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的旧城更新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取得显著的成果。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显现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笔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东西部区域性的发展差距和不平衡,城市—乡村发展差距和不平衡,以及,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发展差距和不平衡。中国逐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乡村建设和旧城更新,将成为这个时期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事物的发展,具有其规律性,往往为时间、空间、事件、人物所影响,构成发展的轨迹和内在联系,形成结果,又反馈和作用于事物的演进和再发展,笔者将这种作用力的构成及其演进规律称为生长性。由此,论文讨论了旧城更新工作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提出对城市更新工作生长性的认识,这种生长性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论观点,时空发展关系的生长性,地域技术关系的生长性,形成城市更新本质的影响和作用力。文章选取笔者所经历、并与重庆城市更新学术研究相关联的几个案例,进行探讨,从历史认识、教育认识、生态认识方面,探索旧城更新的时代意义及其影响价值,表达城市更新学术探索的生长性及其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2.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其大众化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理论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宣传阵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也代表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着的梦想。那么,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采取什么样的路径来确保中国梦尽早实现,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急需弄清楚的。要实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地域性的空间认同以及人情味的社区建设,一直是老城更新的追求理念之一,在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向着存量规划以及精细化设计迈进时,这一目标尤为突出。城市更新中的事件空间理论,以活动为线索,串联空间组织,可以有效增加更新片区的空间认同感,但在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以重庆白象街旧城更新为例,以理论和案例结合的分析路径探讨问题,包括城市更新过程中事件空间理论运用的适应性,如何挖掘与组织城市多样性的事件活动,以及如何运用规划手段,激发市民对更新后片区空间产生认同感,为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张微  王桢桢 《城市观察》2011,12(2):23-32
界定公共利益,划清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边界,是解决城市更新合法性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而目前公共利益的判定存在着无法明晰界定内涵与外延的困境。因此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将“什么是公共利益”转化为“由谁来界定公共利益”这样一个问题,以“公众受益性”和“受益人的不特定性和多数性”为标准,遵循法律保留、比例与正当程序原则;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公共利益”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并引入司法机构裁判.以听证、补偿、监督和救济程序为保障.  相似文献   

7.
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特点和目标是什么?本文从西方近现代城市所倡导的城市更新运动为出发点,分析建设中心城市面临的社会问题,以期为我们提供经验与启迪。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默顿中层理论的分析,文章首先在提出中层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和过渡性两大特征及其具备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建构中层理论这一理论类型的核心路径:逻辑与经验的统一。再次,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具体地分析了建构中层理论的逻辑与经验的统一路径如何得以实现。文章最后指出,社会研究过程中方法论与实践操作之间总存在隔阂,达至逻辑与经验的统一并未易事,仍需学界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9.
胡水 《职业时空》2008,4(8):9-9
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实现社会公平。这种公平主要是指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指在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阶层和产业的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生活、劳动、受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机会。这种公平是在现实社会所能满足的基本条件之上的有限公平。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可能出现因为人们自身智力、体力差异所导致的结果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在一定限度内应该是能够被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城市缺水实际出发,提出使用新型节水龙头、坐便器、洗衣机等用水器具,在公共建筑中建立使用者与水费挂钩的用水机制,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业中使用节水产品和重复利用水资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研究性教学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因此,如何利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变革高校体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让"教师研究性教"与"学生研究性学"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先从理论方面对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利用实际案例说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12.
刘湘蓉 《职业》2013,(21):133-135
教育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到经济基础、教育观念等因素制约,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存在着法制教育认识不足、法制教育模式缺乏实效性、法制教育评价标准缺乏、法制教育师资匮乏等问题。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下,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法制教育的模式,必须结合实际,探寻适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培养凝聚力强、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和谐。本文从学生自身需求的角度着手,指出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根据班级凝聚力欠缺的原因寻找对策,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以为,从社会学的社会问题建构论的视角来看,所谓“社会问题”其实是人们在与一些社会事实的互动中,在预设了“第一建构”的前提下,进行“第二建构”的产物。为此,应该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青年社会问题的“第一建构”审视中,正本清源,探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调整相应的青年政策,从源头上消除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博物馆、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指出我国在城市更新中,应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重点发展地方性、专业性的中小型博物馆以及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应丰富博物馆的功能、参与性和体验性,努力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促进博物馆与社区的互动与对话。  相似文献   

16.
高校肩负着培养马克思主义青年的重要使命,需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高校以"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通过物质场源、文化场源、人际场源和个体知觉场源的共同作用,发挥心理场的作用,构建有效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能源领域的政策规划薄弱,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缺乏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真正做到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才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本文从能源安全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借鉴西方能源安全战略实践,从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等角度,对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内在机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是国家与个人关系框架中最基础,最重要,也最具社会经济政治涵义的关系。为此,部分国际组织和国家已经着手开发儿童发展与福利综合评价指数。儿童发展指标是对儿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的概括性度量。本文对建构儿童发展指标体系涉及的相关理论作了初步介绍和评述,为推进儿童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组织——公众——环境关系公共关系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规定了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  相似文献   

20.
高校工会在高校教师权益维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工会应当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各种途径维护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高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