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高校宿舍中,当其他男生在游戏中酣畅角逐、在电脑前一边看球赛一边歇斯底里地呐喊,抑或是静静地安居一隅阅读武侠小说时,一名男生却拿着强光手电筒全神贯注地研究满桌的"破瓷烂碗"。在他的眼中,似乎再也没有什么比眼前的这堆东西更吸引人了。他就是23岁的冯泽洲,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一名研究生。进入冯泽洲的寝室,你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箱子太多了,里面装的是各种古瓷片。然而冯泽洲说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他收藏的瓷片加上放在西安老家的,大约有三万多件,从东汉至唐宋元明清,从  相似文献   

2.
<正>陈处昌教授汕头大学法学教授,数十年业余收藏各种文物千余件,包括古陶瓷、铜器、玉器、金银器、古家俱等,藏品中有国内极为珍稀的精品。现刊发其收藏《大唐贞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文物保护法》将原法“私人收藏文物”更名为“民间收藏文物”,并由原来的3条增加到10条。新《文物保护法》对民间收藏文物诸条款的规定,一方面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所面临的新情况,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和政策上有利于实行适度开放的政策,从而达到规范市场,使民间收藏文物有序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安琪 《北京纪事》2014,(7):107-109
在收藏圈里,大家都知道李祥的体育文物收藏是最牛的。确实,他的藏品之丰富和珍贵,办一个展览是绰绰有余的。他曾在北京举办了“1932—2012纪念中国参加奥运会八十周年李祥体育收藏展”,展出了我国从1932年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年参加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的体育收藏品1000余件,令前来参观的体育收藏爱好者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5.
书评     
马未都先生多年致力于文物收藏与研究,在陶瓷、家具等文物领域享有盛名。出版过多本文物研究与收藏的书籍。  相似文献   

6.
马君武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翻译家,又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一卷《马君武诗稿》,在辛亥革命之后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广西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马君武诗选》一书,所收内容,以《马君武诗稿》为主,又补充了马君武在抗战前后的一些诗作,共一百二十多首,附译诗四组,大体上反映了马君武诗歌创作的全貌。应该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读者是会欢迎的。  相似文献   

7.
狄少英是一个颇有成就的青年国画家,他1957年6月生於河北定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绘画。而当他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名战士以後,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现在是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徐悲鸿画院创作室主任。30年的军旅生涯和长期的国画创作,使他的艺术与情感不断升华。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各类美展和书法展。曾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家艺术展金奖;炎黄同心中国画金奖;东南亚六国水墨画展金奖;“中华长春”国画大展银奖;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展银奖;国际书法展览二等奖;部分书法作品在国内碑林刻石;国画《祖国啊母亲》和书法《毛泽东沁园春·雪》词,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传略收入《中国美术家》、《中国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等多部大型辞典,出版有《狄少英画集》等。他的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先生,专门撰文对这位青年画家的创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火花情     
黄海边,有一小镇——兵房镇。小镇虽不出名,但镇上有一位收藏火花者却早已闻名海内外。他就是江苏省如东县兵房中学教师王建华。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的装潢,又叫火柴贴画。它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已成为一种小型的艺术品。王建华经40多年的苦心搜集,现已收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品种的17万多枚火花,他还被英国皇家火花协会吸收为会员,并被编入《中外收藏家与博物馆》、《中国收藏名人辞典》等多部辞书中。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王先生的爱好就是收藏火花。早在孩提时代,他就迷上了火花、邮票并一发  相似文献   

9.
199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作品入选国家机关部委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获解放军首届“华天杯”书法大赛三等奖,多次在武警部队举办的书法展中获奖,作品被收录《中央国家机关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集》《全军首届“华天杯”书法大赛马作品集》作品被《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武警》《人民武警报》《文物天地》等多家媒体刊用,多件作品被日本,韩国各办人士收藏。臧向军又名子仁,男,1964年3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全国青联委员,现任武警部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干部,少校警卫。刘洪宽1938年生…  相似文献   

10.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数万件革命文物、资料中,有一件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它就是贺瑞麟的《死前日记》。这是馆藏最早的反映烈士狱中生活的日记,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1.
张伯驹曾经收藏和经手过诸多有关曹雪芹及《红楼梦》的文物,如《楝亭图》《楝亭夜话图》、脂砚、正白旗曹雪芹故居、《海客琴樽图》、"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多六桥本"《红楼梦》等,并与诸多红学家吴恩裕、周汝昌等多有交往。张伯驹对相关文物、学人、作品的记录、鉴赏、题咏不仅是文物史、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红学史上的重要资料,为红学相关问题的考证、解答提供了必要前提。梳理张伯驹与红学事物、红学问题的相关经历、记述、题咏等资料,对于了解红学史、对于红学研究中资料的使用与辨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张伯驹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并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因为电视等媒体的热闹喧嚷,文物收藏这两年成为流行话题。有一个人,也随着这股热潮、或许更早些,被带入了人们的视线。一本《花花朵朵坛坛罐罐》配了精美的图文再版,其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有朋友告诉说读得津津有味。沈从文的名字在我们的眼前耳边时时隐现浮动。前半生写出优美《边城》的大小说家,后半生则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了文物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两件回鹘文契约的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重新考释的两件回鹘文文书,是我国元代回鹘地区买卖奴隶的契约。它于1953年为西北文物考察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此后,经过历史学者冯家升教授研究考释并译为汉文,分别发表在《文物》1960年第六期(题为《回鹘文契约二种》)和《考古学报》)1958年第二期(题为《回鹘文斌通(善斌)卖身契三种》)。他在考释这两件文书契约时,化费不少心血,下过不少工夫,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由于这两件文书系回鹘文草书体较难辨认等原因,所以他的文章中在转写和译文方面还存在一些错误。冯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外有关学者的重视和兴趣。日本山田信夫教授在《回鹘文斌通(善斌)  相似文献   

14.
最初知道王思任其人,还是从周氏兄弟的文章中,即鲁迅的《女吊》、周作人的《文饭小品》与《关于王谑庵》。《文饭小品》的原书虽未见到,但觉得这一书名很有意思。抗战前,康嗣群先生还用《文饭小品》之名出版过期刊,内容也很可赏览,可惜只出了三期(?),在我收藏的期刊中一直非常珍视,现在康公已经作古,期刊的《文饭小品》,经过浩劫,理所当然地也与我诀别了。浙江古籍出版社近年来很重视乡邦文  相似文献   

15.
《文物保护法》第58条规定的国家对珍贵文物的优先购买权具有诸多特殊性。该权利产生于文物行政部门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指定行为生效之时。该权利的享有主体是国家,由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代表国家行使。该权利仅适用于珍贵文物被拍卖的场合,其行使程序不同于在因强制执行而实施的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行使程序。该权利行使的最终效果是国家优先于第三人取得珍贵文物的所有权,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则取得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一颗尘封的明珠——评丘东平的《给予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中国文坛上曾涌现出一批反映抗战新局面的作家,丘东平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他在《七月》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反映中国军民浴血抗敌事迹的作品,成为抗战初期引人瞩目的作家。然而,现在人们在论及丘东平的抗战小说时,常常提起的,是他的《第七连》、《一个连长的遭遇》、《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短篇,很少提及他的中篇小说《给予者》,更未对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公正的评价。我们认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3,(8)
在我们面前,摆放着两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件是一份69年前颁发、已经有所破损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党证》,这份党证历经硝烟、艰险,保存至今,反映了一名老红军对党的赤胆忠心;另一件是一张照片,正面为毛主席在延安的一次演讲,背面是毛主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中国流失到海外的文物精品特别是历代名画,可谓触目惊心。 据主持《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大型画册编撰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林树中查录,流失数目多达2.3万件!这些无价的国宝藏在何处?又是如何流落他邦的?  相似文献   

19.
马国翰是清代著名的辑佚学家、藏书家。他注重实用,以常见版本为主;注重收藏类书、古注等辑佚常用书;收藏有较多的古佚书辑本;本文从《玉函山房辑佚书》引用书《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多有著录几个方面对马国翰辑佚与藏书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艾里香 《社区》2009,(11):59-59
这几年.收藏日渐成为老百姓的热议话题.但是有关收藏界的猫腻很多人都不得而知。有着文物收藏圈“老江湖”之称的吴树,在其新书《谁在收藏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中,将矛头对准了收藏界的黑幕,揭开许多鲜为人知的文物交易内幕,以便给人带来更多深刻的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