭。其父丘龙章,是一名乡村教师。丘逢甲自幼随父亲接受启蒙教育,他聪颖好学,“六岁能诗,七岁能文”。  相似文献   

18.
杨明霞 《现代妇女》2014,(7):159-159
为了避免“环境决定论”,在法治化的发展过程中,法律职业群体的内部构建越来越不容忽视。而将法律职业群体的内部构建放在社会学视野下探讨,用社会学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去考虑法律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建设、技术建设、文化建设.更加重视其学识性、独立性、同质性、垄断性、组织性和规范性,同时看到法律职业群体与其他职业群体的联系与区别,必定会为法治化做出贡献。此外,法律职业群体自身的同质化并不代表和其他职业群体完全异质化,也不是和社会背道而驰,无论如何,它的构建依然是在社会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楚璇 《老人天地》2013,(5):42-43
在上海有这样一对中年夫妇,他们曾经是非常知名的诗人,事业有成生活富足,但他们却不留恋繁华大都市的生活,卖掉房子,来到黄山脚下的西递古村,买了一座明代老宅定居下来,演绎着美妙的乡村隐居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曾出现许多怪诞之士,作为天才诗人与病态人格的结合体——唐代的李长吉,可谓是最特殊的代表人物。他27岁英年早逝,人生经历简单、思想单纯,相貌丑陋、性格怪异、体弱多病。他用生命进行创作,现存200多首诗,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瑰宝,然吞咽的却是一枚人生苦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