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志铭 《中国劳动》2007,(10):32-33
从今年开始,江苏省泰州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大力推行"和谐仲裁"新机制,把和谐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把全部工作都放在谋和谐、促和谐、保和谐中去考虑、去策划、去拓展。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3300件(不含上期未结案数21件),劳动者当事人数3386人,涉及经济标的5109.45万元,已审理结案3224件,结案率达97.1%。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大邑县建立"123"制度,畅通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1"是司法引导"一站点".县人社、司法联合设立大邑县维权工作站,指导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合法维护自身权益.截至目前,通过工作站向县法律援助中心输送了5起法律援助案件."2"是案前案后"双衔接".注重办案质量,及时稳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加强劳动仲裁、劳动监察、行政审批等业务间的相互协作,案前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沟通衔接",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5起;案后劳动仲裁与法院积极进行"裁审衔接",了解案情后续发展情况."3"是工作机制"三快审".坚持"快立、快查、快结"的审理机制,对涉及人数较多的案件,优先接待、快速处理.该县已结案的两起集体争议案件,通过快审机制,从法定的45天结案期限缩短至30天结案,涉及劳动者149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截止今年4月底,武隆县今年依法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1件,已处理结案20件,结案率达95.2%。该县自实施《劳动法》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县里及时调整充实了仲裁委员会成员及其办事机构的人员,配备了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专门从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强化了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县属企业组建了调解委员会,占应建数的100%,从事调解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达240多人,平均每户企业有4.5人,及时预防和处理了劳动争议,较好地发挥了劳动争议处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从今年已结案的20起案件来看,其中企业胜诉的3件,职工胜诉的2件,双方部分胜诉的15件,分别占结案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群众的文化水平的升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已不再是“稀罕事”,我县仅2015年调解仲裁135起劳资纠纷案件,其中调解结案97件,仲裁结案33件(其中,撤诉8件),不予受理5件,为劳动者挽回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工伤待遇等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176万元,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达73%。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动争议种类日渐多样化,解决难度不断增大,推动形成高效、灵活、便捷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格局,发挥好人民调解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有四种: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具有优先性,对处理劳动争议,平衡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都江堰市2012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总计319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32件:全年未立案采用调解处理的案件共计162件,其中以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约占20%,仲裁院调解解决的约占45%.人民调解在实际劳动争议处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调解在劳动仲裁中运用非常广泛,江苏省宿迁市去年共处理劳动争议413件,其中近一半是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临沂:积极推出劳动争议仲裁便民新举措山东省临沂市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出便民新举措,努力打造阳光仲裁,切实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2007年,全市共依法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63起,为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674万元,涉及职工4664人,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徐亚龙 《中国劳动》2001,(10):34-35
职工档案转移争议是指管理档案的原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未按规定将劳动者档案转交新单位或交由可保管该档案的部门接收,因而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争议.由于转档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处于已经或正在解除状态,其仲裁申诉时效涉及的情况更为复杂,认定难度也更大.在此,笔者就转档争议及与之相关的仲裁申诉时效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积极稳妥处理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累计已处理劳动争议超过15万件,涉及劳动者超过20万人,有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关系着民生、关系着稳定、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在白山市人社局内有一个特殊的窗口——白山市人社局调解仲裁(信访)办公室。调解仲裁(信访)办公室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信访职能加挂在调解仲裁办公室。调解仲裁(信访)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2人为办案辅助人员),承担着市本级繁重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工作与涉及人社领域的来信、来访接待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河北省承德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68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0%,涉及劳动者2675人;全年共审结案件559件,结案率为98%。涉案经济标的达2107万元,其中通过各种途径依法为190名弱势群体减免仲  相似文献   

12.
正隆昌县今年以来立足源头化解劳动纠纷,着力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强化劳动监察。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体系,建立就业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用工监察工作联动机制,完善三方协调机制。目前,已纳入监管范围的企业有973户,涉及职工1.24万人,通过监察,追发劳动者工资397.66万元,督促补缴社会保险费2.72万元。二是强化调解仲裁。成立县仲裁院,充实仲裁力量,开辟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开通劳动者维权投诉电话,通过调解仲裁,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210.24万元。三是强化专项执法。县人社、住房、公安等八部门联合开展为期4个月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截至目前,专项检查重点企业46户,涉及劳动者5750人,督促发放工资75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为方便用人单位及职工,岳池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行一地一案。到用人单位上门办案的流动仲裁方式,近三年来已办案37件,全部以调解方式结案,调解成功率100%,降低了当事双方的诉求成本,缩短了争议处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5月1日起,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将全部免费。近日,劳动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争议耗时长、申请仲裁时效短等不利于劳动者的局面将终结。  相似文献   

15.
赵晓燕 《中国劳动》2006,(11):51-52
为了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行使仲裁权利,实现劳动争议案件快立案、快办案、快结案,体现公平、效率,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办法》、《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简易程序》《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实施便民劳动仲裁意见》。山东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在案前调解、立案、审理和仲裁文书的制作与送达等全过程中实施1…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海宁市劳动仲裁院自2005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通过健全网络、简化程序、流动仲裁、减收费用、加快审理等有力措施,着力打造劳动争议调处“绿色通道”,在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立案审理劳动争议304件,涉及职工1267人,  相似文献   

17.
苍溪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劳动争议处理网络,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阳光仲裁"之路,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2009年,全县共受理劳动争议82件,调解成功75件,调解成功率达91%,劳动者获赔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在和谐仲裁理念的指引下,认真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劳动法律服务,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坚持和谐仲裁,处理劳动争议。认真指导当事人书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引导当事人举证。二是发挥调解作用,解决劳资纠纷。充分发挥调解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作用,对于案情简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人事争议日益增多,仅就成都市青白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每年接纳争议案件的数量而言,便多达数百件,并呈逐年上升之势。一些用人单位劳动法律观念淡薄,管理知识缺乏,是引发劳动人事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青白江区人社局仲裁院前不久就接到这样一个案子:该案的申请人是某企业职工,他在上班时和一同事发生口角和轻度抓扯,后经工友们劝解,两人停止了争吵。但企  相似文献   

20.
广安市广安区人社局针对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的新形势,枧仲裁质量为生命,认真对待每件案件。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受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好评。该局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坚持严格仲裁程序及“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并采取“个察跟踪、微观管理”的工作模式.将仲裁审理工作重心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