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功能之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远离了人文精神,追逐功利化的结果使大学走向精神的沉沦。时代在追寻大学的本真,现实反映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亟待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亟待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大学使命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对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大学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存在的误区,并指出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障碍.由于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主体,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培育尤为重要.基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着重从大学校长职业化,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创建由学术自由、民主治校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培育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大学必须具有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人文精神充分的肯定,更体现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人文管理的革新。本文剖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实质、价值以及现代意义,进而探讨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法律应是人文科学精神的结晶,但大学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其法律意识却并未与时俱进,这与大学精神危机不无关系.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设,解决大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的提出与实践跟大学息息相关。大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跟大学自身特性紧密相连,它的培育方式多样,开设文学创作课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诗歌创作课的实例,说明了这一形式能够为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奠定内涵与方法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纵观从中世纪到现在的大学教育史,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发展和变革的灵魂所在,大学人文精神不仅饱含德育因素,而且也是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增强德育主体、德育制度、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以及德育环境的人文精神是创新大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恢复、培育和弘扬.弘扬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有助于引导和推动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现代大学功能定位的转向、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有助于重新准确地定位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突出大学的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使现代大学精神有利于推动大学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时下大学教育中存在着轻视人文教育,片面追求实用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惟有为人文精神所武装的大学才有资格成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真正的向导。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需要让人文精神真正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此,正确落实并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弘扬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原初目的,但在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强势冲击下,人文教育在当代中国教育中却日益趋于边缘化.优秀课程<外国文化与文学>建设的主旨就是为了弘扬大学人文精神.它以人文情怀强烈的作者和作品为观照对象,力图把西方人文精神和更加丰富完整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以促成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中日两国大学校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比较分析出中日两国大学相近的文化价值理念和相通的人文精神内涵,初步探讨了中日两国大学在日益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大学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实现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着相近或相通的文化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