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改善乡村环境和空间形态作为研究的起点,通过中日乡村营造系统的对比研究,提出基于人、地、村三方维系的乡村营造新模式,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乡村营造过程中人、地、村三方,探究其背后所存在的各自特质以及三方维系,借鉴中日乡村营造的成功案例,从建立乡村规章,及振兴乡村产业,至优化乡村环境,归纳总结出现代乡村建设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营造准则,以及具体的做法要求,为国内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促进千百万家庭老少共融,使代际间更臻温馨和谐?这是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老龄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今年五月,我们带着这个命题,去江苏省海安县调查。这里县、乡、镇和涉老单位的认识和实践,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产业形态。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借助桐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力求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汇聚力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近年来我国各地相关实践综述,并结合笔者8年来组织同济师生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实证,提出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6大优势,即:以研究为先导汇聚科研力量精准施策;以文化为视角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导乡建适用技术应用;多...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凭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自身特色,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生活方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贵州省荔波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主要梳理了荔波县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索适合贵州省荔波县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乡村生态旅游近年来成为中国旅游行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虑中国乡村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对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高校旅游英语人才培养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旅游新业态研究,精心谋划旅游专业英语建设各个环节、适应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开展社会培训、提升中国乡村生态旅游行业从业水平。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其现代化得过程中均需要经历工业化的历史过程,然而这样一个过程又会随着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状态。同时其发展模式和完成的时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但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重工业的发展与建设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着重思考了新中国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建设的历史必然性、重工业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对当代的启示,希望能够对今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官遥  文剑钢 《城市》2016,(8):34-39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顶层设计的出台与落地推进,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艺术家等许多主体都将目光聚焦于乡村,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研究与实践。北京“绿十字”以创新的方法开展乡村建设,打造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建设理念和方法。笔者通过梳理“绿十字”的乡村建设模式以及落地方法,以湖北郧县樱桃沟村为例,总结经验、教训及启示,探索具有普适意义的乡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家庭语言暴力会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安全感,尤其是青少年。为助力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健康成长,避免和消除家庭语言暴力产生的不良影响尤显重要。通过驻校社工对受暴学生进行干预,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使其规避和缓解语言暴力的危害与压力,提升抗逆力、增强自信心,改善家庭沟通方式,缓解家庭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共和时期古罗马青少年教育的实践,虽然时代久远,但是探究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仍可为今天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在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方面,它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统一;在勤劳节俭的生活教育方面,它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性教育方面,它突出法制教育,并注重与社会实际的相结合;在创新学校教育方面,它注重外来先进教育理念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共和时期古罗马青少年教育的上述特征可以与当今中国的时代特点相结合,为我们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著作中有丰富的关于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在其执政的几年间,列宁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列宁论述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若干事项,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思想观念的产生,一定有它的社会背景,因此我们讨论某种思想观念时,一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厌诉,在中国古代十分盛行。当时的人们可能真的很讨厌诉讼,甚至讨厌法律,惧怕法律,认为法律就是惩罚坏人的工具。厌诉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老百姓认为法律是有钱人欺压百姓的工具,它是高高在上的,华而不实的,只要我们不犯罪它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几张纸。其实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的法律与传统的礼可能在功能上有些相似,如何让人们像熟悉礼一样熟悉法律,如何让人们像尊重礼一样尊重法律,为何我们是惧怕法律而不是信奉它或遵守它?法治国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人都有违法的可能,但是因为人人都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所以这种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现实,又或者虽然有人触犯了法律,但是由于救济措施,是这种违法的损害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13.
刘海燕 《现代妇女》2014,(4):203-203
德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使教育更好的适应、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现代化建设,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以及认识德育价值与地位,并且对此产生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华友善家风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当代友善价值观的切合,其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意涵和当代价值是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减少社会摩擦的思想根基,也是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本文从中华友善家风的意涵入手,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近代中国宪政运动以“宪政-富强”范式、后发外生性、宪法政治化形式化为基本特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其主要原因分别为:法律工具主义思维模式的存在、内生文化条件不足、契约精神权利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宪政运动以"宪政-富强"范式、后发外生性、宪法政治化形式化为基本特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其主要原因分别为:法律工具主义思维模式的存在、内生文化条件不足、契约精神权利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18.
本分析目前已探明的影响语言磨蚀的相关因素,并且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践,阐述语蚀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虽然标题出现了建筑学,但其实地方建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效的社会事务组织模式,由于这个社会事务组织模式是建立在地方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同时保持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全球化思维,其地方特质将会被强调并且以此作为所有事务的基础。地方建筑学不仅要面对建筑行业本身专业的社会事务组织,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参与环境,培养大众的基本建筑学知识,在公平审视建筑师工作的条件下形成较为公正的社会建筑评论。由此延伸到地方建筑学教育事业与地方建筑学会在教育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甚至是地方建筑行业协会在构建公平、健康的行业环境方面所承担的责任,都将会是地方建筑学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研究的疗愈的对象定位在:压力环境下情绪情感易敏感,情绪困扰着需要疗愈的普通大众。研究思路如下:通过梳理心理学领域,对“艺术疗愈”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将“艺术疗愈”研究的任务及重点放在围绕大众心理,阐述疗愈的疗愈性与疗愈作用,最后将理论落实到一些国内外案例研究中,接下来,重新思考和探讨艺术治疗应用于大众心理重建的方法,以及心理疏导途径的开拓与创新。一、艺术疗愈的定义及优势1、艺术疗愈的定义艺术疗愈是非言语的一种治愈,艺术疗愈又被称为艺术心理治疗,通过结合艺术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音乐、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