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和形成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路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倾向。前者强调研究范式转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要表征,范式转换要把握好"结合"关,要反对各种教条主义,要整合不同的研究范式。后者强调要研究中国问题,要反思现代中国思想史,要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要突出问题意识。这个"新范式"和"新路向"共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引向新未来。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的生活中轴由肇始于工业革命时代的人一物关系,到20世纪中叶逐渐转向人一人关系,而政治哲学亦随之成为哲学之显学,政治哲学研究占据着哲学研究的中心位置.本文在梳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哲学研究轨迹基础上,着力对中国近十年来政治哲学研究之学科定位、理论主题和核心难题进行了前提性的元思考,从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角度提出政治哲学是哲学的基本样式,其根本主题是共同活动方式或公共生活型式,其核心难题是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起飞,在理论构成上包含正论、政论、治论三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繁荣和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与《学术月刊》社于1995年12月1日在东方管理文化中心联合举办“回顾与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在沪的二十几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新时期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及面向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张立波 《学术月刊》2012,(1):144-147
回顾2011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致可以梳理出三个关键词:历史,政治,空间。就"历史"而言,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另一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两者都离不开政治和空间的考量。就"政治"而言,自然不乏哲学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经济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与经济政策、经济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理论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到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把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化为科学的经济现和经济方法论,对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乃是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道,更是繁荣发展毛泽东思想之道。  相似文献   

6.
今年五、六月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著名教授、系统工程世界研究组织领导人之一依·拉兹洛(E·Laszlo)先生来我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访问,并就“系统哲学”、“感觉与认识的控制论”、“系统进化的自然辩证法”、“世界系统经济”等十几个课题发表了演讲,在我国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我们借拉兹洛教授在中山大学演讲之暇,采访了他,请他谈了对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哲学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上个世纪中国哲学“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和检讨,学界除了反思检讨“西学”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的误读之外,也开始了重新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国传统哲学特质”就是一个需要认真反思和检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刊编发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或特点,希望藉此推动和深化此课题的研讨,同时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威廉·詹姆士是美国哲学史上首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詹姆士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美国走向强大过程中努力显现文化自信、追求哲学思想本土化和独立性的美国哲学家。在当代学术语境中进一步研究詹姆士的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应重视对詹姆士哲学经典和重要研究文献进行搜集、编辑、翻译和研究,注重考察詹姆士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念和思想的发展线索、学术走向,重思詹姆士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尝试进行詹姆士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社联、上海市哲学学会、经济学会和空军政治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经济哲学高级研讨会,于5月26日到29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学者,主要就现代经济哲学兴起的学术背景、经济哲学的学科定位、经济哲学研究的技术路线、经济伦理及  相似文献   

10.
经济哲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于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门新学科。经济哲学应将哲学理性思维的视野指向现代市场经济大实践,探究哲学理性思维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最佳结合部以及经济哲学研究在中国当代社会大变动时期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否定主义关注中国人生命力和创造力被儒道哲学遮蔽的问题,从审视《易经》凶吉占卜思维之局限,发现先秦儒家哲学的伦理异化和老庄哲学的生命异化,进而以宇宙天道神秘、生命地道复杂、文化人道创造之中国当代文化哲学分析庄子生命哲学的如下三个问题:出于保心考量的生命内在自由建立在轻视世俗权力上,弱化了生命自由在现实污辱、伤害面前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哲学在进入 90年代后被推到中国学术研究的前沿 ,这既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牵引 ,也是理论、科学发展使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中国经济哲学无论在研究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成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研究的理论基础、范畴、主题及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面向 2 1世纪 ,建构中国经济哲学除了要关注经济本体论、人的问题和明确主题外 ,在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方面 ,在研究者自身素质培养方面 ,都应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经济哲学”概念是目前中国推行市场经济所引发的社会科学研究现象的一种归纳模式,其研究必须借助于经典的经济哲学文本和现实语境来进行。因此本文选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分析文本,以试图取得对经济哲学的当下研究之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在边际革命以前本来和哲学是融为一体的,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人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人类进入20世纪后半期,经济发展己经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非经济因素的困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研究的问题多为边缘性或交叉性课题,就是证明。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在呼唤经济哲学的诞生与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关怀需求的召唤下,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国哲学工作者把产生于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哲学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的理论支撑点,这是很有意义的。回顾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催进经济哲学21世纪的新繁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哲学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经济问 题。陈云的经济哲学思想,是他长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结晶,以及探索我国经济活动 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的典范。在纪念  相似文献   

16.
国内经济哲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在边际革命以前本来和哲学是融为一体的 ,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人既是著名的哲学家 ,又是著名的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人类进入20世纪后半期 ,经济发展己经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非经济因素的困扰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研究的问题多为边缘性或交叉性课题 ,就是证明。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在呼唤经济哲学的诞生与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关怀需求的召唤下 ,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活力 ,中国哲学工作者把产生于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哲学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的理论支撑点 ,这是很有意义的。回顾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催进经济哲学21世纪的新繁荣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哲学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反思中国的当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业·时代·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国屏 《晋阳学刊》2005,1(6):50-5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有必要延伸为关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并关注产业哲学;产业化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现实性结合,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互制约;城市化进程,社会自然的生成,物质产业和非物质产业的互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多纬度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立华教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活动的主题是围绕赵汀阳教授的《历史·山水·渔樵》一书来展开对话,当然对话的内容不限于这本书.长时间以来,汀阳兄都是中国当代哲学界的一面旗帜,他一直在关心"可能的生活",我觉得他是在似乎没有可能的方向上创造出了一个精神世界,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自在的思考和研究,做出了我认为在中国当代哲学界最具原创性的哲学的努力,而且努力的时间非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