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现代性"专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的理论想象由“启蒙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再到“艺术的辩证法”,昭示其批判思想进展的理论路径。反艺术、审美形式与审美幻象设置了阿多诺所营构的艺术张力态势的三条重要维度,其中隐含的诸多悖论深刻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批判强调哲学反思与艺术经验互补性整合,力主社会现实、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开放式并存等现代性特征。深入地研讨这些问题有益于我们重建具有实践性品格的审美理论,有效地解读现代艺术文本,同时也为反思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宝贵的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语境:"他者"与"世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两大系统的中西哲学文化,对"他者"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在后现代语境中,解构理论对西方本体论传统的反思,中国艺术美学风格面向世界的现代性建设,赋予中国传统文明和当代艺术创造新的意义.只有以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为背景,从"他者"角度切入,才能揭示出当代审美创造的文化与美学意义及引发的问题内涵.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是一个模糊、多义的范畴,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审美自觉是现代性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与现代性启蒙思潮的“理性崇拜”不同,审美自觉将“现代性”推进到了一个“感性解放”的阶段。现代唯美主义所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推进了现代性视域中对于人类自由和艺术自由的理解。以“感性解放”为特征的“感性学”的建立是一种美学自觉,以“为艺术而艺术”为旗帜的现代主义则是一种艺术自觉。  相似文献   

7.
作为反思现代性的实践美学——驳“实践美学终结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美学的批评论者错误地理解了实践美学的问题域,割裂了审美与现实社会、人生的丰富联系,他们从审美中心主义的视点出发,将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简单地等同于个人本位和感性本体,先入为主地认为实践美学片面强调必然、物质、群体、理性,因而断定实践美学“不具有现代性,还不是现代美学”,并宣称“实践美学作为一个具有理论规定性的学术流派走向终结”。这种简单的三段论式的思路无论是前提还是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实践美学建基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构想之上,坚持从现实社会、人生出发理解审美问题,反对后实践美学对超验彼岸世界的乌托邦幻想;坚持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反对后实践美学对理性的激进批判。实践美学不仅具有现代性,是真正的现代美学;而且作为对现代性(包括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实践美学是一项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  相似文献   

8.
关于信息论美学的产生以及围绕“审美信息”范畴而展开的一些争议,我在《信息论美学与“审美信息”范畴》(载《文艺研究》1988年6期)中作过初步介绍,并且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过,信息论美学研究的并不仅仅限于“审美信息”的概念,它还涉及到一系列应用信息理论研究美学和艺术的其他问题,如“艺术信息”范畴、审美信息感知以及关于“审美信息”和“艺术信息”的评价等等。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外的信息论美学研究中,也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论的。根据手头所掌握的材料,我在这里对这几个问题再作一点介绍,也许可以算作前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文学审美论是当代占主流地位的文艺观.随着现代向后现代的发展,这种文艺观也在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反思,而现代性则是这种反思最宏大的历史视域.当前的现代性和美学研究已经揭示出文学艺术是审美的或美的文艺(fine art)概念的现代性质以及美学的现代性性质和它规划下的审美的现代舍义.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揭示出文学、审美及其理论作为审美现代性的组成部分和话语与现代性及其话语的共生关系,而现代性是我们处身于其中的现代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本体论的、目的论的、决定论的元话语实践,它直接造成了我们目前的生存境遇.如此看来,在现代性视域下,我们才能看清当代文艺审美观的深度根源、价值、问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谜语特质"是阿多诺对现代主义艺术意旨的独特设定.该设定既是对传统美学带来的艺术危机的回应,也是对文化产业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回应.这种双重回应及其表征的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尽管弥漫着悲观的气息且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它毕竟拥有批判性的张力,指明了通往完整的自由、通往艺术真理的审美赎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