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逆商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从家庭教育的错位,学校教育的欠缺,社会的过度保护,抗挫折能力较低和自我认识的偏差五个方面探讨高职大一学生逆商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对大一学生逆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逆商水平。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部分,而在家庭教育中加入逆商教育,可以帮助各位未成年人体会逆境意识与能力发展的过程,并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培养未成年人具备逆商意识与能力,让未成年人可以掌握更多的成长技能,那就需要教育者通过实践摸索出教育的规律,为了能让逆商教育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本命题特研究家庭教育过程中培养逆商教育的方法以及所带来的积极作用。针对逆商教育展开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找到合理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最终促进未成年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现代性日益彰显出多元形态,个体化与群体性成为社会行动的二元对立统一。当空巢青年逆群体性行动对规则遵从与社会关联产生影响,该群体就会在自我确证与反思中进行合法性探寻。空巢青年逆群体性张力结构造成传统规则衰微,将行动合法性诉求纳入抽象社会规则遵从的工具化轨道。空巢青年的社会关联是规则遵从下秩序建构与社会整合方式,它使得个体化背景下理性社会发展的自诀得以可能。规则—行动—秩序的解释框架可对空巢青年的产生基础、行动逻辑和功能的合法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决策和部署鲜明地凸显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完全符合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切身利益。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工作的研究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中国青年研究的形势任务、青年工作的情况和青年生存与发展的需求等方面提出青年研究要关注民生、以青年为本的问题意识和服务青年的意义,并提出了青年研究工作新突破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5.
青年与青年运动既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进程而诞生,同时也是作为近代社会的对立、对抗的一方而存在。"青年"理念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由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孤立现象,或者是政治运动的权宜之计,而是近代化过程中一种新型思想的诞生,是一种以"青年"理念为核心的概念群的产生。这类概念体系在充满着形形色色"主义"的19世纪可以被称之为"青年主义"。到了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知识界、舆论界将近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进行了翻译与再创造,构筑了汉语范围内有关"青年"话语的原生系统。自此,"青年"作为一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整个20世纪,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前提是在发达国家或后现代化社会里所出现的一种青年特征逐渐消失的现象。这不是一代人的消失,年龄的构成、世代的传承并没有出现中断。所谓青年现象的消失是一种创新思想的消失,是一种时代象征、一种解构机制、一种英雄主义、一种革命精神的消失。政治思想学上的"代沟"被归纳为一种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语言。反之,这种青年现象的消失如同水落石出,在相当程度上将青年本质的构造呈现出来。观察处于静止状态的保守青年比观察运动状态的革命青年能够使我们更容易从个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人的解放"的立场对青年本质等基本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具有革命性,艺术作品具有对现实规则的否定作用,把人民从现实的原则中解放出来。在意识形态下的中国艺术尤是这样,它化作一种权力话语作用于我们的双眼,激荡我们的灵魂。中国艺术家把敏感、激情化作对社会的深度关注,用画笔化作鞭策中国社会的剑戟,探索于中国前途、宣传于中国革命、反思于中国社会。而在中国近现代,革命诉求随着中国命运的沉浮不断变化,每个历史时期有着不一样的革命渴望,但艺术家们怀着始终如一的革命情怀,用画面表现对中国革命的思考与愿景,本文对此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程建岗 《职业》2012,(19):70-71
针对许多公司询问的关于员工队伍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结合自己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提出以下观点。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人格为先,兼顾知识、能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译自《二十一世纪论坛》2007年第8期,是StefanBecsky博士邀请作者撰写一篇有关白皮书对欧洲青年影响的文章。作者审视与回顾了过去十年来欧洲青年政策发展变化的历程,对未来十年青年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作者曾积极参与了有关青年白皮书项目的工作,作者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分享作者个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党显武 《职业》2012,(6):50-52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就业问题尤其突出。尽管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却不能满足城乡劳动者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据资料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招生人数达154万人,较上年增加46万人。  相似文献   

12.
青年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与社会、国家之间具有历史、现实、伦理价值的实然统一性。由此出发,反思当前我国青年发展研究,就存在一般性指标、生存性指标过重及研究流于普遍化的问题。从而,我国青年发展研究应强化青年发展的本质指标与内在指标,建构与深化具体、历史与自我价值性的个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千百年经济发展,江西拥有几百个赣商老字号商家。老字号商标名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文中对老字号商标名称进行分析,认为中华老字号商标名具有鲜明地反映了文化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中国青年赓续初心使命并继续稳步向前的历史节点,为深入挖掘百年历程下中国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研究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之路,探析十四五期间我国青年发展趋势与规律,2021年5月,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与中国青年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建党百年与青年运动、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青年参与、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阐析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的题目看似很大,其实仔细回想观察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林林总总,就会发现:在共和国成立的这60年中,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它的气息就像风,虽然有冷热硬柔之分,有和煦炽烈之别,但它却永不停止。当世界之风拂掠过中国大地的时候,也自然要掠过当代中国青年的身边,吹拂甚而吹皱过几代年轻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域外青年政策依据不同的制定主体和适用范围可分为国际青年政策、区域青年政策和国家级青年政策.其中,国家青年政策主要由各国政府部门(行政部门)制定的青年政策及立法部门颁布的青年法组成.由此,国家青年政策的发展模式也呈现青年政策先行和青年立法先行两种.从域外青年政策的发展规律来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青年政策的制定具有相对优先性、青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青年政策的内容逐步细化精准和青年政策的类型逐步完善.在借鉴域外青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可从制定《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细则》、在青年发展的重点领域再行制定专门的青年政策或青年发展项目、重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立法转化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义乌青年创业现状进行了解,发现青年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创业知识、创业资金、创业政策、创业指导和创业信息,共青团组织应搭建学习培训平台、资金扶助平台、政策服务平台、实践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切实为青年创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合理实施情商、学商、事商、智商四商教育的方法.学生发展四商,有利于其成功地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获得人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主题:青年发展与发展青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如果说20世纪青年研究主题是“青年教育”,21世纪青年研究主题则将扩展至“青年发展”。研究青年发展,首先应研究影响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维度取向。新世纪青年的发展,不再像以往几代人,仅在某一维度追求发展。而是希望在三个维度(价值、技术、效用)上都得到发展。青年已从“边缘”走向“主流”;青年从成人“接受”转向对社会“反哺”。因此,要关注青年发展中的“新白领”与“后现代”现象。改善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强对未来的青年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复杂性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对青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在重塑人的概念方面所提出的某些观点,特别是其对青年和青年问题所给予的特别关注和深度介入,则直接将青年研究引入复杂性视域。青年猴、青春化、青少年阶级,是莫兰提出的关于青年问题的三个相互联结的概念,或可称之为三个“青年假说”,其中蕴涵的认识价值对青年研究有着特别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