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佛都市区交通网络发展及其多指标可达性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2、1995、2008、2020年为时间断面,回顾并展望了广佛都市区交通网络扩展情况,利用GIS手段,从最短空间距离可达性、最短时间距离可达性、吸引机会指数三个方面,研究广佛市区交通网络发展。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优良;最短空间距离的可达性格局由沿珠江北岸的带状分布,演变为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圈层结构;最短时间距离的可达性格局表现为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低值中心向外围不规则圈层状增高,且呈交通主干道指向性;都市区内的最短旅行时间和最短旅行距离显著缩短,但三个时段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可达性的均衡性经历了低级相对均衡——不均衡——高级相对均衡的过程;吸引机会指数由单极集中转变为三大组团式发展,番禺区西部成为新热点;地形、路网、人口、经济、政府调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了广佛都市区的可达性的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2.
张筱娟  刘程军 《城市观察》2023,(6):98-111+162-163
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日趋加深,网络韧性成为影响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中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级性、匹配性、集聚性、传输性、多样性等维度对2012—2020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网络结构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论如下: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网络呈现出圈层化结构,武汉、长沙在网络中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合肥、南昌、郑州等城市为次级中心,其余绝大部分城市位于外围;区域内部联系不够密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网络层级性小幅提升,省会城市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层级;网络表现出异配性特征,节点间的联系多元化;网络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存在小圈层现象;网络传输性和多样性不断提升有助于改善网络结构韧性。中断场景下,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宜昌等主导性节点失效会极大地削弱网络的传输性和多样性;山西北部城市以及孝感、鹰潭等对网络传输性影响较弱;张家界、宣城等省际交界地区发生故障或中断对网络多样性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上海大都市圈是引导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积极构建"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功能体系和结构.为提升新城在上海大都市圈多中心结构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基于城市-区域规划理论和新发展格局要求,研判长三角区域空间格局演变形势,形成"导流、引流和集聚"的新城总体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市域城镇体系间的网络化交通联系,优化新城与对外枢纽的锚固链接,创新城市交通服务和制度供给等新城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要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五大中心"、强化"四大功能"这个切入口,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和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为抓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为动力,锻长板,补短板,抢机遇,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上海要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五大中心"、强化"四大功能"这个切入口,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和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为抓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为动力,锻长板,补短板,抢机遇,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城际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主要基础设施,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以区域轨道交通客运车流组织联系为切入点,从中心性、脆弱度、子群分布、通达性格局四个方面出发,对成渝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的组织特征和演化进行了认知。结果表明:一、中心性,轨道交通网络密度达到历史最低值,网络化空间格局初步显现,城市资源控制力分层明显;二、脆弱度,轨道交通网络脆弱度各时期不稳定起伏,至2014年,网络稳定性达到最强;三、子群分布,不同时期的轨道交通网络城市子群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已初步形成成德绵乐城市带、渝东南和重庆大都市区三大紧密联系的城市子群;四、通达性格局,网络连通性能、扩展潜力和整体交通可达性达到历史最优水平,可达性居首位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荣昌—内江—资阳—重庆主城—潼南"的动态演化过程;五、阶段划分,成渝城市群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可分为稳步建设、完善优化、扩展延伸和网络化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缺日渐匮乏,其中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消失最为典型。本文以兰州市十二条生活性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使用视角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城市街道生活空间景观的评析,概括总结了当前兰州城市生活性街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可识别性、舒适感、安全感与可及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人性化生活性街道景观的优化建议,力求通过增加空间节点在居民生活中的互动特性,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8.
周阳 《城市观察》2012,(1):132-142
综合考虑中心城市、国家城市等级体系和世界/全球城市网络等方面,论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一般定义、本质特征和核心功能。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和重点城镇群互为依托,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功能节点,等级和格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共性和特色并存等特征,以及控制管理、协调辐射、城市服务和信息枢纽等功能。据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2个城市进行评价,以广州为参照得出了它们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得分。  相似文献   

9.
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具有如下特征是一个以初始性关系为基础,逐渐在此基础上建构自身次级关系网络的进程;是一圈圈以自己为中心,慢慢推广开去的波纹,渐次形成一个"差序格局"式关系网络圈;随着时间性增加而不断拓展,意识性建构和无意识建构并存,表达性社会关系网络和工具性社会关系网络共存.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住房与居住空间格局深刻反映着城市地域上的社会经济状况,是认识城市及其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从住房租金考察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利用住房租金特征指标研究西安城市居住问题,用定量方法揭示西安市居住空间的分异规律。依据西安市主城区2014年7月份的964处住房租金交易信息,借助GIS、SPSS、Sufer等软件对西安市主城七区住房租金的空间分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可供出租的住房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偏南的雁塔区、碑林区和莲湖区;(2)西安市住房租金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与"居住郊区化"的趋向性,雁塔区租金普遍较高,最高值出现在曲江街道办,长安区租金普遍较低,最低值出现在引镇街道办;(3)通过回归分析,综合西安市主城七区所有租房交易数据,得出影响租金影响因素主要有住房配套设施、装修情况以及商服设施等。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兼顾车行与步行、而非总是车行优先的整体街道网络该有怎样的基础模型及其关键结构逻辑?尽管业界对机动化和步行化多有研究,但是仍未见就此问题的专门性讨论,本文即是一次尝试。对步行的尊重与对车行需求的认可导致本文设定了两个相互钳制的概念:效率与选择,并由此建立了一系列紧密关联的参数,如交叉冲突点数、时间效率、交叉口选择率与流向选择率等。对应性地配置了5个基础简化模型,它们分别极端性地代表大街区路网、小街区路网、大街区放射路网、层级邻接路网与层级交错路网。通过对这5种模型进行包含上述参数的数据比对,本文认为层级交错路网的结构逻辑最能符合可持续低碳发展的要求,最能支持城市的多样化生活。进一步地,本文讨论了与城市设计密切相关的4个路网问题,分别是主干性与主干道、次干道/大街的意义、局部性问题与贯通性支路的价值,并提出了"效率/选择—形态"的街道网络研究方法。最后指出,在效率与选择之间保持平衡的路网布局,其实是城市设计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已有"街道城市主义"研究中以街道为个体的城市空间分析、统计和模拟的框架体系,论文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以贵阳市老城区核心区域街道为样本,运用街道活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探索公共服务性街道、商业性街道、居住性街道、交通性街道和混合性街道活力的外在表征,研究各类街道活力构成因素的量化关系.研究数据表明,与行政中心、商...  相似文献   

13.
孟祥林 《城市》2020,(3):11-24
通州区+"北三县"设立为北京副中心后,宝坻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成为京津唐城市链上的重要节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乡镇中心地为支撑,在行政区划内部划分子片区和培养子城市团,宝坻区主城区、林亭口镇和大白庄镇是三个子片区的中心,分别成为与廊坊市"北三县"、玉田县和天津市主城区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在宝坻区行政区划内形成"宝坻区主城区-林亭口镇-大白庄镇"三角形,作为宝坻区城市团的核心区域。宝坻区-蓟州区、宝坻区-"北三县"、宝坻区-玉田县之间在构建城市链过程中需要分别形成"豆荚"形、"双扇面"和"一主链+两辅链"的发展框架,以宝坻区为核心形成指状网络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林卓玲  方远平  张经度  辜雪钿 《城市观察》2023,(3):21-35+160-161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聚焦点。本研究借鉴复杂网络指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申请发明专利空间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评价模型,对比解析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类型及其韧性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大湾区创新网络随着时间的演进表现出由“单一核心结构”向“多核心群落”发展的动态变化;创新网络结构层级性由早期的扁平模态向后期的立体模态演变,匹配性为异配性且呈“N”型变化趋势;创新网络结构均为“韧性网络”,韧性水平呈“提升—衰退—提升”的波动状态演化。基于多维度视角,本研究从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均衡化、关键领域差异化与创新要素流动自由化等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居环境视角的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人居环境科学,选取中国古代都城为案例,对其空间形态结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人居环境视角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形态结构,由分散式的"团块结构"逐步向集中式"嵌套结构"演化,由不规则向规则而后向不规则演变;空间组合模式,节点要素的数量不断丰富,路径系统由单一向多层级演化且成为城市形态的发展轴线,空间区域由简单的区域分块向综合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演变;人居视角的城市空间模式,秦汉人居建设中运用轴线法则,魏晋南北朝"规划图"的出现标志着都城人居环境建设新水平,隋唐人居营建范式成为经典,"里坊"成为居住功能区,宋元街巷代替里坊,夜市使得中国开始了全日制的人居生活,明清"合院"单元、胡同体系、街道系统、"轴线"城市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完善的人居环境营建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在推动信息多元化的同时,却也导致了网络话语格局的非理性化。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研究基础,先对该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然后围绕"解构主义"、"道德祛魅"、"超真实"等后现代主义概念对网络话语格局的理性缺失作进一步分析,以期找出该媒介文化现象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而为当代网络话语格局的理性化回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航空网络体系中考察穗深港的地位和角色,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局面的背景下探寻穗深港的竞合之路,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Castells的流动空间理论作为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基础,借鉴Taylor关于"城市联系对"的研究方法,通过节点间"航空流"的流量和流向,对城市间的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测度,考察穗深港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中心性能级,以及由航空联系构建的全球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航空网络带有较为明显的地理邻近性特征;香港、广州、深圳在主导性、可达性、中转性上的枢纽功能均依次减弱。研究最后对穗深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竞合关系进行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和平  林涛 《城市》2023,(5):99-104
约束城市扩张、全域全要素管控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目标。城市边缘区承担着城市建成空间和生态空间内外要素、能量的渗透功能,围绕城市边缘区构建稳定的生态格局,是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的关键。本文遵循“源地识别-阻面计算-廊道识别”的基本逻辑,尝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结合Linkage Mapper工具,建立渗透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的生态网络,建立复合城市发展诉求、契合“建成区-边缘区”生态格局的城市国土空间格局,进而提出“结构刚性”与“形式弹性”结合的管控方法。以贵州省习水县为例,对本文的方法进行实证。本文提出基于生态格局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管控路径,可为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璐 《城市》2018,(7):36-42
针对山水城市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城市双修"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以天津市蓟州区老城更新规划为例,明确了重塑"山—水—城"生态景观格局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策略,提出了挖掘存量用地资源、 创新城市治理手段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网络让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共享和对话,让地球变成为"地球村"。科技的发达,传递信息的快捷,网络功能的强大,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大量的信息涌入,一些不良信息来不及被筛选过滤,势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基于这些现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实现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