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2007年3月1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历时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物权法>终于高票通过(表决时,出席会议的2889名人大代表中的2799人投了赞成票).同日,胡锦涛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历时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物权法》终于高票通过(表决时.出席会议的2889名人大代表中的2799人投了赞成票)。同日,胡锦涛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其中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部法律被认为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讲所有制,不讲所有权,结果不同程度地造成国家、集体和私人财产遭到侵犯甚至被摧毁。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大、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就是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权制度.保护国家与公民的财产权利.从而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财富、爱护财富和积累财富的热情,推动着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富裕起来的老百姓普遍要求切实保护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积累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物权法》体现了宪法精神。它体现了对不同物权主体实行平等保护的原则.既尊重了国有财产,也保障着富裕人群和贫困人口的利益,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7年5月11日,河北浩博律师事务所邀请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贺卫方、渠涛、龙卫球(其中江平是《物权法》专家起草组负责人之一;渠涛、龙卫球参与了《物权法》的起草工作)等人到河北省邯郸市就《物权法》的有关问题举行了报告会。本刊就江平、贺卫?  相似文献   

3.
郑文睿 《理论界》2007,6(7):173-174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这部法律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盼和众多法学家的心血,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的进步与和谐,促进了民法典的制定。《物权法》在第四编担保物权部分规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这是对我国担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但关于浮动抵押制度的条文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关于设定人的规定最为致命。  相似文献   

4.
担保制度为融资提供保障,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于开始实施后,其对以<担保法>为主体的我国担保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完善,这必将深刻影响担保公司在我国的经营方式.因此,有必要研究物权法对担保行业的影响、如何为担保公司的经营策略改进提出法律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后春 《兰州学刊》2007,(12):67-69
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物权变动问题上明确采纳了区分原则,这一区分原则必然会突破传统物权法律适用中的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对国际私法上的涉外物权法律适用问题产生影响。在国际私法上,涉外物权变动法律适用的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也应当分开,涉外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可以适用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而涉外物权变动的结果行为则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相似文献   

6.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即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作为一部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框架性法律,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步骤,[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六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其中,涉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的条款共计三条,即第75条、第78条和第83条。这些条文的显形上看,并没有明确规定诸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可否认为,国务院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的争议将延续下去?本文通过对《物权法》第75条、第78条和第83条的解读,认为以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问题,在《物权法》中已得以解决,即它是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登记是保护不动产物权的重要方式,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法律救济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有效补充.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了登记机关在登记错误时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救济体系.文章的目的就是对在新物权法的法律规范内,如何形成完善的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救济体系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其良  单逸 《家庭科技》2007,(12):45-45
邻居好,赛金宝.和谐邻里关系不仅是居住人自己的愿望,同时也是法律规定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明确要求,与人为邻依法要做到"八应当".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在两处规定了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对于这些规定,有必要运用体系化解释的方法加以系统化,以便发现其中的模糊之处和法律漏洞。为了做到这一点,还有必要参考外国的相关学说和司法实践。我们发现,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完全可以在“所有权人一占有人”的框架下,对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及其附带产生的其他权利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主要是指物权的种类及其内容必须依法律制度 ,当事人不能创设 ,也不能变更。笔者认为 ,在肯定物权法定原则功能价值的同时 ,应赋予物权法定原则以柔性 ,柔性化主要表现为确立弹性原则 ,对物权法定的机械化原则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刘期安 《天府新论》2007,(Z1):143-14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准许自由流转的法律论争,并未随着《物权法》于2007年的颁行而终结。从有限制地流转和自由流转的角度对此进行考察之后,可以得出结论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属于我国物权法的固有法属性的重要表征,故不能在理论上盲目照搬国外的地上权等相关制度,而应当在今后,根据我国土地改革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单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进行专门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是近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法律制度,没有这一法律制度,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民法,或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制度;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对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正确评价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权法以规范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为内容,性质上属于财产法。因此,所有权的法律制度是物权法的核心内容,财产不受侵犯是物权法的核心理念。只要是合法获得的财产,法律必须给予平等保护。这不仅是物权法应有的立法态度,也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应有的基本原则。无论谁所有,从合法财产受保护层面上讲都是神圣的,都是不受侵犯的。  相似文献   

14.
刘朋 《理论界》2007,(11):61-63
我国的融资租赁法律规范主要集中于《合同法》,着重规范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租赁物的权利归属、第三人提供担保等物权法律问题关注不足,致使出租人面临很大风险,影响了交易的安全。对此,本文拟结合《物权法》当中的一些重要制度和原则,探讨在针对融资租赁进行专门立法之前,《物权法》对于维护融资租赁交易安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关于所有权取得方式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确立的必要性非常明显 ,作者通过研究善意取得制度的源起和不同学说 ,在介绍国外此项法律制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分析论证了该项制度构成要件及其所包含的具体法律问题 ,提出了构建此项制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生态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极其深远。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法律制度,物权法理当做出应用的回应。本文基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多元性认知,重拾私法特别是物权法的调整手段,探讨在生态化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物权法的重新定位问题,重点涉及对物权法律关系中主体、客体、内容相应变革开展的初步考察,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物权法》"生态化"的制度建构与实际运行之关怀。  相似文献   

17.
郭晓宇 《家庭科技》2007,(10):49-49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对物权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如将海域使用权纳入了物权法保护范围,将探矿权等准物权正式纳入用益物权体系。特别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其转让问题和期满续期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这些是值得肯定之处。然而,《物权法》中用益物权制度也有需要完善之处,如,海域使用权应当以专章形式给予规定;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应统一;用“不动产役权”代替“地役权”等。  相似文献   

19.
研究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研究物权法的前提.在理论与实践中,关于物权法调整对象的争论一直十分热烈.在物权法颁布实施两年有余的今天,重新审视调整对象,理清归属与利用的关系,无论是对以后的理论探讨,还是对法律的正确适用,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物权法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2 7日~ 2 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国内高校、研究所、法制办、法院、检察院、律师所等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台湾学者以及日本、德国的知名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物权法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学者以专题论坛、评议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探讨了物权法的基本理论、物权登记、物权变动、物权效力、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问题。本文就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