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分阶段进行实证分析显示:1997~2007年通货膨胀率的短期变化对通货膨胀率与外汇储备形成的长期均衡的偏离反应灵敏。但1997~2002年,外汇储备的增长并不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率的持续走低是外汇储备变动的重要原因;2003~2007年,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正向效应,表明长期以来外汇储备的累积已对通货膨胀形成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宏观经济运行因果关系检验及其效应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根据经济学理论知道,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 DP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者构成的。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依赖于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正是这种因果关系,使组成宏观经济系统的各变量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无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78~2008年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结论表明: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其自身,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尚未形成互动和协同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业和第三产业走集聚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进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统计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中国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资本存量、金融机构信贷水平、货币化程度都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力次第减弱,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费雪效应的门限协整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费雪效应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结合中国1991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间的数据,应用可以刻画变量间非线性均衡关系的门限协整理论检验费雪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的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均为单位根过程,二者之间不存在线性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两个门限值的门限协整关系;第二,当通货膨胀率小于-0.8%时,中国费雪效应不存在,而当通货膨胀率在-0.8%~12.03%2;间时,中国存在值为0.42的部分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大于12.03%时,中国存在值为0.05的部分费雪效应。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基于ECM提出一个新的阈值协整检验方法,目的在于把部分协整从阈值协整中区分开来,并对检验法的检验水平和检验势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研究发现:首先该统计量采用固定回归元自助法具有较高的检验势,但具有较严重的检验水平扭曲,因此会增大弃真的概率。其次采取仿真临界值的检验法会随着数据序列持久性的增强检验势呈下降趋势,但EG两步法下降得更快。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直接投资宏观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出口、银行利率、汇率、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解释变量,采用1990~2008年的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投资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对外矿产资源企业直接投资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等研究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内在关系,得出影响我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因素主要为GDP、利率和汇率。其中GDP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最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利率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正相关性;汇率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则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协整检验分析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是正向关系,而农村金融的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说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在很大程度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村金融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表现的并不十分突出,而且其发展明显缓慢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从而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适度的竞争格局,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将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我国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城镇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O-B分解结果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及宏观环境政策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发现,个体特征对于城镇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影响最大,其中工资收入是决定性因素.家庭特征和地理因素对不同的迁移模式影响不同.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对于城镇农民工的迁移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外能源与经济因果关系众说纷纭的现状,在总结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及其在国内外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做出四个代际划分,并按照检验因果关系四个代际的区分与相应的优劣,给出适用于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统计因果关系检验的一般步骤。同时指出面板数据、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将成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陕西省电力消费的因素进行分解,采用单位根,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等多种方法检验了不同因素对陕西省电力消费的影响,并对短期内电力消费的时间趋势做了预测。文章发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化,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对电力消费有明显的影响。从长远来看,经济结构的转化仍然是影响电力消费的潜在因素。建设能源节省型社会有待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17.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这是我国制定公共教育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协整理论可以检验教育投资与我国经济总量指标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能说明教育投资是否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运用多项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检验城乡医疗保险模式对农民工迁移区域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会显著抑制农民工选择县外市内及更远的区域务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村外县内的务工迁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城市两种保险模式,新农合对农民工务工迁移的"拉回效应"更加显著。应在完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进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