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景再现”是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以复现逝去的情景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显示出特殊价值.它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但同时又削弱了新闻真实.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再现事物原貌,把已经逝去但人们又需要了解的事物通过“情景再现”呈现到观众面前而又不失真实,是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否定之否定问题长期被人们当作“哲学之谜”而争论不休.近年来哲学界的争论再度活跃,随着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等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传统的否定之否定观点的质疑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传统的否定之否定观点是对复杂事物否定发展的一种简化和抽象,还停留在“具体一抽象”的认识阶段,还不是对客观对象和过程的综合和统一,有待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深化.事物的发展内因提供了主体性、基础性、可能性的依据,外因起着合成、影响和择向作用.否定是在内外因交互作用下由多种可能性向一种现实性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是事物内部矛盾、外部矛盾、内外矛盾非线性作用的结果.1、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这两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事物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关于“意境”的翻译一直以来广受争议。“意境”的难译性不仅是翻译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从深层上它涉及到中西艺术美学背景的差异问题。在此从美学和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意境”难译的根源,认为“意境”翻译的瓶颈在于中西文化对于“想象”的不同美学定位,而中英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无法实现“意境”之美的跨文化再现。  相似文献   

4.
<正> 辩证法就其作为事物运动客观规律这个方面来说,固然被称之为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铁的必然性”;但就其作为事物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反过来成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方面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同时反映了主体状态和相应的主客体关系,反映了主体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以及相应的实践发展水平.而这些东西,又跟一定人种类型在自己历史开始时的“原始选择”和语言工具联系在一起,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时期”明确为一定的“文化类型”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所以作为理论思潮的辩证法,则不但具有反映一定社会时代发展内容的历史形态,而且还具  相似文献   

5.
对语言与理解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言是理解的基础不学会使用语言,进而学会认识一种语言,我们显然不能谈论任何事情,也无法进行“谈论”。因为语言知识亦是现实知识。人因为掌握了语言才具有了对世界的态度看法或世界“观”。世界同世界之“观”的关系就如同视象学所说的事物的知觉同事物本身的关系。在现象学看来,“事物本身”只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彼此转换的事物知觉的连续性。现象界就是在人的活动中,并且通过活动建立起来的客观世界,如果没有这种交换与理解,则形形色色的现成在于事物的统一,即自然((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中译本P177)也只能是…  相似文献   

6.
在肯定运动的绝对性的前提下,认真地探讨相对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恢复辩证法的本来面目,克服超阶段的左倾错误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此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呈现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变动的状态。静止与运动一样,都是客观的。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事物处于不显著的量变或平衡的状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3页)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运动的绝对性的基础上,从来重视相对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所谓“语言转向”.斯鲁格曾这样概括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进程.”在这种简单的概括中实际已包含着对哲学语言转向的必然性论证.语言转向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至少也可以说语言哲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主流哲学.如果我们在语言哲学话语系统的边缘上,在一定的间距中去看语言转向,也许我们能够更从容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语言转向的原因何在?它仅仅是通过语言这种认识媒介去澄清认识和知识的问题吗?语言转向对哲学进步有哪些推动又有哪些偏失?语言哲学研究过程中显示出哪些语言固有的辩证法,我们是否应去建立一种辩证的语言哲学?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本文试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事物“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发展的具体形式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的运动过程;发展是“永恒的、绝对的”,人们应无条件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一)发展不是事物“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首先,“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本身不能构成事物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9.
<正> 事物运动“十字定律”的提出事物运动万有平衡引控规律——简称事物运动“十字定律”,就是事物运动微观五大要素(时、位、量、因、性)的定性规律和事物运动宏观五大条件(定、限、差、控、失)的控性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事物运动微观五大要素正好五个字,事物运动宏观五大条件也正好五个字,五加五等于十,因此作者把它称为事物运动万有平衡引控论十字定律”.  相似文献   

10.
<正>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人们可以彻底认识世界”,这是两个传统的哲学观点。我们认为,这两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说不能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外在矛盾即内外因交互运动的结果。恩格斯指出,事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毛泽东同志也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些论述明确揭示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可分离性,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  相似文献   

11.
曾祥云 《学术界》2002,(5):133-140
很长时期来 ,“名”被解释为“概念” ,“名学”被等同于传统逻辑的“概念论”。实际上 ,名表达概念或观念 ,但不等于概念。“名”的本义是对事物命名 ,用作名词 ,“名”即事物的名称 ,它的表现形式是语词或字。全部中国古代名学都是围绕如何规范名实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因此 ,名学从其实质来说 ,属于语言符号学范畴 ,具体说是一种语词符号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一恩格斯曾反复指出,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都十分明确地把事物的运动摆在辩证法研究的起点和中心的位置上。恩格斯的这个思想是一贯的。他把“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的观点,称为“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把“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称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他要求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出发。恩格斯还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起来,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做一成不变的东  相似文献   

13.
娜丰在《解释学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一书中认为,伽达默尔意义决定指称立场导致的语境主义可能引发跨语言对话的中断,因此必须接纳直接指称理论。于伽达默尔而言,回应上述指责意味着对语言—事物之关联的重新梳理,这涉及两个层面:其一,直接指称理论秉持的外在关系论断并非语言—事物的源始关联,事物唯有在语言中获得其存在,它本身已然是意义化的;其二,事物的意义化并不必然带来对话的中断,因为只要对话是就“某物”展开的,言说者便能够在承认自身视角有限性的前提下倾听他者,从而既构造出被“我们”共同揭示的事物,又在这个揭示中不断地修正、补充各自对事物的述说。这就是在意义决定指称立场中事物和语言之间开展的无尽“游戏”。  相似文献   

14.
王凯 《晋阳学刊》2011,(1):141-143
东西方的对话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可能,是亚洲和欧洲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语言问题始终是一个最重要的切人点。海德格尔在《面向存在问题》一文中,提及欧洲语言和东亚语言之间是一个可能展开对话的“双语领域”,但是问题并非简单,因为“这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都无法从出发点开辟和创立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事物发展动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仍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本文拟就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关于矛盾,即对立面的又统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明确的论述。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列宁也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毛泽东同志讲得更明确:“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运动本质的科学抽象,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  相似文献   

16.
方式的概念与范畴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日见深刻的阐述,它应成为哲学和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概念。所谓方式,即为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和灭亡过程中每一阶段或总体存在面貌的概念与范畴,它是透析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骨架体系,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整体的动态网络。它可以从事物存在的总体特征、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结构与样式、形式与方法、内容与性质、关系与模式等方面,综合系统地再现事物整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在上个世纪的 70年代末就变与变化内外因问题所展开的论争 ,至今仍是个疑案。传统“内因根据”论者总是引证列宁关于事物“自己运动”和黑格尔有关“矛盾”、“本质”及“根据”的理论 ,其实却有不少误解和曲解 ,他们的理论错误就在于扭曲了列宁内因的规定和内外因的划分 ,从而使其在变化动因的问题上 ,徒具矛盾分析其表 ,实则是解构矛盾 ,最终则走向了完全否定宇宙事物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中所指的“实事”就是“客观实际”。它涉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两方面 ,而从“合规律性”方面分层次对其考察 ,我们就可得出其包涵了物质的一切基本特性。具体地说 :“实事”是指 :1.客观存在 ;2 .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3 .事物运动过程及其时空 ;4.事物的相互联系 ;5 .事物的具体条件 ;6 .事物的全部信息 ,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本文提出关于认识程序的命题,并且试图对这一命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进行探讨。这一命题涉及的问题很多,我们还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客观实在说起。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的“实在”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二是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先解释一下“事物”。“事物”指“孤立”、“静态”的事物。“孤立”是相对于联系而言的。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0.
“象”的思维方法是一种不使用概念但也同样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方法。它起源于《易经》,是对事物的“势”的认识而非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易经》之象的认识方法要到胡塞尔以后的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变中才能看出其意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困境是语言的困境。即认识到“存在”决定“存在者”,但语言无法表述“存在”自身。“象”以非语言的方式表述存在(即势),是说不可说。它既是一,又是多。象本身是一,对象的理解是多。所以它较好地弥补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弊病,是一种未来的形而上学的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