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 ,锦州市应准确把握产业规律及现实的产业升级环境和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 ,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 ,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的整合上 ,从而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促进锦州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在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这一背景下,要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资源的布局能够结合我国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出发点,研究最适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规划布局的目标与任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研肇庆传统优势产业发现,从横向比较看,肇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除工业增加值占比外,其他经济指标均低于工业相对发达的佛山的水平;从纵向比较看,传统优势产业的经济指标呈"V型形态"变化。导致肇庆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制约因素有政策环境、市场竞争、自主创新能力低、能耗高等方面。为此,笔者提出肇庆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六化"的战略目标及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产业转型、产业转移与升级、扩大内需等背景为灾区工业升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灾区工业的中长期重建应抓住机会,着眼于高效利用增量资源,提升优势产业及潜在优势产业竞争力。本文以波特的钻石理论为框架来分析影响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四大关键要素,基于机会与政府二因素提出政府在重建中利用机会、提升各关键要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出发考察产业升级的两种路径:一种是发挥比较优势为主的嵌入式产业升级路径;一种是以企业能力为核心的内生型产业升级路径。两种升级路径都各有优点和不足,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来看,坚持以企业能力为主的内生拓展型产业升级路径,是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工业发展增速放缓,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根据青岛市及全国同类城市2006-2013年工业各产业经济发展数据,参考相关研究理论,设立青岛市工业发展增长模型,并采取线性回归的方法解得青岛市工业各类产业增长方程。将青岛市工业各类产业发展水平同全国同类城市同类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青岛市工业在发展速率、发展启动水平方面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为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欧美出版业的产业升级有三种模式:依托高新技术拓宽出版业的经营领域,实现跨行业经营;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复合出版物,带动出版产业成功升级;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兼并重组,革新和增加出版业务。我国出版业经过集团化发展后虽在规模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整体上仍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借鉴欧美出版业的产业升级模式,加快出版业间的购并联合、提高产业整合度、尽快完善出版集团运行机制、提高出版业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应是中国出版业产业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垂直专业化背景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释了垂直专业化的内涵及其对国际制造业的影响,接下来说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层次和内容。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状况及其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垂直专业化背号下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内涵进行再诠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现代服务业升级的机制.通过分析大连市以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现代服务业升级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案例,总结出以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现代服务业升级的五条路径:以产业集聚为目标,倾力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以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为引领,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总部经济效率;以引进和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手段,助推本地服务业触网上线;以结构优化为主线,实施电子商务驱动的传统服务业改造和优势产业培育;以区域协同为依托,大力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互动.进而提出了以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现代服务业升级的保障政策.这些现状、问题、路径与保障政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将对我国其他地区以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现代服务业升级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实现了迅速的崛起.大量而高效率的技术引进是日本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升级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体现了日本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的实质.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各时期的过程与特点,对于正处于经济起飞、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我国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贸易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参与国际分工的收益。该文基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五国国际产业转移现状,选取贸易数据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产业互补指数,考察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产业互补性,分析中国利用贸易互补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研究发现: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在SITC6、SITC7和SITC8上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源密集型产品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均显示出转移趋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承接基础优于其他中亚国家。中国应继续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创新国别特色产业合作模式,加快国内优势产业在丝路沿线的国际产业链布局,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攀升全球价值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的动态特征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动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国际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现实外部环境。综合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动因与外部环境,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在国际产业链中升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升级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文章建立了产业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计算了东部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升级能力,然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提升东部三大经济区域产业升级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传统加工贸易为引擎的我国主要外向型经济区普遍遇到了发展瓶颈,转型升级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统计学和产业分析理论,对东莞市的加工贸易、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企业类型和规模等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系统分析,为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探索行之有效的传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途径和方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GVC和GLVC的我国物流产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物流产业将进行新一轮物流产业升级,而升级的发展路径以及发展战略选择尚未见学者研究,借鉴全球价值链(global logistics value chain,GVC和全球物流价值链(global logisties value chain,GLVC理论,在GVC的基础上,提出了GLVC的定义,阐述了产业升级的内涵;从内外角度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构成,并进行了基于GVC和GLVC的物流产业升级动力分析;给出了物流产业升级范围扩展模式和升级深度发展模式,并给出了两种物流产业升级模式;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升级战略选择的四点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OEM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重新界定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内涵并构造了"OEM指数"将我国制造业分成"消费制造业"、"工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三类,并分别对其2006至2013年间升级能力进行了研判。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消费制造业"产业升级能力持续上升、"工业制造业"经历了下降后上升的曲折变化、"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趋势无明显变化,并且对此现象提出了产业升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台湾政府于1991年实施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产业的升级,提高了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该条例的分析,探讨其对我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互为动力、相互制约,产业升级的迟滞会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也不利于产业升级.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选择和实施科学的产业升级路径,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的平稳转换,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间的良性循环;反之,忽视转换期产业升级的规律,选择和实施错误的产业升级路径,则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形成相互掣肘的局面,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重要时期,应在已有理论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提出科学指导中国产业升级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纺织产业是苏州市六大支柱产业,对繁荣消费市场、增加就业和农村城镇化资金积累和推动"两个率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型升级是传统支柱产业应对当前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苏州市纺织产业应从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部门升级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纺织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实现纺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