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构建系统科学哲学论纲: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研究包括系统科学的"语词系统"、系统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和系统科学的元研究;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研究包括系统如何可能、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和系统科学的认识如何可能;系统科学哲学之方法论研究包括系统科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科学方法的性质及其原则、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元研究和系统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三个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构成系统科学哲学研究论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系统科学的结构与方法 ,阐述了系统科学方法论、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同时对系统信息论、系统控制论及学科逻辑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从而为系统科学的进一步研究拓展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系统科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教育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系统科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主要是其第一层次的系统哲学,在当代主要表现为复杂性思想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这就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在教育研究中确立整体思维、综合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动态思维的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系统科学方法是以系统科学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处理各种类型系统问题的方法的集合。在内涵的规范下,外延涉及国内外代表性的系统科学方法,包括"综合集成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和"批判系统思考"等。  相似文献   

5.
科学逻辑纲领是经济学逻辑的一种新研究纲领,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应用形式逻辑加语言逻辑纲领,也不同于博弈论纲领。主要研究经济学原理的性质、理论的形式结构与经济学解释、辩护及理论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科学逻辑纲领是经济学逻辑的一种新研究纲领,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应用形式逻辑加语言逻辑纲领,也不同于博弈论纲领。主要研究经济学原理的性质、理论的形式结构与经济学解释、辩护及理论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转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进展揭开了科学转型期的序幕。恩格斯在总结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思想。20世纪,系统科学作为一场新的科学革命悄然兴起,在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一系列技术科学的推动下,系统科学取得了快速发展。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以及突变论等新的理论,使系统科学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使系统范畴跻身哲学范畴行列的要求无非意味着两条道路 :使系统科学哲学化或使哲学系统科学化。前者意味着要使作为科学发展阶段性成果的系统科学超越其实证性和历史性 ,担负起理念性的终极关怀的哲学使命 ,这无疑要使它放弃自己的科学性。后者则意味着要使哲学深入到科学经验领域 ,以客观对象为本位 ,担负起对实证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这一原本属于科学研究的责任 ,从而放弃自己以人为本位的超越性思考的使命。这两条道路对科学和哲学来说 ,都是不祥的  相似文献   

9.
坂田昌一是日本著名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其科学哲学思想得到了中国科学界和哲学界的高度重视。其自然观以现代理论物理学为依据,有着鲜明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特征,与此相应,其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是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人们认识复杂系统演化规律的质的飞跃。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学说,包括了许多方面,也有了许多重要的成功运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系统运动图谱的分析,可以提出包括三个阶段的系统运动图谱。在系统运动的第一阶段形成了具有中性科学特征的、学科无涉的系统科学理论;在系统运动的第二阶段形成了学科有涉的系统科学理论;形成的二阶系统科学理论对一阶理论的反作用使得系统运动成为了一个闭合反馈回路。系统科学在系统运动中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的方法论,共包括6个环节,即收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考察遗址、分析遗物、模拟试验、综合性研究. 其中,收集文献资料是取得研究资料的重要方法;调查访问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考察遗址和分析遗物可以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分析问题;模拟试验可以验证、分析、鉴别古籍文献记载内容;综合性研究可以从理论上找出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前科学哲学的危机,国内学术界提出种种解决危机的研究路径。这些不同的路径为正处于低潮的科学哲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深入分析这些路径,能够发现它们对转向后的科学哲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都没有深入的说明,而理论结构和研究方法等也有待建构。这使得它们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因此,必须顺应科学的新发展,接受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克服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分歧,使科学哲学走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科学与哲学之辨,是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文化选择过程中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对此问题的认知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初期科学与哲学的划界;20年代科学与哲学的对立;三四十年代科学与哲学的分界与会通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经典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钱学森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哲学是科学技术部门的最高概括,它指导一切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通过桥梁(部门哲学)来实现。在科学发展初期,科学的认识由以归纳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探索性的假说-演绎为主。机械论的认识论和还原论的方法论是经典科学研究中的主导观点与方法。经典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逐渐转变为科学技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保尔.费耶阿本德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与西方其他科学哲学家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当代科学哲学中最大的异端”。他属于历史学派,反对科学沙文主义、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理性主义等,并提出了“无政府主义认识论”、“韧性原理”和“增殖原理”等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他认为他的任务乃是宣告科学哲学的终结,成为科学哲学的送葬人。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同处世界的东方,受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在科技哲学研究上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国情不同,因而也有不少差异之处。中日两国在科技哲学研究上,如果能互为借鉴,取长补短,那么,各自必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哲学已经发展到极致,开始解构。后现代科学哲学应运而生,且具有如下特征:推动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推动研究方法从科学发现转向科学发明、科学虚构和理论建构;发展决策学、预测学和未来学,将人类精神从二元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科学哲学家立足于身体和生活经历,发展生命哲学、身体哲学、身体认知论和身体审美学;从实体世界转向精神领域,肯定宗教信仰是人的一种认识状态和心理依赖,构成人的深层本质;注重语言符号的推广和身体的高技术改造;促动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