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45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军队俘虏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苏联与日本达成的某项秘密协议。日本人以溥仪为筹码,跟苏联做了私下交易,所以才莫名其妙地让溥仪去了沈阳。  相似文献   

2.
时在 《今日南国》2014,(12):19-19
一厢情愿讨好苏联 长期以来,1945年8月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被认为是促成日本迅速宣布投降的重要因素,但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前披露称,从日本的视角看,8月6日和9日(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日子)并非日本的重要日子,投放原子弹对日本最高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3,(12):41-41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且给予日本投降和结束战争的某些承诺。7月27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内阁有主战和主降两派,会议没有结论。由于苏联没有签署《波茨坦公告》,日本要求苏联斡旋,想到盟军进行和谈。这后,日方便等待苏联的答复和盟国正式的最后通牒。  相似文献   

4.
田居俭 《中华魂》2010,(11):22-26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是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历史性决战时期。这一时期的斗争,前期在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线同时进行,后期则集中在军事战线。  相似文献   

5.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至今四十年来,日本政权基本上被保守派政党——自民党所垄断。1945——1955年是保守政治体制的形成时期。本文拟对日本保守政体的形成过程及美国占领军当局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等问题作以分析研究。一美国在完成对日的军事占领之后,立即着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发表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鲜为人知的是,在诏书发表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震惊了日本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苏联红军向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白天苏军飞机狂轰滥炸,晚上苏军坦  相似文献   

8.
北婴 《百姓生活》2011,(11):56-56
1945年12月27日,由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及菲律宾等11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远东委员会成立,作为战后对日索赔以及对日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为了使受害国尽快得到赔偿,而又达到限制日本战争能力复活的目的,同盟国确定的索赔方案是以实物的形式充赔,拆迁日本的战争工业设备。  相似文献   

9.
1949──1965年,日本实行严格的进口数量限制制度,以保护国内幼稚产业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战前(1934—1936年平均数)相比,日本1945年8月的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10%,1946年农业生产的为60%,实际工资水平约为30%,每一国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约为60%。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来看,同样遭受了沉重打拳,直至1950年才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为了改变经济状况,日本政府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方针。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原材料以满足国内需要,这样就迫使日本必须…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份14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盟国派遣占领军。在日本要地实行占领,监督其解除武装(只保留警察武装)和投降书的具体实施。国民政府最终选定陆军第67师作为中国驻日占领军。中国驻日代表团军事组上校参谋、32岁的廖季威在67师先遣部队中。  相似文献   

11.
翟边 《百姓生活》2014,(11):66-66
近日,91岁的"二战中最后投降的日本兵"小野田宽郎去世。1944年12月,上司谷口义美命令23岁的小野田在菲律宾卢邦岛开展游击战。他说:"我禁止你自杀、撤退或者投降。这个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1945年2月,美军在卢邦岛登陆,大部分的日本士兵不是投降就是战死。小野田与3名同僚一起隐入丛林,继续顽固地进行游击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苏联占领了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和"北方四岛",并参加了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苏联反对美国单独对日媾和。日本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的谈判持续到1956年10月才达成协议并发表日苏联合宣言,但未能签订日苏和约。  相似文献   

13.
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侵占中国"南满"迫使苏联势力退出"北满"。苏联为避免与日本冲突,在获取一定权益后退守西伯利亚东部与中国外蒙古。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是日、苏瓜分中国"满蒙"之侵略事件。1945年苏联对日作战是日俄战争以来俄(苏)、日在远东矛盾与争夺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变该地区的图书馆为其殖民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1937-1945年日本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进一步给中国国书馆事业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5.
1945年9月2日,是日本投降签字之日。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特刊发《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纪实》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杨校 《山西老年》2013,(8):22-22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8月6日和9日,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可事后有人发现,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东亚各国因为过去的记忆产生矛盾,尤其是围绕日本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出现分歧甚至对立.对于曾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韩国而言,1945年8月15日具有"光复节"的意义.中国在9月3日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仪式.而日本则把1945年8月15日视为终战日.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陈列着日军的战争遗物和遗书,并按时间顺序摆设了描绘战况的墙板,将战亡军人的灵魂作为神灵供奉,美化其侵略战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范曾 《可乐》2011,(1):16-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天,东北沈阳有一栋日本军官们居住的楼房,在火药爆炸声中坍塌。几十名军官和家属们在烈焰中灰飞烟灭,其中有楠莉的父母。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7日,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0周年纪念日。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整整打了14年。这期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英勇反抗日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惨痛的灾难。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投降日,日本官方从来不称这一天为投降日,一般只是称“终战纪念日”,有时称“追悼战没者,祈望和平日”。这里表现的心态是缺乏对历史反省的诚意,是对战争责任的推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