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云南乡村聚落斑块的空间数据量化模型,梳理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面对快速发展变化,对民族聚落的空间转型重构的矛盾与冲突成因进行剖析;面对整体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传统民族聚落空间重构的系统方法。分析认为,快速发展的民族聚落应从发展模式转型,挖掘生态环境和文化地理等传统人居智慧方面,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等方面探讨整体系统性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的路线方法。  相似文献   

3.
村镇聚落形态测度及体系识别是村镇转型与重构的基础与前提,基于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及统计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及形态分异两个维度测度识别宜城市村镇聚落形态格局,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宜城市形态类型划分为“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和“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集聚型”两类。在形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选取南营街道和板桥店镇作为典型案例,从功能关系—场所关系两个维度分析村镇聚落空间体系结构,分析认为主要可以分为“弱中心网状路网团块集聚型”和“单核心枝状路网散点散布型”两类,并从形态格局及体系结构两方面分别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出于材料、视角等方面的限制,此前的多数山地民族聚落研究存在缺乏聚落空间整体观、历史研究稀缺等问题。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生成整体论,融合人类学、形态学等学科方法与材料,探索了对山地民族聚落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的可能方法。文章首先厘清山地民族聚落山体、河流、水田、山林、村庄的人居环境范畴,并且认为应从河谷等区域层面进一步加深整体认识;其次,本文介绍了从民族志文本与聚落空间信息两者出发,再现或部分再现聚落演变、生成过程的方法;最后,文章认为,生存压力、生计模式与聚落空间这三者的辩证关系是聚落空间演变的核心问题,须在研究中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5.
面对城市化和气候变暖的双重压力,城市热环境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然而较为抽象的研究结论难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实践.目前,从方法层面和技术层面业已证明城市规划是热环境形成的内在驱动,但规划体系与热环境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厘清,结合途径也有待探讨.通过界定城市空间形态、生态冷源、自然通风以及人为热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受气候变暖与热岛效应影响,城市热环境正在恶化,对人居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校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类社区,亦受到高温威胁。改善夏季校园热环境,营造凉爽宜居校园环境,对保障师生健康、丰富户外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节约能源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遮阳对室外热环境的调节能力及机制。选取重庆大学校园内常见的遮阳空间(树荫遮阳、遮阳篷遮阳、亭子遮阳),对其热环境(黑球温度(Tg)、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地面温度(Ts))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不同遮阳形式对夏季校园室外热舒适(生理等效温度(PET)、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遮阳可以有效阻挡太阳辐射,改善室外环境的热舒适。无遮阳空间的Ta、Tg、Ts、PET、UTCI均高于有遮阳空间;在湿热环境下,遮阳篷遮阳与亭子遮阳的热舒适优于树荫遮阳;在遮阳条件下,不同地面材质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不同遮阳形式的天空可视因子(SVF)对室外热环境有明显影响,SVF对Tg、Ts、PET、UTCI的影响较大,对Ta和Rh的影响较弱。研究结果将对营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热环境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依附于客观环境而存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设计出来的作品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又要重视在不同环境中体现其个性化特点。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如何做到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行道树种植通常被作为改善城市街谷近地微气候的重要策略,如何发挥行道树对街谷热舒适度的提升潜力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行道树种植与街谷热舒适度”相关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总结梳理可将其归纳为行道树树木个体形态对热舒适度的调控、行道树绿带空间配置与街谷热舒适度整体提升的关联性、适应不同街谷空间形态的行道树种植设计策略等三个研究主题。在深入分析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改善热舒适度的街谷行道树种植设计方案技术框架。最后,分别从建立响应地域气候特征的街谷行道树种植设计模式、构建街谷环境热舒适度模拟评估导则、制定街谷环境热舒适度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以期为后续城市街谷绿化提升热环境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的自然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研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找出其对当代环境问题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李长征 《职业》2017,(2):30-31
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27号),公布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这是一种典型的企业主导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有着许多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结合淮南矿区实际情况,分析了淮南煤矿开采衍生出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矿区土地塌陷对环境的影响和煤矿开采对矿区水体的污染。土地塌陷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耕地的减少,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矿区的水体污染体现在矿区地面水体、地下水及周围农田水域污染和矿区塌陷区水域污染两大方面。结合矿区的环境现状,提出了矿区目前实施的综合治理措施如塌陷区的综合处理及固体废弃物的重复利用等,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实现矿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重庆市西部万古镇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河流耗氧污染物负荷高、水动力弱、河流自净能力差等问题,以雍溪河和淮远河为研究对象,开展水质调查并分析其污染成因。基于研究对象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水质现状,以Ⅲ类水为水质目标,对目标河流实施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和后期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水污染治理措施。历经两年污染整治,月跟踪监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杨艳红  朱凤杰 《城市》2009,(5):72-74
一、地下空间环境综述 面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用地规模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用地矛盾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艺术教学设计在我国已有了五十多年的教育历史。在文革前后时期处在比较低低谷的阶段,发展低迷。但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由市场的需求,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天地。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造成的原因有教育分配不均衡,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没有统一的评估框架和教学理念,导致许多中等学校的课程和配置相当随意,致使院校的毕业生水平不一,造成了中国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杨仲舒 《城市》2022,(7):3-16
笔者通过非径向距离函数对2011年—2018年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进行度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011年—2018年,保定市能源环境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天津市,再次为北京市。从京、津、冀三地来看,天津市能源环境效率整体表现较好,北京市其次,河北省相对较差。2011年—2016年,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低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2017年—2018年,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高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从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影响因素来看,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水平不利于地区能源环境效率提升,地区的创新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能够显著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由此,笔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网络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使得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价值现教育成为一个充满价值的问题。一方面,网络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无与伦比的高信息容量,以及开放的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便利。它为学生开拓视野、研究学习、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存在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使高校的教育能够合理迅速的发展,并提出网络快速发展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防御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内蒙古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分析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对厘清地域差异化结构、因地制宜的提升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7个盟市、11个旗县、25个乡村、278个村民样本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研获得一手数据基础上,以盟市域为单位测度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旨在剖析不同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分异特征。研究发现内蒙古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划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农区优于林区、林区优于牧区的空间格局特征;不同区域间的物质供给条件存在明显两级分化现象,社会支撑力度小、居民满意度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周湘婷 《职业》2011,(9):119-120
环境要得到保护和改善,宣传教育必须先行。环境宣传教育(以下简称环境宣教)作为培养公众对环境的关心和理解、旨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一项崇高事业,对环境保护乃至社会发展全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环境宣教基本涵盖了各类宣传渠道与社会层面,环境宣教对于增强民众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推动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特殊人群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从关爱特殊人群的角度,本着人性化的原则,为满足特殊人群的特定行为需求,探讨了居住小区户外环境的设计,并提出了特定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