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的"死囚等待"是一种不立即执行死刑的制度,起到了防止错杀和减少死刑的作用。"死囚等待"时间过长,是美国司法体制下必要又无奈的代价。我国《刑法》规定的"死缓"亦属于不立即执行死刑制度,也起到了减少死刑的作用,但该制度不是针对所有死囚,死刑核准后的"立即执行"仍是错杀的温床。面对美国的"死囚等待",我们应取长补短;立足于我国的"死缓",扬长避短;建议扩大我国的不立即执行死刑制度,使其成为死刑判决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刑法中死刑限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的存、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争议较大.我国现阶段仍然保留死刑,并是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有学者认为废除死刑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提出应当废除死刑.本文从国际和我国的现状出发,提出在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并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根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我国现有刑法制度的范围内,通过立法和司法限制,大幅度减少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国注射死刑在执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引发各界对这种"最人道"死刑执行方式的巨大争议.其焦点集中在所用药物是否有效、实施主体是否适当、如何根据死刑犯身体条件差别适用等方面.相比于美国.我国适用注射死刑时间并不长,虽然司法机关正大范围推广适用注射死刑,但与美国一样.我国注射死刑的适用仍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死刑复核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死刑立即执行案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所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行法律规定虽有所进步,但其中的辩护权部分内容简单,不易操作,以致在司法实务中出现一些钻法律漏洞侵害被告人辩护权的现象.为最大限度保证死刑判决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使死刑复核程序应有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应当为辩护方在死刑复核程序中行使辩护权设置相应的配套制度和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仍然保留了死刑制度,但严格适用死刑已基本成为国人的共识.不过,希冀我国在立法上大量削减死刑罪名还不免过于理想化,更加现实与合理的选择应是从司法层面上寻求死刑立即执行制度的功能性替代.无疑,死刑缓期执行与无期徒刑是两种较为理想的死刑替代措施,它们不但符合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社会有关文件的精神与我国长期奉行的死刑政策,更加重要的是充分尊重了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而避免走激进与极端的道路,符合国人的道德伦理,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其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美国近年死刑的适用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是美国死刑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自该年度以后,美国每年死刑判决、死刑执行、等待执行死刑人数以及公众对死刑的支持率一直都在下降。围绕死刑适用的公正性与人道性,美国各司法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了未成年人和弱智者的死刑适用,暂停了一些州的死刑执行,通过不断完善死刑程序,重视新技术在死刑证据中的运用,降低死刑案件的错判率,加强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当然,这些改革均引起了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7.
赦免是以外在于司法制度的方法干预司法的一项制度.我国宪法中规定了特赦制度,美国有行政赦免制度.美国行政赦免制度在限制死刑执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特赦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借鉴美国行政赦免制度的优点完善我国死刑赦免制度,对于限制死刑实际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尽管坚持严格限制死刑的宗旨,但是死刑立法仍显一定程度的铺张。人类价值根基,决定人类应当废除死刑;而社会现实背景,决定我国当今社会必然保留死刑,甚至可以说,至少在未来的50年内我国刑法典不会废除死刑。构建合理的死刑制度理应成为现阶段刑法理论的基本责任。应当遵循“总体原则废除死刑,故意命案保留死刑”的基本原则,从特别刑种、适用对象、杀人罪刑、判决执行、死缓制度等方面,对刑法总则与分则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对于正在怀孕妇女的死刑执行变更的基点,应当做目的性的扩张解释,只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着怀孕的事实,无论这一事实是否消失、何时消失以及为何消失,就应当停止死刑的执行而变更为其他刑罚。对于执行前发现死刑犯患有精神疾病而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应当暂缓死刑执行,待其康复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下达死刑执行令。而在死缓期间,只要故意犯罪就应变更为死刑,但应当在二年期满后才能执行,从而为死缓犯在剩余期间内的重大立功创造前提。如果在此期间有过失犯罪的,应当对死缓犯在死缓期间的过失犯罪与原先判处的死缓实行并罚,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后一裁判确定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10.
对于死刑缓期执行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的程序,存在着两种基本模式的选择:即直接采用死刑核准程序和首先采用普通刑事审判程序再进行死刑核准。在现行刑事立法的条件下,必须坚决摒弃对于死缓变更死刑立即执行直接采用死刑核准程序的做法,而应当首先采用普通刑事审判程序再进行死刑核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相关的具体问题,亦应遵照法定的普通刑事审判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臧克和 《北方论丛》2001,1(1):77-84
句样原为中国古代诗话里的固有品目。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结构类型过程中,已经不满足于前人的、日常语言的习惯结构方式,因而进行加工扭曲、创辟出一种异乎前人的、有别于日常语言习惯结构方式的新的言语形式。这种新鲜的言语形式被创辟出来之后,如果进入了社会语言系统,它就会逐渐定型,形成某种语言结构类型的套语匡格,也就是所谓句样。因此,句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语言学研究们所曾经表述的:任何一个句样都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句样的表层结构是指作创辟出来的新的言语形式,深层结构是指业已为新的言语形式所取代、并未在作的上下出现的那种日常语言的习惯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广告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商品的营销,而广告口号的形式美对广告的宣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倾向使用整句的语言,这一点体现在英汉广告口号的设计与翻译上。以均衡美及严整美为原则,英语平衡句与汉语整句广告口号在句法、语篇结构、语义关系及修辞格式上具有共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隐现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从1924年至今,汉语语法学界对这一传统课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隐现句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体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研究课题的独立化、研究视野的拓展化、研究内容的深入化和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化。今后,隐现句的研究可以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并要有语言类型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戚晓杰 《云梦学刊》2007,28(2):140-143
《金瓶梅词话》“比”字句分X比Y式、X比YW式两种类型。X比Y式的否定式远远多于肯定式。这说明其动词“比”是一个处于虚化过程中的成分;X比YW式包括差比句、异比句、疑比句、等比句四种类别,等比句几近枯萎,其“比”仍带有一定的动词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句子长度与文体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句子长度与文体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长句和短句各有其文体功能,但我们不能把它绝对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封建法政体制至清代臻于完善并开始解体。清朝承袭明制,建立了比较完整、严密的法政体制,其中实行的三法司会审、秋审、九卿会审等制度,非司法官员参与司法等,都起到了慎刑的作用;但清代后期法政体制在运作中弊窦丛生、逐渐瓦解,直至1906年清政府改革官制,使司法与行政分立。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的宾语前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在《马氏文通读本》中认为宾语前置最早由马氏提出,就是这个现象直到今日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分类,本文认为宾语前置分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两大类,据此对《论语》中的宾语前置句进行了彻底的测查,得出宾语前置句这种用法在《论语》中还处于旺盛时期,但也在慢慢的像宾语后置过渡。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被动句,即被字句和无标记被动句。它们同样表示被动意义,但是在具体篇章的使用中,功能却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用来延续话题,保持篇章连贯,但信息地位却有些差别,被字句主要用于表达前景信息,而无标记被动句主要用于表达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