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国学修养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人格的塑造。高等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国学教育,把提高国学修养也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批判、继承、改造、创新的观点来认真发掘、科学评价国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探索大学国学教育与符合现代文明趋向的思想文化价值的自然对接,推进国学教育现代化与大学德育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发挥现代大学国学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民族意识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德育功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人格和谐是关键。笔者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即寓和谐人格培育于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意识,全面提升其心理素养;在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中培育人格;密切家校关系,培养大学生家庭归属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系,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伦理和人格修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御和调节能力,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财经类高校领导在理论上要认识到国学经典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重视国学经典教育,并在具体政策上实施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培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个体人格发展施加影响的培养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个体的人格健全及个性和谐,使当代大学生顺利成人成才,最终成为一个内心独立自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格内外各要素综合平衡发展的"现代和谐人"。合理确立和谐人格的培育目标并由教育部门付诸实施、主动将和谐人格培育渗透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努力学习和谐人格相关理论并由大学生自身武装头脑、社区教育给予积极支持及热心帮助、大众传媒自觉将和谐人格培育融入舆论宣传活动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加强国学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他们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他们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为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在国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厘清国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并着力探索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新模式:“理论精粹+琴棋书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国学教育+社区教育”的新型致用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8.
培养"独立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是思维创新、身心与行为健康、各方面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诸如:自我评价、行为自觉性、社会适应性、理想现实性方面都存在一些缺位。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大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社会处于转型期、高校思想工作不到位、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等相关。重构大学生和谐人格需要强化教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功能,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综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量表测试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贫困大学生人格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和谐人格、冲突人格、退缩人格、畸变人格,它们各有其不同的内涵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贫困大学生不同的人格类型对其进行教育、支持、引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张通过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建立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探索出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倾向,从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及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深远意义,为高校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观教育具有养成大学生和谐人格、营造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应以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政策法规、爱国主义为主要教育内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注重实效,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人格的形成要素出发,详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论述了大学生在学业、身心与人格几方面和谐发展对全面育人的重要意义,文中还就适应21世纪发展的教育理性与价值观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诸如孝、忠、信、和等思想是国学的精神内核。在当今这个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性冷漠的中国,急需国学思想来重振国人的精神,重塑国人的人格,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四有”人才,就成了大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课题。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要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明白现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要求,弄清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实施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本方法,切实做好大学生人格塑造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之一。和谐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人,使其在心理、生理、文化等方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在促使大学生形成和谐人格、增强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存在一系列特殊的思想困惑和矛盾。这与建设和谐社会对拥有较高智力资源优势的大学生群体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应注重大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体系,积极建立完善的思想品德教育载体,创建和谐社会思想品德教育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完美人格的标准,笔者认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应包含和谐心理人格、和谐道德人格与和谐法律人格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和谐意识培养具有独特功能,分析音乐以审美的力量直接触发大学生的心灵,作用于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人格底蕴和思维结构,促进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和谐情感、和谐人格、和谐思维。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对人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普通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实施艺术教育,既符合教育改革方向,也切合年轻人的心理特点。本文提出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艺术活动的熏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能让学生体验艺术、培养自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