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绕"和"甩",步伐的踢与吸,体态的扭倾含腆。  相似文献   

2.
伞头秧歌较多接受中国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创作手法,具有独特的文学美感。其美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哀而不伤的和谐之美、朴实真纯的自然之美、声韵谐调的韵律之美、清新自然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3.
山西民间舞教材尚处于挑选尝试的起步阶段,伞头秧歌风格特点显著,民间可被继承的舞蹈元素丰富,现存表演形式相对完整,深受百姓喜爱,展演发展积极,早已成为晋西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承载着深厚广博的黄河黄土文化,如能列入教材,既是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最好保护,也是山西地方特色办学的最终需求。  相似文献   

4.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原生型”胶州秧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有代表性的地域民间舞蹈文化,与其它秧歌一样植根于农耕文化,但同时又受到港口文化的影响,并体现了齐文化的遗存。此外,它还具有节庆娱乐功能、熏陶教育功能和经济收益功能。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时期的词尾“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五代时期是词尾“头”发展的关键时期 ,有旧形式的沿用、扩展 ,有新形式的萌生 ,使用情况复杂。本文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此期词尾“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综合的分析 ,并指出不同类型的词尾“头”出现的最早时期及基本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岱山方言中有特殊的异读现象,举最常用的“里”“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根据“里”“头”的变音规律看,有的与其词序位有关,有的与其语素义有关,且初步判定其个别变音接近闽语音。岱山方言中的这种含有闽语元素的异读现象,在舟山群岛与周围吴语中罕见。推测其来源,应与明清时期我国海禁与展复史以及岱山岛移民来源地方言有关。  相似文献   

8.
要考证了《孙子兵法·九地》 ,指出“四五者”既非传统说法的“九地” ,也非外国学者所云“四路五动” ,而是指“四时”“五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重要表时标记“的”。表时标记“的”所在句子即为表时“的”字句。文章从语义入手,在外显作用、表义重点、使用条件、否定对象、分布位置、语法意义等方面,对表时标记“的”进行了多维度语义考察。考察结论;外显作用上具“外显已然”语义特征;表义重点上具“凸显焦点”语义特征;使用条件上,句类选择具“倾向认识句”语义特征,谓动选择具“唯动作性”语义特征;否定对象上具“否定凸显焦点”语义特征;分布位置上具“唯谓后性”语义特征;语法意义上具“强化现实性”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1.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的概念是针对人的审美直觉的程度而设立的 ,在美的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彝语语法学者习惯用汉语语法来套彝语语法,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汉语“不”在彝语里就是“ap”的意思,彝语“ap” 在汉语里就是“不”的意思;因此,汉语“不”和彝语“ap”的用法完全一样。因为汉语“不”是副词,所以彝语“ap”也是副词。但 是,通过比较分析,汉语“不”和彝语“ap”的词义、词性和用法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彝语语法学者习惯用汉语语法来套彝语语法,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汉语“不”在彝语里就是“ap”的意思,彝语“ap” 在汉语里就是“不”的意思;因此,汉语“不”和彝语“ap”的用法完全一样。因为汉语“不”是副词,所以彝语“ap”也是副词。但 是,通过比较分析,汉语“不”和彝语“ap”的词义、词性和用法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14.
时是易学的重要范畴,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根本理念。荀爽将对时的探讨置于阴阳大义的易学主题中。荀爽在象数易学中阐述时的思想,不仅针对时对主体的限制,运用象数方式描述时,更能顺应时代与学术的需求,透过象数方法凸显主体在时中的价值自觉,从而将其乾坤升降象数学说内涵的易学天人之学思想意蕴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5.
“唱新闻”是起源并流行于浙江地区的一种地方曲艺,也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说唱形式的口头传播活动。这种传播形态起源于南宋时期的“说朝报”,在近代浙江地区兴起,后扩散到上海等地,是留存至今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活化石。根据推动“唱新闻”发展的动因和社会传播功能的不同,可将“唱新闻”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唱新闻”的传播者身份、传播的“新闻”内容以及表演的空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市场和受众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媒介技术因素是影响“唱新闻”变迁的重要因素,每个历史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又有不同。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唱新闻”的变迁,对于揭示地方曲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不”语句,究竟归属于哪种判断类型,要做具体分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它分别属于三种类型的判断:联言判断、性质判断、假言判断。特别指出它同时属于假言判断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最后指出具体的分类分析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让张学良背上"不抵抗"的骂名,张学良对此曾表示:不辩不争,毁誉由人。而在张学良的口述中,他谈的最多的是九一八事变中有关"不抵抗"问题,他既反省自我,也为己辩护;他辩驳细节问题,对还原历史至关重要;他承认"判断错误",却否认"不抵抗"。这种"不辩"之辩,不仅颠覆诸多历史观点,化解重要历史疑点,也让人们看清了张学良作为当事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反递句式“不但不A,反而B”属于并列类复句的一种.从认知层面来分析该复句与语境C项之间的认知关系,考察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中人们对于命题的信赖程度.主观推测层面:0.5<P{A/C}<1,0<P{B/C}<0.5;客观反映层面:P{C/B}=1,P{C/A} =0,P{A}=0.已然为P{C}=1,P{B}=1,未然为P{C}=0,P{B}=0.说话人使用”不但不A,反而B”这一句式,其目的是为了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的不一致关系,体现该句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锡冰 《金陵瞭望》2007,(16):35-35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员工各种各样的借口:如果工作中的事情不理想.那肯定是老板的问题:如果家里的事情不完美.那一定是对方的错:如果员工在考评中得了个“D”.那肯定是因为主管不喜欢你: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我无法满足他: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我没学过: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我没有那么多精力:我没办法这么做。  相似文献   

20.
杜学峰 《社区》2009,(21):50-50
海鲜食品营养丰富,但是如果不注意食用方法,不仅会影响营养的充分吸收,还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因此吃海鲜时别忘了以下的几个“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