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复将孟德斯鸠的自由划分为“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大致与“社会自由”与“小己(个人)自由”相似。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其中存在不少“异化”的成分。就“国群”来说,它转译的是如下英文词汇:po-litical,civicorsocial,community,society等。如果反过来看就有意思了,因为含有“群”之意的英文词汇大致有:bevy,cluster,flock,gang,group,horde,swarm,troop等。这个“群”,经常是指没有组织的“乌合之众”。就“小己”来看,它对译的是individual、subject等。事实上,subject译为“臣民”或“臣属”才是比较恰当的,当然也可以译为中性的词“国民”。此外,individual很多时候被译为“特操”。除了“国群”之说外,还有“人群”、“民群”、“群理”等;除了“小己”外,还有“箇人”、“一民”、“行己”等。由此看来,严复用心良苦地希望为中国社会传播自由思想之火种,却往往给“自由”涂抹上别样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徐华 《文史哲》2001,(4):39-43
儒、墨、杨三家之间的分歧与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忠”、“孝”问题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上。由于中国传统社会自身的性质以及这三个流派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儒学最终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钧林 《文史哲》2001,7(1):71-79
孙中山先生不是从民本起步 ,走向民主 ,而是相反 ,首先取法乎西方民主 ,然后返观本土民本 ,融会贯通而创立一“中西合壁”式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与传统儒家的民本主义有其相通的一面 ,又有其明显的差异。大致说来 ,在“民有”(ofthepeople)和“民享”(forthepeople)的观念上 ,二者大同小异 ;而在“民治”(bythepeople)的观念上 ,却是一有一无 ,截然分别。“民治”观念为儒家民本主义所当有而未有 ,孙中山先生补其阙 ,济其穷 ,乃以比较完备的民权主义完成了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和超越。这是孙中山先生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之流上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阳美"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张力,是儒道所共同追求的哲学理念,它是针对私有制观念而提出的,主张人的欲念是可以调控的,最终可以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这即是儒道的"情色"论的核心内容,皆归于"乐感人生"。"阴美"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张力,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宗教境界,它以"缘起"和"色空"论著称,与"乐感人生"观相反,主张"苦感人生",并且在教义内涵上追求"苦修来世"的"涅般木"式的空间跨越性,在传播上也展示出"融帝化儒""融入化道"的空间魅力。佛教的"阴美"对儒道的"阳美"在客观上起到了补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开发资源到更新观念——“海上山东”战略观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山东”建设 ,1991年作为山东省跨世纪发展战略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并在以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海上山东”建设 ,是山东省根据省情 ,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在观念层次提升基础上的创意决策 ,是在新的思维下的总体战略观 ,它突破了传统海洋发展观念 ,放眼于世界与未来 ,与山东的经济强省发展目标相结合 ,是长远的、全新的目标。“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决策中蕴含的超前观念 ,将给山东经济发展战略拓展新境界带来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政治经历过一个从"天下为公"到"天下徇君"的演变过程.尽管古人也看到保天下之私与治天下以公的密切关系,但由于缺乏对公私关系合理认识,个人权利被彻底否定,而帝王则"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形成了胜者为王、王权无限、帝王兼圣、法随己出的强权政治,造成了公私错位、道德畸形、人格扭曲、社会病态等恶果.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长期停滞是与此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一以贯之和生生不息:儒家的构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春松 《东岳论丛》2005,26(1):168-176
对于中国人而言,儒家文化是在现代性的背景下寻求文化认同的重要基准。儒家文化具有丰富的、多重性的内涵,其制度化的层面以及与中国方术传统的内在关联,使得近世一些启蒙思想家批评其只知追逐功名和现实利益。但儒家之所以能够绵延几千年而不绝,是因为有一种内在的超越性价值———和,这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制度化儒家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儒学的衰落。我们应发掘“和”作为儒家核心价值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的原理性作用,同时回到原典,重建开放的、融摄性的儒学系统。  相似文献   

8.
董梅 《船山学刊》2008,(3):112-115
“大同”和“无讼”是儒家所追求的法律理想,但现实社会中的儒学。却不能绝对排斥法律刑罚的作用。“宽猛相济”代表了儒家对待德礼和政刑的立场。以德治、礼治、人治所构成的儒家治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也是历代王朝实现长治久安理想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明清闭关自守政策:理论与实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经济政策,使得中国坐失良机,不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只不过是预先认可了西方世界经验的普适性而已,并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实际上,由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极小,即使政府奉行积极的对外经济政策,也不可能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况且,由于政府不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很大利益,它也没有动力采取措施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认定明清时期的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不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是历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8日,尼山圣源书院在山东泗水圣源山庄正式成立.来自山东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吴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研究会、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以及泗水各界人士等一百多人出席成立大会.圣源书院泗水国学班以及"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论坛亦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生命观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饱受诟病,以原子态个体存在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社会观,难以良好地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社会观思想具有与现代生命进行有效对话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自由主义面临的困境.其中,"和而不同"的生命观不但对异质生命具有巨大包容性,而且具有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天下"观立足于个体的超越性,在组织上给予生命以多层性和系统性的依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