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尔泰 《今日南国》2007,(20):38-39
在不久前闭幕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导演姜文与妻子周韵甜蜜地牵手走上红地毯,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尽管由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最终铩羽而归,但周韵却多次表示,她将勇敢地与姜文共同承受一切。  相似文献   

2.
2011年初,姜文执导的首部商业大片《让子弹飞》在全球震撼上映,短短一周票房逼近6亿元,大有赶超美国电影《阿凡达》之势。言及自己的华丽转身,姜文说:"没有马珂的给力,就没有《让子弹飞》。"原来,小姜文10岁的马珂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也是姜文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3.
戴锦华的研究领域涉及电影、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她以电影语言、西方文化理论和文化史思想史视野,开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电影史研究的“电影文化史”研究范式。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以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当代历史情境为参照,勾勒出女性书写由“地心”到“地表”的浮现之旅以及现代女性话语的形塑过程。戴锦华提出“文化的位置”这一命题,不仅是寻求在新自由主义崛起的时代对于建构潜能的一次尝试,也是对英国文化研究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一次回溯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我不想拍一部"一日三餐"的电影,我想拍的是酒,有度数的到达"不亦乐乎工作室"时,姜文刚结束完一轮采访。助手递给他一沓打印好的文章,那是从网上搜集的当日评论,这是《太阳照常升起》上映之后姜文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放那儿吧,我回头就看"。姜文告诉《新世纪周刊》,针对《太阳照常升起》,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王红卫专门作了一个调查,喜欢《太阳照常升起》的观众集中在60后与80后两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10,(12)
●2011年贺岁电影预报动作片《让子弹飞》,讲述了北洋年间南部中国乱世枭雄混战的故事。导演:姜文,主演:姜文、葛优。历史片《赵氏孤儿》,讲述了平民草泽医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8,(2)
女人什么事情最委屈?电影《做头》中关之琳的闺中密友对她说的那句话非常经典:你这样的大美女没有嫁好,实在是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7.
姜文是一位兼做演员和导演的电影工作者,他执导的电影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美学特征。文章从对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追忆、回归人性本真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寓言式的叙事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鬼子来了》(2000年)以及《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这三部电影,进而厘清姜文电影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面是飘摇不歇的台风雨,姜文的"太阳"照常在银幕上升起,电影大厅只有5名观众。"备受争议""看不懂"现在是《太阳照常升起》的新标签,对姜文这样充满豪气又才华洋溢的导演来说,他不会在乎这些。《太阳照常升起》在威尼斯未获得任何大奖并不奇怪,第一,华语片的荣耀给了如日中天的李安,不可能再给姜  相似文献   

9.
正1.周冬雨周冬雨是90后女星领军人物,顶着"谋女郎"的光环出道,是文静娴雅女星的代表,少有的文艺片女青年。被张艺谋导演发掘,出演了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女主角静秋,凭借《山楂树之恋》荣获年度电影新人奖,拿下了一堆奖。张艺谋曾评价她说:"如果有人说她不会演戏,我第一个不同意,要么是恶意要么是成见。"出演的电影作品:《山楂树之恋》《倾城之泪》《湘江北去》《宫锁沉香》《同桌的你》《包打探手记》  相似文献   

10.
国语 《新天地》2011,(2):28-29
2010年岁末的电影市场,纷繁热闹为历年之最。仅以贺岁片而论,便有《赵氏孤儿》、《大笑江湖》、《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等四部,谁是票房市场老大?观众似乎更看好由姜文执导、投资2亿元的《让子弹飞》。这部雄性巨制的电影,阳刚之源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马识途老人,因为《让子弹飞》的剧本改编自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摘要]影片《鬼子来了》是根据龙凤伟的小说《生存》改编拍摄的。小说《生存》主要探究的是人在战争下的个体命运,而姜文在原著关注个体命运的基础上,运用其独特的电影叙事手法进行大力改编,形成浓郁的“姜文风格”电影,成为抗战革命题材电影的另类电影,为中华民族百年抗战史增添了一笔以全新角度再现历史真实的文献资料。论文从解读小说开始,过渡到对影片的探究,着重探究姜文《鬼子来了》这部电影的改编策略,进而去研究影片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九月 《北京纪事》2016,(7):74-77
她从小能歌善舞,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当年却忍着眼泪,把她送出家门;她童年考入文工团做舞蹈演员;她曾和朱时茂主持过3年电视节目,主持过无数台晚会;她主演过数百集电视剧和几十部电影;2014年9月,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清网》中饰演女毒枭,她还在电影《刑侦队》中饰演女一号重案组副队长……著名演员王璐瑶是影视圈公认的多栖明星.上世纪90年代,她在台湾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中扮演的苗若兰引起轰动.成名后,她感恩父母之爱、孝顺体贴,被评为"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而她和母亲路瑰迎的家庭故事,更是一曲欢乐动人的亲情之歌.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10,(9):6-7
毫无疑问,李少红非常恨《红楼梦》,曹雪芹的小说在她少女时期被认定是本坏书,如今看她导演的新版电视剧,显然她依旧很恨。这位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曾经自述,第一次读《红楼梦》后觉得鬼话连篇,“这是本坏书,最好不要看。”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杜拉丝(Marguerite Duras,1914- )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家.她的那本获奖小说《情人》,风靡欧、美、亚各大洲,令成千上万的文学爱好者争先恐后地捧卷而读;她的那出世俗戏剧《英国情妇》,调侃自如,情节错落多致,堪称是《情人》的姊妹篇;她的那部受到广泛赞许的电影《广岛之恋》,音、形、画融为一体,今朝、往昔相互渗透,被誉为"左岸新浪潮电影"的经典之作.法国当代著名女诗人德尼丝·勒当岱克在  相似文献   

15.
姜文的作品带有明显的"个性印记",他用"姜文化的电影语言"演绎着自己对历史的记忆,以全新、颠覆性的视角来重新讲述历史。姜文的三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都以极具个性化的电影语言,构筑起独特的个人话语空间,消解着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模式,直指那段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的动荡、荒谬、压抑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姜文电影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个"酒神"式的神奇人物,他们过着放纵、浪漫的生活,在"酒神"狂欢的背后,体现着作者高昂的生命意识和蓬勃的生命本真;含有隐喻意义的场景、台词与情节,折射出作者对沉积于中华民族意识深处的民众心理的认真审视与深沉思考.这也正是姜文电影的独特文化审美价值及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提起张静初的名字,绝对没有由她主演的电影《门徒》、《孔雀》那么耀眼。与周迅、章子怡这些天后相比,她的曝光率更是少得可怜。可是,这并不能否认她在新生代女演员中的地位,除了上面的作品,由她主演的《花腰新娘》、《七剑》和《玉战士》等等,都是在国内外各大影展上风光无限的热门影片,她甚至被《时代》杂志评为中国电影新势力代表人物。这个从闽江边飞出去的"孔雀姑娘",已经成了福建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8.
  冯小刚、姜文作品是世纪之交中国电影最具代表性的影像实践,前者的草根心态、话语狂欢表现出当代中国电影所罕有的市民气质,但冯氏想像抚慰、调侃语调的自我解构表达方式,使得其电影的怀疑精神转向批判与颠覆的反面,呈现出虚无主义与现代犬儒式的人生态度;姜文以一种近乎“偏执”的艺术精神在工业化浪潮下追求“经典”与“不朽”,成为《黄土地》以来中国人文/艺术电影最执着的“灵魂叩问者”。他怀抱“古典”电影艺术观,认为电影的思想艺术性是在拍摄过程中慢慢“生长”出来的,其间的意外、磨难、痛苦决定影片最终可能呈现出任何形态,但唯独不可能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尽管冯小刚对商业元素的极致操作和姜文视艺术性为最高目标的努力并未达到各自的最佳状态,但他们的作品还是构成中国电影引人注目的“两极”探索,有望为已进退失据的中国电影提供一条摆脱“好莱坞效应”的本土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是演员姜文初执导周的一部处女作,更无疑是凝聚着他生命激情、创新精神、艺术才华和独特个性的成功之作。无论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方式的增变,抑或对西方电影艺术的借鉴和吸收上,对该影片进行深入的读解和分析都有着重要意义。姜文曾坦言,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他拍摄《阳})片的初衷。男主角扮演者夏雨一举夺得第五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殊荣,证明了姜文追求的实现。对马小军这位影片男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角度可以是多维的,但把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理论论著论文在中国被译介并产生影响。电影史论方面:60年代就在中国"内部发行"的岩崎昶的《日本电影史》正式出版,电影理论家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沟口健二的世界》、《上海电影港口》、《中国电影百年》等文发表对中国电影的指导意义很大,山本喜久男的《日美欧比较电影史》用历史比较方法进行电影研究的成功尝试具有普遍意义。电影导演方面:山本萨夫的《电影制作的实际》对刚进入电影学院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山田洋次的《素材与剧本》指出导演和编剧一样需要有源于生活的创作"冲动",大岛渚的《日本电影的形势和主题》对画面以及蒙太奇的强调给人启发。在电影编剧方面:田板启在中国所做的系列讲座提出电影观念问题,新藤兼人的《电影剧作中的改编》讲述如何将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脚本,野田高梧的《电影剧作结构论》中谈到"事实"和"真实"的区别很有见地。在表演艺术方面:山田五十铃的《演员的直觉与训练》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浓厚的职业敏感与职业兴趣,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模仿对象。对于刚刚走出"文革"的中国电影来说,这些电影论著论文往往以自己的电影实践为例证,真正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