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山地城市公园对城市热岛的减缓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内10个公园为例,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和部分实测数据获得地表温度和近地面气温,分别从内部景观特征和外部空间形态两个方面研究了公园的降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园内部景观要素方面,公园面积、宽度、形状指数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多个小型公园比同面积大型公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应;在公园外部空间形态方面,自然地形起伏与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少量正对公园的通风廊道及规则布局的建筑形态可以有效提升公园的降温范围,山地型公园比盆地型公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应。在规划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公园面积、布局等要素,以发挥公园最佳的降温效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景观正被逐渐破坏殆尽。针对当前城市景观规划中以视觉为中心的倾向,本文对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景观进行了分析,引入了声景观设计的概念与方法,并指出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对景"、"点景"、"障景"等手法运用于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设计,可使空间景观更加完整和富有场所感。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课要求老师越来越贴近大学生,在思政课堂设计出优美动人的声景、风景和心景,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益探索。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聆听专业的方向和结构,可塑造思政课堂的声景;精心选择课件素材,让学生阅览专业的魅力和韵味,可聚焦思政课堂的风景;认真分享专业爱好,让学生品味专业的功能和价值,可构筑思政课堂的心景。声景是基础,风景是重点,心景是关键。思政课堂的互动性、立体性和品味性得以呈现,这与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形态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曾丽群  何杰 《城市》2007,(12):35-37
一、香巴拉佛教公园现状分析 (一)自然条件 康定"香巴拉佛教公园"位于康定新城(榆林乡),地处318国道与榆磨旅游环线(康定-海螺沟)交汇处,变通便利,路况较好,处于以康定机场为中心的"2小时旅游经济圈"中.  相似文献   

5.
云溪生态公园位于广州白云山西侧,面积总共为30公顷,整个布局分为叠水园区、观荷园区和果香园区三部分。公园遵循生态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成为一个适宜人运动、休闲的"绿色、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云溪生态公园是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实施"山上多景,山下多园"发展战略的一次尝试,也是广州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城市休闲带的一次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反映人(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影响、动态关联的景观对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文化地理学界。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作为一种遗产对象纳入世界遗产范畴,强调从价值意涵层面对历史遗产进行文化解读与传承。作为一种新的遗产对象,文化景观突破了传统"自然—人文"、"有形—无形"、"保护—发展"二元认识论的局限,强调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历史景观对象,引发了世界遗产界对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问题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及传统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的分析,应对当前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域空间文化特色遭受现代化冲击的现实问题;以复合、动态的方式,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对象加以研究,探索创新性的保护方法。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提炼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与景观演进的过程规律与动力机制"、"创新该地域内历史城镇保护更新方法策略"的三方面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本文所指的西南山地主要聚焦于西南地区以川、渝、云、贵四省为核心范围,直接建设于崎岖山地环境中或丘陵地带以山地环境为背景的城镇对象。研究中,在对该地域范围内45座历史城镇、村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四川阆中、仙市、自贡、罗城,重庆磁器口、西沱,云南大理、丽江、独克宗、诺邓以及贵州镇远、青岩、肇兴侗寨等13座西南历史名城与村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这些城镇类似于一种"有机进化景观"。作为历史城镇,它具有"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作为山地城镇,它又呈现出"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特征;作为进化中的城镇,村寨与城镇则可归并为时间长河中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状态。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发展与价值启示"是对理论背景与现状问题的综述;第三章"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研究方法探析"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四章"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发展背景与文化类型梳理"是对本文研究地域背景的梳理与案例城镇的筛选;第五、六章节"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章节的理论建构与案例选取,对西南山地案例城镇的基础研究;最后,第七章"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一种实践应用探索。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历史城镇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文章总结出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初生聚核、发展分异、成熟组织、衰败退化"的演进规律,以及"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对城镇景观"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动力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历史城镇建成环境基础内容;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文章提出了"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将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规律与动力机制作为城镇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创新了历史城镇的保护方法,强化了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展现,而城市湿地作为城市重要生态资源,对塑造健康、和谐、丰富的城市景观有重要作用。在人地关系紧张的珠三角城市群地区,设立湿地公园是兼顾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明智选择。对城市群地区湿地公园生境营造途径与技术的探索,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湿地生境关键,是城市湿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中的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对如何在生态多样性视角下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湿地生境进行探讨。论文对珠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生态本底资源、湿地公园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指出目前珠三角城市群地区湿地公园生境营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强调湿地公园生境营造中需考虑"空间布局"与"过程演替"的特点及其耦合作用,从宏观(区域尺度)、中观(景观尺度)、微观(场地尺度)三个层面提出城市群地区湿地公园生境营造的规划策略与建议;进而从场地规划设计尺度,提出湿地公园生境营造的技术途径,以期为珠三角地区城市景观的生态多样性提出可能实现的设想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水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在屯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顺屯堡聚落水环境与水景观营建的4个主要方面:聚落选址山水相生,主要选址位于河谷坝子与周边山体交接之处,形成"山—水—田—林—村"的整体空间格局;因水兴建重要的屯田安居设施,解决饮用水源、山地稻耕农作以及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凭借河流水体参与防御体系构建,利用山水之势抵御外侵,并人工修筑水渠等方式加强聚落防御性;理水成景,营造稻作农业湿地景观、水口园林景观等特色山地水景观。  相似文献   

9.
亲山近水赏景观光已成为国人休闲养生的选择,加强对玄天岭山体公园的管理既是建设和发展现代生态城市的必然举措,也是关注民生、满足民意的要事。笔者基于玄天岭山体公园生态美的视点,论述玄天岭公园"绿山净水有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石墙是山地城市中的独特景观,其作为一类受干扰较弱的城市残存近自然生境,对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石墙景观上的植物为对象,调查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特征,并揭示物种的传播机制和繁殖策略。结果显示,重庆主城区共有石墙植物221种,分属于8 0科175属;乔木优势种为黄葛树(Ficus virens),灌木优势种为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和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草本优势种为蜈蚣草(Pteris vittata)、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贯众(Cyrtomium fortunei)、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和假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 pseudostrigosa)。石墙植物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共有158种,占物种总数的71.49%,其中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分别占42.53%和28.96%;其次为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常绿和落叶木质藤本较少。石墙植物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和兼性繁殖,繁殖体传播方式主要为风力传播和鸟类传播,分别有119种和60种。石墙植物以乡土植物占优势,约占物种总数的81.0%。本研究结果可加深公众对石墙景观植被的正确认识,并为山地城市近自然垂直绿化和立体景观构建提质提供物种资源和配置参照。  相似文献   

11.
重庆山地公园子汇水区产流特征与雨洪利用改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外排雨洪与暴雨水问题不容忽视,针对其产流量化特征以及相应的雨洪利用策略的研究较缺乏。以重庆主城区四种典型基址类型的12例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建立山地公园现状雨洪模型,在25 mm、50 mm、127 mm、166 mm降雨下,对138个子汇水区进行产流模拟分析,得出25 mm、50 mm降雨下,子汇水区土壤基本均未饱和,不透水率与产流量呈线性关系,127 mm、166 mm降雨下,随雨量的增加,不透水率与产流量的线性拟合度减弱,饱和入渗率与产流量的线性拟合度增强。25 mm、50 mm、127 mm、166 mm降雨下,公园综合径流系数分别为0.313、0.342、0.529和0.617。雨洪利用策略以子汇水区为基本管控单元,针对6种典型的子汇水区类型,提出不同雨型控制目标下相应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策略,并基于产流量分析结果对渗透设施(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规模计算公式进行细化,研究结果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双修背景下,山地公园汇水区现状雨洪管理优化改造提供实践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人居环境研究,尤其是完整的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语义层面几乎涉及了人类知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何科学的界定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探寻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建立系统性人居环境认知模型并进而开展实例化验证是真正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论文从理论、技术、实证三位一体,自然、社会、人工三位一体两个基本学术观点出发,在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和"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重庆市区域层面的实例验证。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观剖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授予云南石林等11个具有独特地质景观的自然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称号.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地质遗产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魏侠 《城市》2003,(5):54-5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人们的生活理念亦发生着深刻变化.尽管人们选择了城市生活,但人们并不情愿生活在远离新鲜空气、远离绿草碧波、远离闲适平静的环境中.基于此,作为人工再创生态环境最积极手段之一的园林绿化,特别是公园景区建设必须形成文化、科技、生态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水上公园是建国初期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由人工兴建的以水景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占地164.75公顷,其中水面面积89.2公顷.水上公园水晶广场的设计,就是在这一理念下,充分利用水上公园"近水依绿"的自然条件,更新造园观念和造园技法,充分运用现代声、光、火、电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科技、文化与园林的艺术组合,赋予公园新的生命内涵和个性魅力,从而达到树立品牌、提升形象、融聚民心、提高效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研究,是具有国家战略高度的重要领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的目标和任务。中央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给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新的高度。其中,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创新、工程实践、高端人才培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67%。山地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和难点,是城乡建设研究和科技人才布局的空白。国家在山地城乡建设方面,缺乏理论体  相似文献   

16.
风雨作为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气候要素,其声景营造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声源、空间环境、接收点三个方面,结合风、雨声景的实例分析,探究风、雨声景的营造手法。声源方面,风雨多借植物以发声,仿乐器设构筑物而发声;空间环境方面,常以声源围合接收点,其他材料提供反射声;接收点上,建筑多设大面积花窗,接收点的空间层次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具有非常典型的美学特征,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表现。为表现自然,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构景手法,比如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手段,这些构景手段的组合运用,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古典园林审美特征,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园林出现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特征,比如开放性、规模性、参与性、科技性等,这使得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在研究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不同的基础上,讨论了现代园林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美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福州仓山万达广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针对广场使用者的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声景感知对游览体验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游览满意度评价与景观美景度和声景安静度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和0.368.声源优势度对景观美景度影响最大,而声源偏好度对游览满意度影响最大.城市交通声是对游览体验产生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京市既有住区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和老年住户居住舒适性现状,2018年3—7月在清河某1990年代初期建成的小区开展调研,对5户住户的主要房间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室内温湿度监测,并每月入户进行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测试。被调研住户均为老年人,平均年龄69岁。入户测试同时,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收集了老年住户对于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研究表明:一、调研期间住户主要房间供暖季的室内温度基本高于20℃,而春、夏季的室内热湿状态多数位于ASHRAE舒适区外;二、在供暖季和春季,受访老年住户的PMV高于TSV,在5%水平上呈显著性差异;三、受访老年住户对自然通风效果满意度较高,对声环境的满意程度受室外施工影响,底层住户对房间自然采光的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20.
《安家》2014,(12):202-204
孔雀城大湖销售电话:010-8595 9999地址: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南(京开高速直达永定河群)类别:联院户型:200-240平米物业费:3.8元/平米/月项目简介:公园大境,别院人生.大湖剑桥别院紧邻十大生态公园,五重园景绿意围绕,拥享北京罕有的生态绿肺.200—240平米剑桥别院,汲取欧洲名校学院的人文意境,优雅的暖黄色立面,细腻的手工红砖,古朴雅致的细节,再现学院经典时光。永定河孔雀城英国宫销售电话:010—58412345地址:北李大兴野生动物园以南约3公里路东永定河孔雀城英国宫销售中心类别:高层住宅、公寓开盘时间:2014年10月新品加推价格:8900元/平米优惠:1,三万抵六万电商享受一口价。2、贷款40%60%九九折,60%以上九七折.全款九五折,按时签约九九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