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数学美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数学美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注重数学美育可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学有着不解之缘。教材美育资源支撑着美育,学生全面发展呼唤着美育,美育是改革小语教学现状的要求,也是贯彻小语课改新理念的体现,审美教学是语文教育所不可忽视的目标之一。加强审美教学有助于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能精心创设审美情境,注意发掘教材的内在美点,开辟审美想象的通道,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组织审美鉴赏活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琴弦上就一定能弹奏出审美教育的美好乐章。  相似文献   

3.
美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美育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澄清了美育教育不仅是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而且还包括在理工科教学中实施科学美的审美教育的认识 ;提出审美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 ,并建议融美育于育理工科教育中  相似文献   

4.
美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教育贯穿于各个基础、专业学科。为了实现寓美育于数学教育教学之中 ,必须明确数学美育的含义、来源、作用与意义 ,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 ;做到在实际数学教育教学中启迪学生感受、鉴赏数学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数学美、追求数学美 ,培养学生刻苦拚搏、努力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美育需综合教学论、接受美学、教育心理学和语言美学的理论资源。在语文美育实施过程中作为审美客体的汉语言文学的形式美与审美主体具有异质同构性,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特征及审美心理活动各有其特点。在美育实施中教师与学生必须信息对称交流,并充分发挥各自审美心理活动的优势,在大美育的环境内实施语文美育,以便相得益彰,收效最佳。  相似文献   

6.
论美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直觉和逻辑、形象和抽象、感性和理性的互补,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国传统教育忽略美育作用导致教学过程中审美情趣与创造热情的泯灭;学校美育的途径要着重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教学情景,充分发掘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审美因素,把审美因素广泛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能够弘扬个性 ,发挥潜质的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学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语文审美教学环节入手 ,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点滴认识 :在阅读作品中感知美 ,在分析作品中鉴赏美 ,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 ,开发智力 ,同时还可提高品位 ,陶冶性灵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孔子美育观     
本文探讨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孔子极重视审美教育 ,在他看来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诗教”和“乐教”就是他艺术教育的内容 ,他倡导审美的学习境界 ,他在教学中采取直观启悟和和诉诸情感的具有审美色彩的教学方式 ,往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育理想是人生的艺术化与审美的伦理化的化合相加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美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素材。1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语文教材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1)自然美。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10.
将美育视为情感教育的传统观点,虽然注意到了美育的情感特征,但往往忽视了情感的审美规定性。本文强调,美育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在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大社会情感中,美育的焦点集中在审美情感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本科的“元才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提出“元才”概念及本科生的“元才教育” ;认为从通才教育到专才教育再到元才教育的主流体制的更替与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演变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到来, 元才教育是最适合 2 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以及人的个性发展和教育规律的本科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2.
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 ,使现代教育思想深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以此为前提论述了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 ,并以哲学为基础阐释了建构现代教育范式的必要性 ,提出了形成教育共同体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创新教育环境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教育的服务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讨论了培育大学生创新教育环境的若干问题,对进一步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思政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马克思主义使思政教育走向自觉,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时代重的是理论教育,使思政教育自觉化、有效化;列宁斯大林时代重的是政治教育,使思政教育权威化、规范化;毛泽东邓小平时代重的是思想教育,使思政教育科学化、丰满化.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的继承性、演变性,开创恩政教育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高职教育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高职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现实总观和基本理论论证,倡导在教师教育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必要的教师教育路径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其形式是渗透教学,以多种方式整合和一般教学相整合。这一教育形式的前景是克服教师个人素质和外部环境双重阻力,使之成为媒介生活反思本身。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当前高职理论研究中的几个界限问题,如高职教育与就业教育、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等。这些界线不划清楚,将会影响到学生及家长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事关全局的关键性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构建适应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教育体系,架起服务“三农”的桥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必须注重专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观点 ,讨论了专业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优势 ,介绍了在专业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以利更加有效地开展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必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高职办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