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当代史学,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史学。这30年来中国史学最根本的变化,可以说,就是从帝王之学一步步走向普遍性的人学。  相似文献   

2.
漫话楚笔     
中国的毛笔,相传为秦始皇的大将蒙恬所始创。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蒙恬造笔”。后唐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也说:“秦蒙恬始用鹿、羊毛为之。”这个说法,并不符合事实。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的历史。蒙恬之时,离现在近二千二百年。蒙恬之前的四千年间,从殷商时代遗  相似文献   

3.
汉代经济政治原论刘斯翰一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质变”性的深刻变革。这是中国现代历史学界的共识。变革的表现,从经济上说,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从政治上说,是“任人唯贤”的官僚制取代了“任人唯亲”的世官制。这也是为绝大多数学人所认同的。然而,对于这...  相似文献   

4.
战国文章的两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社会变革是战国。王夫之曾说战国时代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今天看来,这话说得不错。战国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首先自然是阶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等而次之,一切文化学术也无不变革。由于处士横议,诸子争鸣,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于是也就影响到文章的变革。这时文章的变革也是空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不少同志把“矫枉过正”视为一条普遍规律,认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其实,“矫枉过正说”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极端有害的。有必要加以澄清。 “矫”者指纠正,“枉”者指弯曲。矫枉过正的原意是指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又歪向了另一方。比喻纠正偏差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在我国古代,对“矫枉过正”也曾作过肯定的解释。《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述:“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汉书·外戚传下》说:“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似乎“矫枉过正”是一条古今都必须共同遵循的道理。事实上,它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相似文献   

6.
王:虞博士.您能否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我们广大读者可以籍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代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您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回顾和展望也可以让我们站在21世纪门槛上的青年同志对新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有所借鉴和参照. 田好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各种学术杂志上已有不少介绍就不需要再多说了。这里我就集中谈一谈目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形成了许多新兴的而又…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文”、“道”离合之辩,主要包括文体古今之辩、道体醇杂之辩、“立身之道”与“文章之道”的异同之辩.它在宏观上处于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之内在思想联系的逻辑框架之中.和人们习惯上认为“道”学有碍“文”学的观念相为互补.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现代化进程历经500多年,始终绕不过“古今之辩”,而在中国近代以来的100多年里,现代化进程又遭遇了“中西之争”。二者交织在一起,成为伴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始终的核心议题。思想史研究作为“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1)),在分析层面与历史层面对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及其次序关系都给出了清晰的回应。在历史叙事层面,中国思想史研究依然处于晚清之后“古今之辩”的历史延长线上,据此可以清晰地勾勒出100多年来“中西之争”的学术脉络。  相似文献   

9.
试论《庄子·内篇》散文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文章得到古今的赞赏。司马迁说他“善为书离辞,指事类情①”;鲁迅说:“其(指庄子)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②由此可见庄子散文的艺术性之高。然而,《庄子》一书内容驳杂,体例不一,自苏轼以来就认为它不是出于一人手笔;但绝大多数人都认定《内篇》七篇为庄子所作。因此,本文所涉及的范围就只限于《内篇》。  相似文献   

10.
从1913年到1922年,是中国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发生急剧变革的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中国文学最终完成了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过渡,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全新的一页。表现在诗坛上,则是旧体诗的迅速衰微和白话新诗垄断诗坛。如果从哲学意义上考察,这次诗坛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又表现为佛学影响的明显削弱和泛神论思潮的崛起,也可以说,中国诗歌从“神的文学”走向了“人的文学”。由此,中国诗歌从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步入了世界现代诗歌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冯契先生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重视哲学家的人格和哲学理论的创造的关系,通过“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强调了要把哲学的本性内化为哲学家内在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个性人格的哲理境界,为面临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他的智慧说基于对时代的感受,探讨了“转识成智、从名言之域向起名言之域”的飞跃,体现了从认识论构造元学(本体论)的理论特色,是融会中西古今哲学以解决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创新典范;他以“实践”范畴贯通知识与智慧,突破了传统马哲教科书体系的认识理论结构,不仅在认识论上多有创新,而且在本体论上揭示了实践的认识辩证法对于构造人的自由意识、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气”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从先秦诸子的论述,经由汉代董仲舒、王充等人的发展,直至北宋张载,逐渐建立了气的“本体化”向度。程、朱通过理气关系的讨论,构建了气的“理本化”向度。方以智援西学入气,而后严复又对中国古典气论进行了重构,“气”逐渐嬗变为一细微、有质量、有广延性的物质粒子,发展了气的“科学化”向度。古今以来,对气的不同理解,是其内在演进的动力之源,“气”之“整体关联”是其自在性的根源,“体用不二”是气内在的固有属性,“对立和谐”是气生生不息之过程。气之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气”的认知与实践“气”的“性”“理”上,也体现在“气”范式的“生生”转型发生上。  相似文献   

13.
张卫中 《广东社会科学》2022,(4):149-158+288
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白之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需要,文学需要白话,教育更需要白话,因而,在教育领域有过一个与文学中同样重要的白话文运动。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国民教育的转变是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根本转变,这个转变将文言置于一个十分不利的位置上;教育的现代化、大众化强烈地需要一种通俗、易学的书面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自发萌动了一场语言变革,形成了中国近现代教育中的“白话文运动”。这个变革虽然也受益于胡适在文学领域中策动的白话文运动,但它是独立的、自主的,有自己的动机和谱系。套用胡适“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说辞,中国近现代史上也应当有一个“国语的教育,教育的国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安宝马彩票案”作为一个典型个案,从微观层面上呈现了事件内部角色之间实践形态的权力关系,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实践形态权力关系的分析框架。2004年发生的“西安宝马案”持续时间长、牵扯人物多、关系复杂、影响范围广,可以说是中国彩票业自运行以来少有的现象。此案已经过去快3年了,但其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和存在的社会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时值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同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步入第20年的历程。回顾20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能够在稳步中发展,不断前进,其关键的一条就是抓住了实践这一核心问题:在理论上坚持实践标准,在行动上用实践开路,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禁区,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一、实践──中国改革开放之发轫20年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由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三个起点”引发。一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6.
一自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们也逐步认识到现代化不仅仅是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现代化.而同时也是社会形态本身的现代化。由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可理解为从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之间的结构性整体变革。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观念中,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得到了清晰而准确的表述,成为全中国人民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未来生活的基本共识。可以说,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意味着是实现现代…  相似文献   

17.
周祥森 《云梦学刊》2009,30(3):5-19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中,历史认识检验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学者二般都肯定历史认识具有可检验性,因而也承认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但是,在历史真理观问题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出现了历史真理一致论、历史真理时代一现实符合论、历史真理“历史真实”符合论等不同于一般历史真理符合论的看法。在历史认识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的社会实践标准说、时代~现实标准说、在历史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之真”标准说等三家十二种代表性的观点。新时期以来的历史认识检验问题研究,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存在着不足甚至误区,在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说﹃最﹄冖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姚炳祺“最”字,《说文》训为“犯而取也,从曰从取”。读为冒突之冒,从曰从取.会意为冒突而取,亦即《段注》所谓“犯而取犹冢而前也”,冢亦冒义,冢而前即不顾一切而前之意。犯而取之“最”盖来源于军事行动,具体指冲锋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随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随想冯天瑜一今日我们所面临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题目,它既与运作已久的“古今之辨”一脉相承,同时又包蕴着丰富的新内涵。简言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如果说,历史的多数时...  相似文献   

20.
从元典的“穷变通久”到近代的“更法自强”冯天瑜近代中国适逢古今中西一大变革之际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发生着全方位的转型。这一切催促人们竞相追求变易之道、会通之理;而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又激励人们寻觅自强之策。西方传入的社会进化论之所以风靡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